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净土宗音频 - 一家法餐

弥陀与我两不舍

2022.11.19



新赞赏横版.jpgWechatIMG5.jpeg


 

 南无阿弥陀佛,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善导大师的“正定业”之文: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其实,这一条文也是大师对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解释,怎么知道?通过文句,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讲专念弥陀名号,这就是第十八愿的内容。四十八愿中唯有第十八愿称为“念佛往生愿”,说的就是“专念弥陀名号,往生净土”。底下说“顺彼佛愿故”,那就是顺了这一条誓愿。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这是对愿文“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这三句的解释;“正定之业”,来自“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释迦牟尼佛说“一向专念”,善导大师又释为“一向专称”、“一心专念”。“一向专念”、“一向专称”都一样,说的都是一回事。


 怎么样“一心专念”?下面是补充说明:“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在四大威仪中,走也好,停也好,坐也好,卧也好,在任何因缘情况下、在任何地点、在任何时间都可以称念,也都应该称念;也不论我们称念弥陀名号,时间是忙还是闲,我们的寿命是长还是短,总之是以“念念不舍”为原则。


两种念念不舍


 有人讲:“这个‘念念不舍’谁能做到?常会忘记了。”“念念不舍”有两种含义:一个叫“机相策励”,“机”是根机,“相”是相状,“策”是警策,“励”是鼓励。“机相策励”就是从众生根机这一边来说,我们自己鞭策自己,虽然不能做到每一念、每一念念佛,但在内心策励自己:“我要多念佛,念念相续地念佛,念念不舍地念佛。”这样想,也尽力这样做。尽每个人根机所能,没有一定的标准。这样的“机相策励”,当然是每个人能做得到的。


 第二种是“法德不断”。“法德”就是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六字名号这一法,它具有这样的德能,它能够对我们摄取不舍。像《观经》里边所说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因为我们一向专念弥陀名号的缘故,阿弥陀佛的光明就会对我们摄取不舍,念念之间不舍离我们。


 有两种“不舍”:一是凡夫,尽心尽力,随忙随闲,念念不舍阿弥陀佛。二是弥陀,光明摄取,日夜不断,念念不舍念佛众生。


 两种不舍分不开,有其一必有其二。《观经疏》里面讲“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法事赞》说“人能念佛佛还念,专心想佛佛知人”,就是这个意思。


 又有两种不舍,行不舍与心不舍。行持上不睡不眠、念念不舍我们做不到,但心灵上的归依、全心全意地归投、依靠阿弥陀佛,是每一个人都做得到的,除非他不愿意,这也是念念不舍──心心念念、全依全靠阿弥陀佛,一丝一念也不舍阿弥陀佛去靠别的佛菩萨、法门。有了这样的心不舍,行上面自然也就专了,所以说“一心专念”:“一心”,所以“专念”。

 

“正定之业”与“杂散之业”


 “正定之业”:就是纯粹、正直、决定往生之业。如果称念弥陀名号之外还需要杂七杂八,还需要绕东绕西,还往生不定的话,那就没有资格称为“正定之业”。


 “正”对“杂”,“定”对“散”,“正定之业”对“杂散之业”。《观经》下品上生当中,将闻经和称名相比较,阿弥陀佛来接的时候,只赞叹称名念佛,而不提闻经功德。善导大师解释说:“望佛愿意,唯劝正念称名,往生义疾,不同杂散之业。”往生是大事,很急迫,从佛意来说,就只劝我们正念称名,称念弥陀名号是正定之业,闻经等一切算是杂散之业,这两个不能相比较。


 这个不是从我们凡夫的心──是定心还是散心,不从这个角度来说明;而是从我们行持的法能不能达成决定往生,从这个角度来说明。只要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即使我们的心妄想杂念,是散乱的,但是也叫做“正定之业”──由弥陀誓愿决定的。“任何众生,称念我名,必得往生”,所以叫做“正定之业”。反过来,如果不念佛,而是修其他法门,即使你心中很清净,有禅定,那也只是杂散之业,因为没有弥陀誓愿的保证,往生不定。


 “顺彼佛愿故”:这就说得很清楚了,专念弥陀名号,行法非常简单,而且又不论时节、地点,不管行住坐卧——行,就是在外面行走,就是在大街上、马路上、田间、城镇……都可以;住,就是停步,住在某一个地点;坐,是安坐在那里;卧,或者是卧在临终,或者是晚上睡觉,或者是有病患,躺在床上。


 不管哪种状况,都可以念佛,这可以讲是非常简单、非常容易。如果是其他法门的话,就没有这样方便。


 比如说修禅定的话,总需要采取坐的姿势,比较能够得定。念佛,行住坐卧都不论,专念弥陀名号,这样简单,对于时间,对于地点,对于我们的四大威仪,对于我们周遭的环境都没有选择。而这样的念佛,就能成为正定之业,决定往生。人们难免要怀疑:“为什么?”因为“顺彼佛愿故”──念佛,顺从了彼阿弥陀佛因地誓愿的缘故,决定往生,所以称为“正定之业”。这个“佛愿”就是第十八愿:“若众生称念我的名号,愿生我的净土,而不得往生者,则我不成佛。称名愿生,决定往生,我才成佛。”


信与行


 这一段“正定业之文”,其实是和“法深信”之文相对应的。“法深信”怎么说的?“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这是讲一种信,内心的信,信这种法;这个法怎么落实下来?就是行,这就在“正定业之文”当中。可以说这两段文,一个讲信,一个讲行,是讲同一件事情,只是表达的角度不一样。


 想离开生死轮回,要有大功德、大力量。“机深信”说:“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就是说我们自己没有力量,无有出离之缘,那么谁有力量呢?“乘佛愿力!”就把佛的愿力凸显出来。“乘佛愿力”是一个总的原则──仰靠佛的愿力去往生,这样内心就有一个安住。怎么样乘佛愿力呢?就在“正定业之文”当中,说“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念念不舍,是名正定之业”。念佛名号,就是乘佛愿力!乘佛愿力,才是正定之业!


 “法深信”说“乘彼愿力”,这里说“顺彼佛愿”,相吻合。


 “法深信”说“定得往生”,这里说“正定之业”,也完全一致。


小结


 这一条文是对第十八愿最重要的解释,就是说明:依着第十八愿的念佛,是往生净土的正定之业;其他都不是。念佛往生必定,其他往生不定。

 

 好了,今天就谈到这里,南无阿弥陀佛……


选自:《师说精华》

朗读者:佛众


往期推荐:

阿弥陀佛只为救你而存在

往生信心五连问

为什么说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只讲了一件事

能不能往生,关键在哪里?

念佛人 要“四平”

临终助念,贵在什么?



新赞赏横版.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