当前位置:首页 - 净土宗音频 - 一家法餐

阿弥陀佛只为救你而存在

2022.11.18



新赞赏横版.jpgWechatIMG5.jpeg


 

 南无阿弥陀佛,今天我们来正式学习善导大师的“二种深信之文”: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机深信──诊断病情

 

 “一者决定深信”:这一段就是“机深信”。只有先信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无法出离,才能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所以首先说明“机深信”。好像医生给病人看病,首先要让病人了解他的病情,他才会好好配合。如果病人不了解自己的病情,癌症晚期还以为只是伤风感冒,甚至认为有人说出他的真实病情是危言耸听,那就没法治病了。

 

两种决定

 

 “决定”就是没有任何含糊,不会说“可能这样,可能不这样”。


 有两种决定:


 一是所信的事决定。


 二是能信的心决定。


 只有所信的事决定,真实不虚,能信的心才能决定,才有意义,才正确。如果所信的事本身就是虚妄,能信的心越是决定,就越陷于错误,那就叫迷信。所以,信,正确不正确、决定不决定,关键在于所信的事上面。


 “机深信”当中,“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等,是所信的内容;这是摆在眼前的事实,我们本来就是如此。


 事实虽然如此,但并不是人人都能认识,有人能认识,有人认识不到。认识不到就没有深信,谈不上决定。只有认识到自己正是这样的人,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毫不含糊,才是“决定深信”。


 “决定深信”:就是决定信、深信。“决定”,不改变;“深”,不动摇。“决定深信”就是不改变、不动摇的信。像大树根深,风吹根不动摇;小树根浅,风一吹根就动摇。一个人信根不深,听到人家说什么马上心里动摇──“我这样的人,念佛真的能往生吗?”信根深厚的话,不管人家怎么说,自己心里不动不摇,明明白白。

 

自身三样

 

 “自身”这两个字很重要,很亲切,所谓“各人生死个人了,各人吃饭个人饱”,说一千道一万,如果和自己了不相关,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自身是什么样子呢?善导大师下面用了三句话来说明:


 1.“现是罪恶生死凡夫”──现在的样子。


 2.“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过去的样子。


 3.“无有出离之缘”──未来的样子。


 三句话,就把我们现在、过去、未来的样子画得很清楚了。

 

凡夫五笔

 

 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化身,不仅在净土宗教理上楷定古今,而且在佛教雕像、壁画、音乐、梵唱、歌、偈等各方面都有极高的艺术造诣。世界著名的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就是大师监造的,大师一生画了几百幅净土壁画。我觉得善导大师这几句话,也好像画画一样,寥寥几笔,就把我们的凡夫样儿,活生生地勾画出来了。


 我们来看,先看现在的样子(也像看一幅画一样,先看总体,再看细部)。


 总体:是凡夫,不是圣人;在生死,未出轮回;造罪恶,缺少福善。我们总体就是这个样子。


 再看细部,好像绘画运笔,大师用了五笔:


 第一笔:用“凡夫”二字,画出轮廓。凡夫的样子出来了。


 第二笔:用“生死”二字,画出步态。正在生死路上蹒跚摇摆。


 第三笔:用“罪恶”二字,画出神情。蹒跚生死的凡夫,一身罪恶的神情。


 第四笔:用“现是”二字,画出面容。从远到近,来到了我们的面前。


 第五笔:用“自身”二字,画出眼目。定睛一看,啊?不是别人,竟是我!


 这样由粗到细,从远到近,我们越看越清楚,越看越明了,原来那个蹒跚生死当中的罪恶凡夫就是我啊!


 凡夫前面有四个字“罪恶生死”。既然是凡夫,就还在生死(出了生死就是圣人,不是凡夫了),所以说“生死凡夫”。为什么会生死?因为罪恶,不造罪恶就不会有生死,所以再说“罪恶生死凡夫”。


 “罪恶生死凡夫”前面又有四个字“自身现是”。“现”,是现在,从无量久远的时间,一下锁定到现在的时刻,一个点,这就很贴近了。“自身”,是从无量多的众生锁定到自己一人,也是一个点,这就更切己了。虽然过去未来都有无量无边的罪恶生死凡夫,但那都和自己无关。这里“机深信”不说别人,只说自己。

 

“本来是佛”与“现是凡夫”

 

 我们听惯了“本来是佛”这样的话,乍一听“现是罪恶生死凡夫”,可能觉得太难听,不顺耳,不舒服,但这也正像“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一样,对我们反而是有利的。虽然体性本来虽然是佛,但现实却是凡夫,当下起心动念都是罪恶。任何一个关心自己生死大事的人,绝对不能满足“本来是佛”这样一种观念,而要切实解决“现是凡夫”的问题。要想摆脱罪恶生死凡夫的名份,就要专念阿弥陀佛名号。


 “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旷”是广大,像虚空一样广大,“旷劫”是广大久远长劫的时间,是没有起始的久远,又叫“无始劫”。无始劫来,一直流转于生死,从来没有出离过。这是我们过去的样子。如果不说明,有人可能还认为自己是乘愿再来的菩萨呢。


 “无有出离之缘”:没有办法出离生死轮回。


 “缘”和“因”相对,如果自身不想出离生死轮回,就是没有出离之因;这里说“无有出离之缘”,是说虽然想出离,有了因,可是没有办法出离,也就是没有缘。比如想过河,但是没有船,还是过不了。


 谁没有出离缘?自身!自身无有出离之缘。向茫茫未来而看,我们就是这个样子,靠自己出离不了生死,当然,过去、现在也都是这个样子,只不过过去已经过去了,把希望转向未来吧,未来还是这样──这不等于是判了死刑了吗!

 

“机深信”的结论


 总结一下,“机深信”也可以读作三句:


 1.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


 2.决定深信:自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


 3.决定深信:自身无有出离之缘。


 前两点是事实,第三点是结论。重点是信第三──自身无有出离之缘。


 自身既然没有出离之缘,那要怎么办?必须把眼睛从自身引开,看向身外,不能在自己身上找,因为自己身上找不到出离缘;从过去旷劫,到现前念念,不管怎么找也找不到。


 我们只要把眼睛稍稍一转,就可以了。转向哪里?


 转向阿弥陀佛,所谓“一向专念”──唯一向着阿弥陀佛,不向其他;一向向着阿弥陀佛,不向自己,这就是后面的“法深信”。

 

“法深信”──对症下药

 

 如果拿医生看病作比喻,“机深信”就是诊断病情,“法深信”就是对症下药。“机深信”诊断的结论是──自身无有出离之缘,死定了!“罪恶生死凡夫”,重病号,绝症患者。


 这样的绝症患者,有什么神医、什么妙药能治?我们来看:“二者决定深信”:“二者”以下就是“法深信”──法药。


 “一者”、“二者”是表示有义理上先后的关系。必须先信知自己是病人,然后才谈得上信医生;必须有“机深信”,才会有“法深信”,所以说“一者”、“二者”。


 “决定深信”:还是一样,不改变、不动摇的信。


 信什么不改变、不动摇?


 “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神医──阿弥陀佛;妙药──四十八愿!信此,不改变,不动摇。


 “摄受”,就是救度;“众生”,就是前面“机深信”当中“无有出离之缘的罪恶生死凡夫”,也就是“我自身”。“只有阿弥陀佛医王能救度我出离生死,只有四十八愿的法药能对治我的罪恶”,所以加一个“彼”字──“彼阿弥陀佛”,而不是其他的佛菩萨,其他佛菩萨没有四十八愿;“彼四十八愿”,而不是其他法门,其他法门治不了我们的罪根。

 

 “无疑无虑”:无疑也无虑,没有疑心,也没有顾虑。没有什么疑心呢?“我这样的罪恶生死凡夫,阿弥陀佛救不救?”没有这样的疑心了,因为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救的正是我。没有什么顾虑呢?“虽然说阿弥陀佛发愿要救我,但我福善少、罪业多,怕不能往生吧?”现在知道:往生不是靠自己的福善,而是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定得往生,所以没有顾虑。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我,所以无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所以无虑。

 

盲人学盲文

 

 如果因为自己是造罪凡夫,反而怀疑弥陀的誓愿,那就冤枉了。北京有一位张居士,她做什么的呢?她是做盲文教育的。由盲文教育,我就想到,盲人眼睛瞎了,他要读书怎么办呢?就要给他发明盲文,盲文是用手来触摸的,是不是?正是因为慈悲你是个盲人,看不见,才为你发明盲文。你却说:“我是个瞎子,我怎么能看见、我怎么能读书?我怎么能识字?”正因为你是个瞎子才要你来学盲文好识字啊!你不要以为你是一个盲人,反而退回去,说:“我是个盲人,我不够资格学盲文。”盲人没有资格学盲文,还要让不盲的人学吗?你是盲人,最有资格学盲文!

 

 阿弥陀佛正是慈悲我们不能修行,才为我们发明六字名号,让我们好念佛往生。若说“十方造罪的众生,没有资格念佛往生”,那让阿罗汉念佛啊?让菩萨往生啊?所以,我们是最有资格念佛往生的。这个,不要推辞。


 阿弥陀佛为什么把手伸下来?就是因为你往后跑,他伸一截;他赶一截,你退一截;他又赶一截,你又退一截。所以,阿弥陀佛老是弯着腰,很辛苦地追你。


 希望各位莲友,慈悲慈悲(现在不讲阿弥陀佛慈悲了,希望你慈悲慈悲)!把你的小手伸出来,不要退缩(“哎!阿弥陀佛,你的手这么干净,我的手不好意思抓您的手。”收起来了)。哎呀!你这个手,干坏事、抓贪瞋痴勇猛得不得了,抓住不放,让你抓佛的手,你却不敢──这就是凡夫的卑劣心态!


 所以,“机深信”要这么信,因为机和法是相应的,如同刚才讲的盲文,盲文正好对盲人,盲人正好学盲文;我们是造罪众生,正好念救度造罪众生的阿弥陀佛,这不是铁打铁刚好嘛!是不是?函盖相称,非常吻合。造罪凡夫今天刚好遇到阿弥陀佛本愿,这是歪打正着啦!是弥陀为我们发愿成佛,我们才专念这尊佛。


 当然,其他诸佛都会宣传阿弥陀佛的誓愿,都会劝导我们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从这个角度讲,诸佛的慈悲跟阿弥陀佛平等;但是,慈悲的源泉,来自于法藏菩萨的第十八愿。如果没有这第十八愿,诸佛的大慈大悲就不够圆满,对我们来讲,永远是个空洞的名词。因为我们没有得到实际利益啊!所以,机法两种深信说明:阿弥陀佛要救度的就是我们这样的罪恶凡夫。

 

 下面说“乘彼愿力,定得往生”。善导大师讲的话,真的是有味道。“自身无有出离缘,乘佛愿力定得生。”这个叫做绝处逢生。


 我们看前一句,完蛋了!绝望啦!“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从自己身上找不到一点点出离的机会啦,一点点可能性都没有,所以“自身无有出离之缘”。


 很多人在自己身上找出离之缘:“我这样修,应该能修出点出离缘吧?我那样修,应该有点出离之缘吧?”善导大师一棍子就把我们打醒了:“没有啊!你怎样修都是造罪凡夫,常没常流转,没有出离之缘!”那怎么办?要调过头来看,眼睛不要老盯在这里看,我们心里边是一片黑暗,要调过来,看阿弥陀佛,出离之缘在那个地方。所以,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为我们成就大愿业力增上缘;以四十八愿摄受没有出离之缘的造罪凡夫。我们仰赖阿弥陀佛大愿业力,而能够乘佛愿力,定得往生。


 前面说“无有出离”,下面说“定得往生”,那简直是从最低谷一下子跳到最高峰。“无有出离”之人,获得“定得往生”,这就是《观经》下下品的众生,造作五逆重罪,眼看着马上堕落地狱——他是没有出离之缘啦!但是临终遇到善知识,给他讲“南无阿弥陀佛”,缘来了!他称念了十句,当下就往生西方。


 这就是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慈悲,让那个决定不能出离的人,而定得往生、定得成佛。这个最不可思议!


 古往今来,对净土法门信心的解释,以善导大师的“机法两种深信”最为突出、最为鲜明、最为生动和最为直接,单刀直入,直切根源,开门见山,彻底明了。一机一法,凡夫即是死,弥陀即是活;靠自身即是死,乘佛愿即是活。由死转活,完全在于乘佛愿力,乘佛愿力是关键。


 如果不乘佛愿力,罪恶生死凡夫永远不能出离。


 一旦乘佛愿力,“罪恶生死”也好,“旷劫流转”也好,“无有出离”也好,通通一扫而空,毫无障碍,决定往生。


 所以,这两种深信,可以讲是绝妙无比啊!如果没有“机深信”,只讲“法深信”,谁都信不来,你讲一万遍他都不能相信,“是啊!专念名号就决定往生啊!那是指那个有修行的,是指那个出家的,是指那个能读诵大乘经典的。我是没有分的,我罪业重啊!业障深、烦恼多、妄想多!”善导大师在前面首先讲了“机深信”:“就是这样的罪恶根机,常没常流转的凡夫,阿弥陀佛才为你发愿啦!”为我啊!为自身啦!说“四十八愿,摄受众生”,就摄受这样的众生。那我们是这样的众生,刚好是阿弥陀佛救度的对象,是阿弥陀佛发愿摄受的对象,所以,我们念佛往生是天经地义,是理所当然,是铁板钉钉、不能改变的事情!

 

小结

 

 两种深信之文,主要说明了第十八愿当中“机”和“法”血肉相连、一体不离的关系。


 1.让我们彻底明了自己是怎样的一个凡夫,而对自己不存一点幻想。


 2.让我们彻底归投阿弥陀佛的救度,没有一丝疑虑。


 3.“机”和“法”互相含摄、互为答案。


 没有出离之缘的罪恶生死凡夫,需要什么样的法?


 答案在下面: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救度谁?答案在上面:无有出离之缘的罪恶生死凡夫。


 对“机”的描写让人觉得:有千山万水在聚积、在盘旋、在回荡,层层叠叠,找不到出口;来到“法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突然就像群山搬移、水路顿开,心中所有积郁一泻千里,所谓“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心水迸然而出,直奔阿弥陀佛功德大宝海。真是畅快!

 

好了,今天就谈到这里,南无阿弥陀佛……


选自:《师说精华》

朗读者:佛众


往期推荐:

往生信心五连问

为什么说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只讲了一件事

能不能往生,关键在哪里?

念佛人 要“四平”

临终助念,贵在什么?

没有一个人不能往生



新赞赏横版.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