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电子书首页

往生论注要义

《往生论注》序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
赞阿弥陀佛偈
天亲菩萨略传
昙鸾大师略传
《往生论》要义
一、愿生为宗
二、偈颂大意
三、《往生论》四要偈
四、《往生论》枢机
五、三严之妙相
六、偈颂与长行之比较
七、一心之意义
八、长行略解
九、五念门之次序及观察门之意义
十、回向门与菩提心
十一、赞叹门与称名
十二、五念门之中心
十三、五因与五果
十四、《往生论》与净土三经
十五、《往生论》与《易行品》
《往生论注》玄义略解
一、明相承
二、判属易行道
三、判佛力为宗
(一)释观察二十九种功德庄严
(二)释五念门
(三)释速得菩提
四、判上衍极致
五、判正依净土三经
六、判名号为经体
七、明《往生论》等同佛经
《往生论注》要义
一、净土宗第一奇书
二、一线四点
三、真实功德之垂救
(一)相非相夺
(二)相辅相成
四、愿力论
(一)开章——标愿力宗
(二)正释——示愿力相
(三)结论——明愿力本
五、易行论
(一)奢摩他易行
(二)毗婆舍那易行
(三)菩提心易行
六、称名论
(一)称名为本
(二)名号之德用
(三)机受之心行
七、凡夫论
(一)论主回向为共凡夫
(二)正依三经为摄凡夫
(三)庄严净土为置凡夫
(四)如来三业为治凡夫
八、佛身佛土论
(一)佛身论
1.据何而立法性和方便二种法身
2.此二法身是何意义
3.何故立此二种法身
(1)为明广略相入
(2)为明自他不二
(3)为知弥陀愿心超胜
(4)为示弥陀名号摄三严二身
(5)为示称名往生即成佛之义
(二)佛土论
1.安乐摄机
2.安乐胜相
(1)清净
(2)实相
(3)平等
(4)成佛
3.安乐胜益
(1)名号为佛事
(2)依报为佛事
(3)成就大心
(4)自然无为
(5)同佛自在
(6)超证佛果
(7)还向度生
4.安乐原理
(1)为何安乐胜过三界
(2)为何安乐清净不染
(3)为何安乐平等一味
(4)为何安乐依报为佛事
(5)为何安乐利益不可思议
九、平生业成
十、现生不退
《赞阿弥陀佛偈》概要
一、题号
二、归敬
三、傍记
四、偈文分科
五、赞偈大意
六、其他要点

《往生论注》序

生死,吾人第一大事也;

净土法门,了生死无上妙法也。一代时教,浩若渊海,其究竟畅佛普度众生之本怀者,唯净土一法而已。以下凡信愿念佛,即可带业往生;

上圣若肯回向,速得圆成觉道:仗佛慈力,与唯仗自力,其难易固日劫相倍。

天亲菩萨广造诸论,宏阐佛乘,复宗《无量寿经》 ,作《愿生偈论》 。示五门修法,令毕竟得生。具显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之法。于观察门,详示净土庄严、如来法力、菩萨功德。

凡见闻者,悉愿往生。

昙鸾法师撰《往生论注》详释,直将弥陀誓愿、天亲衷怀彻底圆彰,和盘托出。若非深得佛心,具无碍辩,何克臻此。

夫净土一法,为一切诸法之所归趣,以故华严证齐诸佛之等觉菩萨,尚须以十大愿王回向往生。则文殊、普贤、马鸣、龙树、智者、慈恩、清凉、永明等,自行化他,同归净土者,有由来矣。

知此则唯执自力、不仗佛力者,可以怵然惊、憬然悟,以期现生即得出此娑婆、生彼极乐,与观音势至等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常时亲炙阿弥陀佛,以冀证无生忍,圆满菩提而后已也。吾言不足信,请质之普贤菩萨,自可无疑矣。

民国十一(1922)年壬戌五月望日

常惭愧僧释印光 谨撰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

 

婆薮槃头菩萨

元魏菩提流支

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

我依修多罗,真实功德相,

说愿偈总持,与佛教相应。

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

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

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

无垢光炎炽,明净曜世间。

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

触者生胜乐,过迦旃邻陀。

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

微风动华叶,交错光乱转。

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

杂树异光色,宝栏遍围绕。

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

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

雨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

佛慧明净日,除世痴暗冥。

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

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

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

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

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

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

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

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

故我愿生彼,阿弥陀佛国。

无量大宝王,微妙净华台。

相好光一寻,色像超群生。

如来微妙声,梵响闻十方。

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

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

如须弥山王,胜妙无过者。

天人丈夫众,恭敬绕瞻仰。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

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安乐国清净,常转无垢轮,

化佛菩萨日,如须弥住持。

无垢庄严光,一念及一时,

普照诸佛会,利益诸群生。

雨天乐华衣,妙香等供养,

赞诸佛功德,无有分别心。

何等世界无,佛法功德宝,

我愿皆往生,示佛法如佛。

我作论说偈,愿见弥陀佛,

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无量寿修多罗章句,我以偈颂总说竟。

论曰:

此愿偈明何义?

示现观彼安乐世界,见阿弥陀佛,愿生彼国故。

云何观?云何生信心?

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门行成就,毕竟得生安乐国土,见彼阿弥陀佛。

何等五念门?

一者礼拜门;

二者赞叹门;

三者作愿门;

四者观察门;

五者回向门。

云何礼拜?身业礼拜阿弥陀如来、应、正遍知。

为生彼国意故。

云何赞叹?口业赞叹。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

云何作愿?心常作愿。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土,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

云何观察?智慧观察。正念观彼,欲如实修行毗婆舍那故。

彼观察有三种。

何等三种?

一者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

二者观察阿弥陀佛庄严功德;

三者观察彼诸菩萨庄严功德。

云何回向?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心常作愿,回向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

云何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彼佛国土庄严功德者:成就不可思议力故,如彼摩尼如意宝性,相似相对法故。

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成就者,有十七种,应知。

何等十七?

一者庄严清净功德成就;

二者庄严量功德成就;

三者庄严性功德成就;

四者庄严形相功德成就;

五者庄严种种事功德成就;

六者庄严妙色功德成就;

七者庄严触功德成就;

八者庄严三种功德成就;

九者庄严雨功德成就;

十者庄严光明功德成就;

十一者庄严妙声功德成就;

十二者庄严主功德成就;

十三者庄严眷属功德成就;

十四者庄严受用功德成就;

十五者庄严无诸难功德成就;

十六者庄严大义门功德成就;

十七者庄严一切所求满足功德成就。

庄严“清净”功德成就者,偈言“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故。

庄严“量”功德成就者,偈言“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故。

庄严“性”功德成就者,偈言“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故。

庄严“形相”功德成就者,偈言“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故。

庄严“种种事”功德成就者,偈言“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故。

庄严“妙色”功德成就者,偈言“无垢光炎炽,明净曜世间”故。

庄严“触”功德成就者,偈言“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触者生胜乐,过迦旃邻陀”故。

庄严“三”种功德成就者,有三种事,应知。

何等三种?

一者水;

二者地;

三者虚空。

庄严“水”功德成就者,偈言“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微风动华叶,交错光乱转”故。

庄严“地”功德成就者,偈言“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杂树异光色,宝栏遍围绕”故。

庄严“虚空”功德成就者,偈言“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故。

庄严“雨”功德成就者,偈言“雨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故。

庄严“光明”功德成就者,偈言“佛慧明净日,除世痴暗冥”故。

庄严“妙声”功德成就者,偈言“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故。

庄严“主”功德成就者,偈言“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故。

庄严“眷属”功德成就者,偈言“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故。

庄严“受用”功德成就者,偈言“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故。

庄严“无诸难”功德成就者,偈言“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故。

庄严“大义门”功德成就者,偈言“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故。

净土果报,离二种讥嫌过,应知:一者体,二者名。

体有三种:一者二乘人,二者女人,三者诸根不具人。无此三过,故名“离体讥嫌” 。

名亦有三种,非但无三体,乃至不闻二乘、女人、诸根不具三种名,故名“离名讥嫌” 。

“等”者,平等一相故。

庄严“一切所求满足”功德成就者,偈言“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故。

略说彼阿弥陀佛国土十七种庄严功德成就,示现如来自身利益大功德力成就、利益他功德成就故。

彼无量寿佛国土庄严,第一义谛妙境界相,十六句及一句次第说,应知。

云何观佛庄严功德成就?

观佛庄严功德成就者,有八种相,应知。

何等八种?

一者庄严座功德成就;

二者庄严身业功德成就;

三者庄严口业功德成就;

四者庄严心业功德成就;

五者庄严大众功德成就;

六者庄严上首功德成就;

七者庄严主功德成就;

八者庄严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

何者庄严“座”功德成就?偈言“无量大宝王,微妙净华台”故。

何者庄严“身业”功德成就?偈言“相好光一寻,色像超群生”故。

何者庄严“口业”功德成就?偈言“如来微妙声,梵响闻十方”故。

何者庄严“心业”功德成就?偈言“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故。 “无分别”者,无分别心故。

何者庄严“大众”功德成就?偈言“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故。

何者庄严“上首”功德成就?偈言“如须弥山王,胜妙无过者”故。

何者庄严“主”功德成就?偈言“天人丈夫众,恭敬绕瞻仰”故。

何者庄严“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偈言“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故。

即见彼佛,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与净心菩萨,与上地诸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故。

略说八句,示现如来自利利他功德庄严次第成就,应知。

云何观察菩萨庄严功德成就?观察菩萨庄严功德成就者,观彼菩萨有四种正修行功德成就,应知。

何者为四?

一者于一佛土身不动摇,而遍十方种种应化,如实修行,常作佛事,偈言“安乐国清净,常转无垢轮,化佛菩萨日,如须弥住持”故,开诸众生淤泥华故;

二者彼应化身,一切时不前不后、一心一念放大光明,悉能遍至十方世界,教化众生,种种方便修行所作,灭除一切众生苦故,偈言“无垢庄严光,一念及一时,普照诸佛会,利益诸群生”故;

三者彼于一切世界无余,照诸佛会大众无余,广大无量供养、恭敬、赞叹诸佛如来功德,偈言“雨天乐华衣,妙香等供养,赞诸佛功德,无有分别心”故;

四者彼于十方一切世界无三宝处,住持庄严佛法僧宝功德大海,遍示令解如实修行,偈言“何等世界无,佛法功德宝,我愿皆往生,示佛法如佛”故。

又,向说观察庄严佛土功德成就、庄严佛功德成就、庄严菩萨功德成就,此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应知。

略说入一法句故。

一法句者,谓清净句;

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

此清净有二种,应知。

何等二种?

一者器世间清净;

二者众生世间清净。

器世间清净者,如向说十七种庄严佛土功德成就,是名器世间清净。

众生世间清净者,如向说八种庄严佛功德成就、四种庄严菩萨功德成就,是名众生世间清净。

如是一法句,摄二种清净义,应知。

如是菩萨奢摩他、毗婆舍那,广略修行,成就柔软心;

如实知广略诸法;

如是成就巧方便回向。

何者菩萨巧方便回向?菩萨巧方便回向者,谓说礼拜等五种修行,所集一切功德善根,不求自身住持之乐,欲拔一切众生苦故,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是名菩萨巧方便回向成就。

菩萨如是善知回向成就,即能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

何等三种?

一者依智慧门,不求自乐,远离我心贪著自身故;

二者依慈悲门,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故;

三者依方便门,怜愍一切众生心,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故。

是名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

菩萨远离如是三种菩提门相违法,得三种随顺菩提门法满足故。

何等三种?

一者无染清净心,以不为自身求诸乐故;

二者安清净心,以拔一切众生苦故;

三者乐清净心,以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故,以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

是名三种随顺菩提门法满足,应知。

向说智慧、慈悲、方便三种门摄取般若,般若摄取方便,应知。

向说远离我心不贪著自身、远离无安众生心、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此三种法,远离障菩提心,应知。

向说无染清净心、安清净心、乐清净心,此三种心,略一处成就妙乐胜真心,应知。

如是菩萨智慧心、方便心、无障心、胜真心,能生清净佛国土,应知。

是名菩萨摩诃萨随顺五种法门,所作随意,自在成就。如向所说身业、口业、意业、智业、方便智业,随顺法门故。

复有五种门,渐次成就五种功德,应知。

何者五门?

一者近门;

二者大会众门;

三者宅门;

四者屋门;

五者园林游戏地门。

此五种门,初四种门成就入功德,第五门成就出功德。

入第一门者,以礼拜阿弥陀佛,为生彼国故,得生安乐世界:是名入第一门。

入第二门者,以赞叹阿弥陀佛,随顺名义称如来名,依如来光明智相修行故,得入大会众数:是名入第二门。

入第三门者,以一心专念作愿生彼,修奢摩他寂静三昧行故,得入莲华藏世界:是名入第三门。

入第四门者,以专念观察彼妙庄严,修毗婆舍那故,得到彼处,受用种种法味乐:是名入第四门。

出第五门者,以大慈悲观察一切苦恼众生,示应化身,回入生死园烦恼林中,游戏神通,至教化地,以本愿力回向故:是名出第五门。

菩萨入四种门,自利行成就,应知。

菩萨出第五门,回向利益他行成就,应知。

菩萨如是修五念门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无量寿修多罗优婆提舍愿生偈略解义竟。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

(卷上)

婆薮槃头菩萨造

魏永宁寺北天竺沙门菩提流支 译论

魏西河石壁谷玄中寺沙门昙鸾 注解

谨案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云, “菩萨求阿毗跋致,有二种道:

一者难行道;

二者易行道。

难行道者:谓于五浊之世,于无佛时,求阿毗跋致为难。此难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义意:

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

二者声闻自利,障大慈悲;

三者无赖恶人,破他胜德;

四者颠倒善果,能坏梵行;

五者唯是自力,无他力持。

如斯等事,触目皆是。譬如陆路,步行则苦。

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

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此《无量寿经优婆提舍》 ,盖上衍之极致、不退之风航者也 。

“无量寿” ,是安乐净土如来别号。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及舍卫国,于大众之中说无量寿佛庄严功德,即以佛名号为经体。

后圣者婆薮槃头菩萨 , 服膺如来大悲之教,傍经作《愿生偈》 ,复造长行重释。

梵言“优婆提舍” ,此间无正名相译;

若举一隅,可名为“论” 。所以无正名译者,以此间本无佛故。如此间书,就孔子而称“经” ;

余人制作,皆名为“子” ;

国史、国纪之徒,各别体例。然佛所说十二部经中,有论议经,名“优婆提舍” ;

若复佛诸弟子解佛经教,与佛义相应者,佛亦许名“优婆提舍” ,以入佛法相故。此间云“论” ,直是论议而已,岂得正译彼名耶?又如女人,于子称“母” ,于兄云“妹” ,如是等事,皆随义各别。若但以“女”名,泛谈母、妹,乃不失女之大体,岂含尊卑之义乎?

此所云“论”亦复如是。是以仍存梵音,曰“优婆提舍” 。

此论始终,凡有二重:

一是总说分;

二是解义分。

总说分者,前五言偈尽是;

解义分者, “论曰”以下长行尽是。所以为二重者,有二义:偈以颂经,为总摄故;

论以释偈,为解义故。

“无量寿”者,言无量寿如来,寿命长远不可思量也。

“经”者,常也。言安乐国土佛及菩萨清净庄严功德、国土清净庄严功德,能与众生作大饶益,可常行于世,故名曰“经” 。

“优婆提舍” ,是佛论议经名。

“愿” ,是欲乐义。 “生”者,天亲菩萨愿生彼安乐净土,如来净华中生,故曰“愿生” 。

“偈” ,是句数义,以五言句略颂佛经,故名为“偈” 。

译“婆薮”云“天” ,译“槃头”言“亲” :此人字“天亲” ,事在《付法藏经》 。

“菩萨”者,若具存梵音,应言“菩提萨埵” 。

“菩提”者,是佛道名;

“萨埵” ,或云众生,或云勇健。求佛道众生,有勇猛健志,故名“菩提萨埵” 。

今但言“菩萨” ,译者略耳。

“造” ,亦作也。庶因人重法,故云“某造” 。

是故言“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婆薮槃头菩萨造” 。

解论名目竟。

偈中分为五念门,如下长行所释。

第一行四句偈,含有三念门:上三句是礼拜、赞叹门,下一句是作愿门。

第二行论主自述“我依佛经造论,与佛教相应” ,所服有宗 。何故云此?为成“优婆提舍”名故,亦是成上三门、起下二门,所以次之说。

从第三行,尽二十三行,是观察门。

末后一行,是回向门。

分偈章门竟。

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

“世尊”者,诸佛通号。论智,则义无不达;

语断,则习气无余:智断具足,能利世间,为世尊重,故曰“世尊” 。此言意归释迦如来。何以得知?

下句言“我依修多罗” 。天亲菩萨在释迦如来像法之中,顺释迦如来经教,所以愿生;

愿生有宗,故知此言归于释迦。若谓此意遍告诸佛,亦复无嫌。

夫菩萨归佛,如孝子之归父母、忠臣之归君后。

动静非己,出没必由;

知恩报德,理宜先启。又,所愿不轻,若如来不加威神,将何以达?乞加神力,所以仰告。

“我一心”者,天亲菩萨自督之词。言念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心心相续,无他想间杂。

问曰:佛法中无我,此中何以称“我” ?

答曰:言“我” ,有三根本:一是邪见语,二是自大语,三是流布语。今言“我”者,天亲菩萨自指之言;

用流布语,非邪见、自大也。

“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者, “归命”即是礼拜门, “尽十方无碍光如来”即是赞叹门。

何以知“归命”是礼拜?龙树菩萨造《阿弥陀如来赞》中,或言“稽首礼” ,或言“我归命” ,或言“归命礼” ;

此论长行中,亦言“修五念门” ,五念门中,礼拜是一,天亲菩萨既愿往生,岂容不礼?故知“归命”即是礼拜。然礼拜但是恭敬,不必归命;

归命必是礼拜。若以此推,归命为重。偈申己心,宜言归命;

论解偈义,泛谈礼拜: 彼此相成,于义弥显。

何以知“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是赞叹门?下长行中言“云何赞叹门?谓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 ”依舍卫国所说《无量寿经》 ,佛解阿弥陀如来名号:何故号阿弥陀?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阿弥陀;

又,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问曰:若言“无碍光如来” “光明无量,照十方国土无所障碍”者,此间众生何以不蒙光照?光有所不照,岂非有碍耶?

答曰:碍属众生,非光碍也。譬如日光,周四天下,而盲者不见,非日光不周也。亦如密云洪霔 , 而顽石不润,非雨不洽也。

若言一佛主领三千大千世界,是声闻论中说;

若言诸佛遍领十方无量无边世界,是大乘论中说。

天亲菩萨今言“尽十方无碍光如来” ,即是依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赞叹,故知此句是赞叹门。

“愿生安乐国”者:此一句是作愿门,天亲菩萨归命之意也;

其安乐义,具在下观察门中。

问曰:大乘经论中,处处说众生毕竟无生如虚空,云何天亲菩萨言愿生耶?

答曰:说众生无生如虚空,有二种:一者如凡夫所谓实众生,如凡夫所见实生死。此所见事,毕竟无所有,如龟毛,如虚空。二者谓诸法因缘生故,即是不生,无所有如虚空。天亲菩萨所愿生者,是因缘义;

因缘义故假名生,非如凡夫谓有实众生、实生死也。

问曰:依何义说往生?

答曰:于此间假名人中修五念门,前念与后念作因。秽土假名人、净土假名人,不得决定一,不得决定异;

前心后心,亦复如是。何以故?若一,则无因果;

若异,则非相续。是义《观一异门》论中委曲。

释第一行三念门竟。

次成“优婆提舍”名,又成上起下偈。

我依修多罗,真实功德相,

说愿偈总持,与佛教相应。

此一行,云何成“优婆提舍”名?云何成上三门、起下二门?

偈言“我依修多罗” “与佛教相应” , “修多罗”是佛经名;

我论佛经义,与经相应,以入佛法相故,得名“优婆提舍” :名成竟。

成上三门、起下二门——何所依,何故依,云何依。何所依者,依修多罗;

何故依者,以如来即真实功德相故;

云何依者,修五念门相应故:成上起下竟。

“修多罗”者,十二部经中,直说者名“修多罗” ,谓四《阿含》三藏等;

三藏外大乘诸经,亦名“修多罗” 。此中言“依修多罗”者,是三藏外大乘修多罗,非《阿含》等经也。

“真实功德相”者,有二种功德:一者从有漏心生,不顺法性,所谓凡夫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是故名“不实功德” ;

二者从菩萨智慧清净业起,庄严佛事,依法性入清净相,是法不颠倒、不虚伪,名为“真实功德” 。云何不颠倒?依法性、顺二谛故;

云何不虚伪?摄众生入毕竟净故。

“说愿偈总持,与佛教相应”者, “持”名不散不失, “总”名以少摄多, “偈”言五言句数, “愿”名欲乐往生, “说”谓说诸偈论;

总而言之,所说愿生偈,总持佛经,与佛教相应;

“相应”者,譬如函盖相称也。

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

此以下,是第四观察门。此门中分为二别:

一者观察器世间庄严成就;

二者观察众生世间庄严成就。

此句以下,至“愿生彼阿弥陀佛国” ,是观器世间庄严成就。

观器世间中,复分为十七别,至文当目。

此二句,即是第一事,名为“观察庄严清净功德成就” 。此清净是总相。

佛本所以起此庄严清净功德者:见三界是虚伪相,是轮转相,是无穷相,如蚇蠖循环,如蚕茧自缚;

哀哉众生缔此三界,颠倒不净。欲置众生于不虚伪处,于不轮转处,于不无穷处,得毕竟安乐大清净处,是故起此清净庄严功德也。

“成就”者,言此清净不可破坏,不可污染;

非如三界,是污染相,是破坏相也。

“观”者,观察也。 “彼”者,彼安乐国也。

“世界相”者,彼安乐世界清净相也,其相别在下。

“胜过三界道” : “道”者,通也。以如此因,得如此果;

以如此果,酬如此因;

通因至果,通果酬因:故名为“道” 。 “三界”者,一是欲界,所谓六欲天、四天下人、畜生、饿鬼、地狱等是也;

二是色界,所谓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天等是也;

三是无色界,所谓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天等是也。此三界,盖是生死凡夫流转之暗宅。虽复苦乐小殊,修短暂异,统而观之,莫非有漏:倚伏相乘,循环无际;

杂生触受,四倒长拘;

且因且果,虚伪相袭。安乐,是菩萨慈悲正观之由生,如来神力本愿之所建。胎卵湿生,缘兹高揖;

业系长维,从此永断。续括之权,不待劝而弯弓;

劳谦善让,齐普贤而同德。 “胜过三界” ,抑是近言。

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

此二句,名“庄严量功德成就” 。

佛本所以起此庄严量功德者:见三界狭小,堕陉陪陼 ,或宫观迫迮 ,或土田逼隘,或志求路促,或山河隔障,或国界分部。有如此等种种拘局事。是故菩萨兴此庄严量功德愿: “愿我国土如虚空,广大无际。 ”“如虚空”者,言来生者虽众,犹若无也。 “广大无际”者,成上如虚空义。何故如虚空?以广大无际故。

“成就”者,言十方众生往生者,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虽无量无边,毕竟常如虚空,广大无际,终无满时。

是故言“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 。

问曰:如维摩方丈,苞容有余,何必国界无赀 ,乃称广大?

答曰:所言广大,非必以畦畹为喻。但言如空,亦何累方丈?又,方丈之所苞容,在狭而广;

核论果报,岂若在广而广耶!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

此二句,名“庄严性功德成就” 。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国土,以爱欲故,则有欲界;

以攀厌禅定故,则有色、无色界。此三界,皆是有漏邪道所生;

长寝大梦,莫知悕出。是故兴大悲心: “ 愿我成佛,以无上正见道,起清净土,出于三界。 ”“性”是“本”义。言此净土,随顺法性,不乖法本,事同《华严经》宝王如来性起义。

又言“积习成性” ,指法藏菩萨集诸波罗蜜,积习所成。

亦言“性”者,是圣种性。序法藏菩萨于世自在王佛所,悟无生法忍,尔时位名圣种性;

于是性中,发四十八大愿,修起此土,即曰安乐净土。是彼因所得,果中说因,故名为“性” 。

又言“性”是必然义、不改义。如海性一味,众流入者,必为一味,海味不随彼改也。又如人身,性不净故,种种妙好色香美味入身,皆为不净。

安乐净土诸往生者,无不净色,无不净心,毕竟皆得清净平等无为法身,以安乐国土清净性成就故。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者,平等大道也。平等道所以名为“正道”者,平等是诸法体相。以诸法平等,故发心等;

发心等,故道等;

道等,故大慈悲等。大慈悲是佛道正因,故言“正道大慈悲” 。

慈悲有三缘:一者众生缘,是小悲;

二者法缘,是中悲;

三者无缘,是大悲。

大悲即出世善也。安乐净土从此大悲生故,故谓此大悲为净土之根,故曰“出世善根生” 。

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此二句,名“庄严形相功德成就” 。

佛本所以起此庄严功德者: 见日行四域 ,光不周三方;

庭燎在宅,明不满十仞 。以是故起满净光明愿,如日月光轮,满足自体。彼安乐净土虽复广大无边,清净光明无不充塞。

故曰“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

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

此二句,名“庄严种种事功德成就” 。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国土,以泥土为宫饰,以木石为华观。或雕金镂玉,意愿不充;

或营备百千,具受辛苦。以此故兴大悲心: “ 愿我成佛,必使珍宝具足,严丽自然;

相忘于有余,自得于佛道。 ”此庄严事,纵使毗首羯磨,工称妙绝,积思竭想,岂能取图。

“性”者, “本”义也。能生既净,所生焉得不净!故经言“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

是故言“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 。

无垢光炎炽,明净曜世间。

此二句,名“庄严妙色功德成就” 。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国土,优劣不同;

以不同故,高下以形;

高下既形,是非以起;

是非既起,长沦三有。是故兴大悲心,起平等愿: “ 愿我国土,光炎炽盛,第一无比;

不如人天金色,能有夺者。 ”若为相夺?如明镜,在金边则不现;

今日时中金,比佛在时金则不现;

佛在时金,比阎浮那金则不现;

阎浮那金,比大海中转轮王道中金沙则不现;

转轮王道中金沙,比金山则不现;

金山,比须弥山金则不现;

须弥山金,比三十三天璎珞金则不现;

三十三天璎珞金,比焰摩天金则不现;

焰摩天金,比兜率陀天金则不现;

兜率陀天金,比化自在天金则不现;

化自在天金,比他化自在天金则不现;

他化自在天金,比安乐国中光明则不现。

所以者何?彼土金光,从绝垢业生故,清净无不成就故。安乐净土,是无生忍菩萨净业所起,阿弥陀如来法王所领,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故。

是故言“无垢光炎炽,明净曜世间” 。

“曜世间”者,曜二种世间也。

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

触者生胜乐,过迦旃邻陀。

此四句,名“庄严触功德成就” 。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国土,虽宝重金玉,不得为衣服;

珍玩明镜,无议于敷具 。 斯缘悦于目,不便于身也,身眼二情,岂弗矛盾乎?是故愿言:

“使我国土,人天六情,和于水乳,卒去楚越之劳 。 ”所以七宝柔软,悦目便身。

“迦旃邻陀”者,天竺柔软草名也,触之者能生乐受,故以为喻。

注者言:此间土石草木,各有定体。译者何缘目彼宝为草耶?当以其葻茸 (róng)(miǎo) ,故以草目之耳。

余若参译,当别有途 。

“生胜乐”者,触迦旃邻陀,生染著乐;

触彼软宝,生法喜乐。二事相悬,非胜如何。

是故言“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触者生胜乐,过迦旃邻陀” 。

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

微风动华叶,交错光乱转。

此四句,名“庄严水功德成就” 。

佛本何故起此愿?见有国土,或沄溺洪涛,滓沫惊人;

或凝凘浃渫 ,蹙枷怀忒。向无安悦之情,背有恐值之虑。菩萨见此,兴大悲心: “愿我成佛,所有流泉池沼,与宫殿相称,种种宝华,布为水饰。

微风徐扇,映发有序。开神悦体,无一不可。 ”是故言“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微风动华叶,交错光乱转” 。

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

杂树异光色,宝栏遍围绕。

此四句,名“庄严地功德成就” 。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国土,嶕峣峻岭,枯木横岑 ;

岝峉陉嶙 ,莦茅盈壑。茫茫沧海,为绝目之川;

葻葻广泽,为无踪之所。菩萨见此,兴大悲愿: “愿我国土,地平如掌,宫殿楼阁,镜纳十方。的无所属,亦非不属。宝树宝栏,互为映饰。 ”是故言“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杂树异光色,宝栏遍围绕” 。

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

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

此四句,名“庄严虚空功德成就” 。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国土,烟云尘雾,蔽障太虚;

震烈(cén)霍 , 从上而堕;

不祥灾霓 ,每自空来。忧虑百端,为之毛竖。菩萨见此,兴大悲心:

“愿我国土,宝网交络,罗遍虚空。铃铎宫商,鸣宣道法。视之无厌,怀道见德。 ”是故言“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 。

雨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

此二句,名“庄严雨功德成就” 。

佛本何故兴此庄严?见有国土,欲以服饰布地,延请所尊,或欲以香华、名宝,用表恭敬;

而业贫感薄,是事不果。是故兴大悲愿: “愿我国土,常雨此物,满众生意。 ”何故以“雨”为言?恐取著云“若常雨华、衣,亦应填塞虚空,何缘不妨? ”是故以雨为喻。雨适时,则无洪滔之患。安乐报岂有累情之物乎?经言: “日夜六时,雨宝衣,雨宝华;

宝质柔软,履践其上,则下四寸;

随举足时,还复如故;

用讫入宝地,如水入坎。 ”是故言“雨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 。

佛慧明净日,除世痴暗冥。

此二句,名“庄严光明功德成就” 。

佛本何故兴此庄严?见有国土,虽复项背日光,而为愚痴所暗。是故愿言: “使我国土所有光明,能除痴暗,入佛智慧,不为无记之事。 ”亦云安乐国土光明,从如来智慧报起,故能除世暗冥。经言“或有佛土,以光明为佛事” ,即是此也。

故言“佛慧明净日,除世痴暗冥” 。

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

此二句,名“庄严妙声功德成就” 。

佛本何故兴此愿?见有国土,虽有善法,而名声不远;

有名声虽远,复不微妙;

有名声妙远,复不能悟物:是故起此庄严。

天竺国称净行为“梵行” ,称妙辞为“梵言” 。

彼国贵重梵天,多以“梵”为赞;

亦言中国法与梵天通故也。

“声”者,名也。名谓安乐土名。经言: “若人但闻安乐净土之名,欲愿往生,亦得如愿。 ”此名悟物之证也。 《释论》言: “如斯净土,非三界所摄。

何以言之?无欲故,非欲界;

地居故,非色界;

有色故,非无色界:盖菩萨别业所致耳。 ”出有而有曰“微” ,名能开悟曰“妙”是故言“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 。

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

此二句,名“庄严主功德成就” 。

佛本何故兴此愿?见有国土,罗刹为君,则率土相啖;

宝轮驻殿,则四域无虞。譬之风靡,岂无本耶!是故兴愿: “愿我国土,常有法王,法王善力之所住持。 ”“住持”者,如黄鹄持子安,千龄更起;

鱼母念持子,经泶不坏。安乐国为正觉善持,其国岂有非正觉事耶!

是故言“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 。

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

此二句,名“庄严眷属功德成就” 。

佛本何故兴此愿?见有国土,或以胞血为身器,或以粪尿为生元;

或槐棘高圻,出猜狂之子;

或竖子婢腹,出卓荦之才 。 讥诮由之怀火,耻辱缘以抱冰。所以愿言: “使我国土,悉于如来净华中生;

眷属平等,与夺无路。 ”故言“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 。

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

此二句,名“庄严受用功德成就” 。

佛本何故兴此愿?见有国土,或探巢破卵,为饶之膳;

或悬沙指袋,为相慰之方。呜呼诸子,实可痛心!是故兴大悲愿: “愿我国土,以佛法、以禅定、以三昧为食,永绝他食之劳。 ”“爱乐佛法味”者,如日月灯明佛说《法华经》六十小劫,时会听者亦坐一处,六十小劫谓如食顷,无有一人若身若心而生懈倦。

“以禅定为食”者,谓诸大菩萨常在三昧,无他食也。 “三昧”者,彼诸人天若须食时,百味嘉肴罗列在前。眼见色,鼻闻香,身受适悦,自然饱足。

讫已化去,若须复现。其事在经。

是故言“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 。

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

此二句,名“庄严无诸难功德成就” 。

佛本何故兴此愿?见有国土,或朝预衮宠,夕惶斧钺;

或幼舍蓬藜,长列方丈;

或鸣笳道出,历经催还:有如是等种种违夺。是故愿言: “使我国土,安乐相续,毕竟无间。 ”身恼者,饥渴、寒热、杀害等也;

心恼者,是非、得失、三毒等也。

是故言“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 。

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

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

此四句,名“庄严大义门功德成就” 。

“门”者,通大义之门也。 “大义”者,大乘所以也。如人造城,得门则入。若人得生安乐者,是则成就大乘之门也。

佛本何故兴此愿?见有国土,虽有佛如来贤圣等众,由国浊故,分一说三 。或以拓眉致诮,或缘指语招讥。是故愿言: “使我国土,皆是大乘一味,平等一味,根败种子,毕竟不生;

女人残缺,名字亦断。 ”是故言“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 。

问曰:案王舍城所说《无量寿经》 ,法藏菩萨四十八愿中言“设我得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知其数者,不取正觉” ,是有声闻一证也。又, 《十住毗婆沙》中,龙树菩萨造《阿弥陀赞》云“超出三界狱,目如莲华叶,声闻众无量,是故稽首礼” ,是有声闻二证也。又, 《摩诃衍论》中言“佛土种种不同:或有佛土,纯是声闻僧;

或有佛土,纯是菩萨僧;

或有佛土,菩萨、声闻会为僧,如阿弥陀安乐国等是也” ,是有声闻三证也。诸经中有说安乐国处,多言有声闻,不言无声闻;

声闻即是二乘之一。

《论》言乃至无二乘名,此云何会?

答曰:以理推之,安乐净土不应有二乘。何以言之?夫有病则有药,理数之常也。 《法华经》言: “释迦牟尼如来以出五浊世故,分一为三。 ”净土既非五浊,无三乘明矣。

《法华经》道诸声闻: “是人于何而得解脱?但离虚妄,名为解脱。是人实未得一切解脱,以未得无上道故。 ”核推此理,阿罗汉既未得一切解脱,必应有生;

此人更不生三界,三界外,除净土更无生处:是以唯应于净土生。

如言“声闻”者,是他方声闻来生,仍本名故,称为声闻。如天帝释,生人中时姓憍尸迦,后虽为天主,佛欲使人知其由来,与帝释语时,犹称憍尸迦,其此类也。

又,此论但言“二乘种不生” ,谓安乐国不生二乘种子,亦何妨二乘来生耶!譬如橘栽不生江北,河洛果肆亦见有橘;

又言鹦鹉不渡陇西,赵魏架桁亦有鹦鹉:此二物但言其种不渡,彼有声闻亦如是。作如是解,经论则会。

问曰:名以召事,有事乃有名。安乐国既无二乘、女人、根缺之事,亦何须复言无此三名耶?

答曰:如软心菩萨,不甚勇猛,讥言声闻;

如人谄曲,或复儜弱,讥言女人;

又如眼虽明而不识事,讥言盲人;

又如耳虽聪而听义不解,讥言聋人;

又如舌虽语而讷口謇吃 ,讥言哑人: 有如是等根虽具足,而有讥嫌之名。是故须言乃至无名,明净土无如是等与夺之名。

问曰:寻法藏菩萨本愿,及龙树菩萨所赞,皆似以彼国声闻众多为奇,此有何义?

答曰:声闻以实际为证,计不应更能生佛道根芽,而佛以本愿不可思议神力摄令生彼,必当复以神力生其无上道心。譬如鸩鸟入水,鱼蚌咸死;

犀牛触之,死者皆活:如此不应生而生,所以可奇。

然五不思议中,佛法最不可思议。佛能使声闻复生无上道心,真不可思议之至也。

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

此二句,名“庄严一切所求满足功德成就” 。

佛本何故兴此愿?见有国土,或名高位重,潜处无由;

或人凡姓鄙,悕出靡路;

或修短系业,制不在己,如阿私陀仙人类也:有如是等,为业风所吹,不得自在。是故愿言: “使我国土,各称所求,满足情愿。 ”是故言“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 。

是故愿生彼,阿弥陀佛国。

此二句,结成上观察十七种庄严国土成就,所以愿生。

释器世间清净,讫之于上。

次观众生世间清净。此门中分为二别:

一者观察阿弥陀如来庄严功德;

二者观察彼诸菩萨庄严功德。

观察如来庄严功德中有八种,至文当目。

问曰: 有论师泛解“众生”名义,以其轮转三有,受众多生死,故名“众生” 。今名佛菩萨为“众生” ,是义云何?

答曰:经言“一法有无量名,一名有无量义” ,如以受众多生死故名为“众生”者,此是小乘家释三界中众生名义,非大乘家众生名义也。大乘家所言“众生”者,如《不增不减经》言“言众生者,即是不生不 灭义” 。何以故?若有生,生已复生,有无穷过故,有不生而生过故,是故无生。若有生,可有灭;

既无生,何得有灭?是故无生无灭是“众生”义,如经中言“五受阴通达空无所有,是苦义” ,斯其类也。

无量大宝王,微妙净华台。

此二句,名“庄严座功德成就” 。

佛本何故庄严此座?见有菩萨,于末后身敷草而坐,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人天见者,不生增上信、增上恭敬、增上爱乐、增上修行。是故愿言: “我成佛时,使无量大宝王微妙净华台以为佛座。 ”“无量”者,如《观无量寿经》言: “七宝地上,有大宝莲华王座。莲华一一叶,作百宝色。有八万四千脉,犹如天画,脉有八万四千光。华叶小者,纵广二百五十由旬。如是华有八万四千叶;

一一叶间,有百亿摩尼珠王以为映饰;

一一摩尼,放千光明,其光如盖,七宝合成,遍覆地上。释迦毗楞伽宝以为其台。此莲华台,八万金刚甄叔迦宝、梵摩尼宝、妙真珠网以为校饰。于其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宝幢;

一一宝幢,如百千万亿须弥山;

幢上宝幔,如夜摩天宫,有五百亿微妙宝珠以为映饰;

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

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

一一金色,遍安乐宝土,处处变化,各作异相,或为金刚台,或作真珠网,或作杂华云,于十方面,随意变现,施作佛事。 ”如是等事,出过数量。

是故言“无量大宝王,微妙净华台” 。

相好光一寻,色像超群生。

此二句,名“庄严身业功德成就” 。

佛本何故庄严如此身业?见有佛身,受一丈光明,于人身光,不甚超绝,如转轮王相好亦大同,提婆达多所减唯二;

致令阿阇世王以兹惑乱,删阇耶等敢如螳螂,或如此类也。是故庄严如此身业。

案此间诂训,六尺曰寻。如《观无量寿经》言“阿弥陀如来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 ,译者以“寻”而言,何其晦乎!里舍间人,不简纵横长短,咸谓横舒两手臂为寻。若译者或取此类,用准阿弥陀如来,舒臂为言故称“一寻”者,圆光亦应径六十 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

是故言“相好光一寻,色像超群生” 。

问曰: 《 观无量寿经》言“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是义云何?

答曰: “身”名集成, “界”名事别。如眼界,缘根、色、空、明、作意五因缘生,名为眼界。是眼但自行己缘,不行他缘,以事别故。耳、鼻等界亦如是。

言“诸佛如来是法界身”者,法界是众生心法也。以心能生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故名心为法界。法界能生诸如来相好身,亦如色等能生眼识,是故佛身名法界身。是身不行他缘,是故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者,当众生心想佛时,佛身相好显现众生心中也。譬如水清则色像现,水之与像,不一不异。故言佛相好身即是心想也。

“是心作佛”者,言心能作佛也。 “是心是佛”者,心外无佛也。譬如火从木出,火不能离木也。

以不离木故,则能烧木;

木为火烧,木即为火也。

“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者: “正遍知”者,真正如法界而知也。法界无相,故诸佛无知也;

以无知,故无不知也;

无知而知者,是正遍知也。

是知深广不可测量,故譬海也。

如来微妙声,梵响闻十方。

此二句,名“庄严口业功德成就” 。

佛本何故兴此庄严?见有如来,名似不尊。如外道軵人,称瞿昙姓。成道日声,唯彻梵天。是故愿言:

“使我成佛,妙声遐布,闻者悟忍。 ”是故言“如来微妙声,梵响闻十方” 。

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

此二句,名“庄严心业功德成就” 。

佛本何故兴此庄严?见有如来说法云“此黑,此白,此不黑不白” ,下法、中法、上法、上上法,有如是等无量差别品,似有分别。是故愿言: “使我成佛,如地荷负,无轻重之殊;

如水润长,无莦葀之异;

如火成熟,无芳臭之别;

如风起发,无眠寤之差;

如空苞受,无开塞之念。得之于内,物安于外。虚往实归,于是乎息是故言“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 。

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

此二句,名“庄严大众功德成就” 。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如来说法轮下,所有大众,诸根性欲种种不同,于佛智慧,若退若没,以不等故,众不纯净。所以兴愿: “愿我成佛,所有天人,皆从如来智慧清净海生。 ”“海”者,言佛一切种智深广无涯,不宿二乘杂善中下死尸,喻之如海。

是故言“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 。

“不动”者,言彼天人成就大乘根,不可倾动也。

如须弥山王,胜妙无过者。

此二句,名“庄严上首功德成就” 。

佛本何故起此愿?见有如来众中,或有强梁者,如提婆达多流比;

或有国王与佛并治,不知甚推佛;

或有请佛,以他缘废忘:有如是等,似上首力不成就。是故愿言: “我为佛时,愿一切大众,无能生心敢与我等。唯一法王,更无俗王。 ”是故言“如须弥山王,胜妙无过者” 。

天人丈夫众,恭敬绕瞻仰。

此二句,名“庄严主功德成就” 。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佛如来,虽有大众,众中亦有不甚恭敬,如一比丘语释迦牟尼佛“若不与我解十四难,我当更学余道” ;

亦如居迦离谤舍利弗,佛三语而三不受;

又如诸外道辈,假入佛众,而常伺求佛短;

又如第六天魔,常于佛所,作诸留难:有如是等种种不恭敬相。是故愿言: “使我成佛,天人大众恭敬无倦。 ”所以但言“天人”者,净土无女人及八部鬼神故也。

是故言“天人丈夫众,恭敬绕瞻仰” 。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

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此四句,名“庄严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 。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如来,但以声闻为僧,无求佛道者;

或有值佛而不免三涂,善星、提婆达多、居迦离等是也;

又,人闻佛名号,发无上道心,遇恶因缘,退入声闻、辟支佛地者:有如是等空过者、退没者。是故愿言: “使我成佛时,值遇我者,皆速疾满足无上大宝。 ”是故言“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

“住持”义如上。

观佛庄严八种功德,讫之于上。

次观安乐国诸大菩萨四种庄严功德成就。

问曰:观如来庄严功德何所阙少,复须观菩萨功德耶?

答曰:如有明君,则有贤臣。尧舜之称无为,是其比也。若使但有如来法王,而无大菩萨法臣于翼赞道,岂足云满?亦如薪积小,则火不大。如经言“阿弥陀 佛国,有无量无边诸大菩萨,如观世音、大势至等,皆当一生于他方次补佛处” 。若人称名忆念者、归依者、观察者,如《法华经 o 普门品》说,无愿不满。然菩萨爱乐功德,如海吞流,无止足情。

亦如释迦牟尼如来,闻一目暗比丘吁言“谁爱功德,为我维针? ”尔时如来从禅定起,来到其所,语言: “我爱福德。 ”遂为其维针。尔时失明比丘暗闻佛语声,惊喜交集,白佛言: “世尊,世尊功德犹未满耶? ”佛报言: “我功德圆满,无所复须。但我此身从功德生,知功德恩分故,是故言爱。 ”如所问观佛功德,实无愿不充。所以复观菩萨功德者,有如上种种义故耳。

安乐国清净,常转无垢轮,

化佛菩萨日,如须弥住持。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佛土,但是小菩萨,不能于十方世界广作佛事;

或但声闻、人天,所利狭小。是故兴愿: “愿我国中,有无量大菩萨众,不动本处,遍至十方,种种应化,如实修行,常作佛事。 ”譬如日在天上,而影现百川。日岂来耶?岂不来耶?如《大集经》言: “譬如有人,善治堤塘,量其所宜;

及放水时,不加心力。菩萨亦如是,先治一切诸佛及众生应供养、应教化种种堤塘;

及入三昧,身心不动,如实修行,常作佛事。 ”如实修行者,虽常修行,实无所修行也。

是故言“安乐国清净,常转无垢轮,化佛菩萨日,如须弥住持” 。

无垢庄严光,一念及一时,

普照诸佛会,利益诸群生。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如来眷属,欲供养他方无量诸佛,或欲教化无量众生,此没彼出,先南后北;

不能以一念一时,放光普照,遍至十方世界,教化众生,有出没前后相故。是故兴愿: “愿我佛土诸大菩萨,于一念时顷,遍至十方,作种种佛事。 ”是故言“无垢庄严光,一念及一时,普照诸佛会,利益诸群生” 。

问曰:上章云“身不动摇,而遍至十方” ,不动而至岂非是一时义耶?与此若为差别?

答曰:上但言不动而至,或容有前后;

此言无前无后,是为差别,亦是成上不动义:若不一时,则是往来;

若有往来,则非不动。是故为成上不动义故,须观一时。

雨天乐华衣,妙香等供养,

赞诸佛功德,无有分别心。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佛土,菩萨、人天志趣不广,不能遍至十方无穷世界,供养诸佛如来大众;

或以己土秽浊,不敢向诣净乡;

或以所居清净,鄙薄秽土:以如此等种种局分,于诸佛如来所,不能周遍供养,发起广大善根。是故愿言: “我成佛时,愿我国土一切菩萨、声闻、天人大众,遍至十方一切诸佛大会处所,雨天乐、天华、天衣、天香,以巧妙辩辞,供养赞叹诸佛功德。虽叹秽土如来大慈 谦忍,不见佛土有杂秽相;

虽叹净土如来无量庄严,不见佛土有清净相。 ”何以故?以诸法等故,诸如来等,是故诸佛如来名为等觉。若于佛土起优劣心,假使供养如来,非法供养也。

是故言“雨天乐华衣,妙香等供养,赞诸佛功德,无有分别心” 。

何等世界无,佛法功德宝,

我愿皆往生,示佛法如佛。

佛本何故起此愿?见有软心菩萨,但乐有佛国土修行,无慈悲坚牢心。是故兴愿: “愿我成佛时,我土菩萨皆慈悲勇猛,坚固志愿;

能舍清净土,至他方无佛法僧处,住持庄严佛法僧宝,示如有佛,使佛种处处不断。 ”是故言“何等世界无,佛法功德宝,我愿皆往生,示佛法如佛” 。

观菩萨四种庄严功德成就,讫之于上。

次下四句,是回向门。

我作论说偈,愿见弥陀佛,

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此四句,是论主回向门。

“回向”者,回己功德,普施众生,共见阿弥陀如来,生安乐国。

无量寿修多罗章句,我以偈颂总说竟。

1.问曰: 天亲菩萨“回向章”中言“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此指共何等众生耶?

答曰:案王舍城所说《无量寿经》 ,佛告阿难:

“十方恒河沙诸佛如来,皆共称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案此而言,一切外凡夫人,皆得往生。

又如《观无量寿经》 ,有九品往生,下下品生者: “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

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此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 言: ‘汝若不能念者,应称无量寿佛。 ’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 。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

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于莲华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 (当以此消五逆罪也) 。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

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 ”以此经证,明知下品凡夫,但令不诽谤正法,信佛因缘,皆得往生。

2.问曰: 《 无量寿经》言“ 愿往生者,皆得往生;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 《观无量寿经》言“作五逆十恶,具诸不善,亦得往生” ,此二经云何会?

答曰:一经以具二种重罪,一者五逆,二者诽谤正法;

以此二种罪故,所以不得往生。一经但言作十恶五逆等罪,不言诽谤正法;

以不谤正法故,是故得生。

3.问曰:假使一人具五逆罪,而不诽谤正法,经许得生;

复有一人,但诽谤正法,而无五逆诸罪,愿往生者,得生与否?

答曰:但令诽谤正法,虽更无余罪,必不得生。

何以言之?经言: “五逆罪人,堕阿鼻大地狱中,具受一劫重罪。诽谤正法人,堕阿鼻大地狱中,此劫若尽,复转至他方阿鼻大地狱中,如是展转,经百千阿鼻大地狱,佛不记得出时节;

以诽谤正法罪极重故。 ”又,正法者,即是佛法。此愚痴人,既生诽谤,安有愿生佛土之理!假使但贪彼土安乐而愿生者,亦如求非水之冰、无烟之火,岂有得理。

4.问曰:何等相是诽谤正法?

答曰:若言“无佛、无佛法,无菩萨、无菩萨法” ,如是等见,若心自解,若从他受,其心决定,皆名诽谤正法。

5.问曰:如是等计,但是己事;

于众生有何苦恼,逾于五逆重罪耶?

答曰:若无诸佛菩萨说世间、出世间善道,教化众生者,岂知有仁义礼智信耶?如是世间一切善法皆断,出世间一切贤圣皆灭。汝但知五逆罪为重,而不知五逆罪从无正法生。是故谤正法人,其罪最重。

6.问曰: 《业道经》言“业道如称,重者先牵” ,如《观无量寿经》言“有人造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无量苦。临命终时,遇善知识,教称南无阿弥陀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 念,便得往生安乐净土,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毕竟不退,与三涂诸苦永隔” 。先牵之义,于理如何?又,旷劫以来,备造诸行有漏之法,系属三界;

但以十念念阿弥陀佛,便出三界。系业之义,复欲云何?

答曰:汝谓五逆十恶系业等为重,以下下品人十念为轻,应为罪所牵,先堕地狱,系在三界者,今当以义较量:轻重之义,在心、在缘、在决定,不在时节久近多少也。

云何在心?彼造罪人,自依止虚妄颠倒见生;

此十念者,依善知识方便安慰,闻实相法生:一实一虚,岂得相比。譬如千岁暗室,光若暂至,即便明朗;

暗岂得言,在室千岁而不去耶!是名在心。

云何在缘?彼造罪人,自依止妄想心,依烦恼虚妄果报众生生;

此十念者,依止无上信心,依阿弥陀如来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生。譬如有人,被毒箭所中,截筋破骨;

闻灭除药鼓,即箭出毒除。 ( 《首楞严经》言:譬如有药,名曰灭除。若斗战时,用以涂鼓,闻鼓声者,箭出毒除。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住首楞严三昧,闻其名者,三毒之箭自然拔出。 ) 岂可得言“彼箭深毒厉,闻鼓音声不能拔箭去毒”耶?是名在缘。

云何在决定?彼造罪人,依止有后心、有间心生;

此十念者,依止无后心、无间心生:是名决定。

较量三义,十念者重,重者先牵,能出三有。

两经一义耳。

7.问曰:几时名为一念?

答曰:百一生灭,名一刹那;

六十刹那,名为一念。此中云“念”者,不取此时节也。但言忆念阿弥陀佛,若总相,若别相,随所观缘,心无他想,十念相续,名为十念。但称名号,亦复如是。

8.问曰:心若他缘,摄之令还,可知念之多少。

但知多少,复非无间。若凝心注想,复依何可得记念之多少?

答曰:经言“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不必须知头数也。如言“蟪蛄不识春秋” ,伊虫岂知朱阳之节乎!知者言之耳。十念业成者,是亦通神者言之耳。但积念相续,不缘他事便罢;

复何暇须知念之头数也?若必须知,亦有方便,必须口授,不得题之笔点。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卷下)

论曰:

“论曰”以下,此是解义分。

此分中义有十重:

一者愿偈大意;

二者起观生信;

三者观行体相;

四者净入愿心;

五者善巧摄化;

六者离菩提障;

七者顺菩提门;

八者名义摄对;

九者愿事成就;

十者利行满足。

“论”者,议也,言议偈所以也;

“曰”者,词也,指下诸句,是议释偈词也:故言“论曰” 。

愿偈大意者:

此愿偈明何义?

示现观彼安乐世界,见阿弥陀如来,愿生彼国故。

起观生信者,此分中又有二重:

一者示五念力;

二者出五念门。

示五念力者:

云何观?云何生信心?

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门行成就,毕竟得生安乐国土,见彼阿弥陀佛。

出五念门者:

何等五念门?

一者礼拜门;

二者赞叹门;

三者作愿门;

四者观察门;

五者回向门。

“门”者,入出义也。如人得门,则入出无碍。

前四念,是入安乐净土门;

后一念,是出慈悲教化门。

云何礼拜?身业礼拜阿弥陀如来、应、正遍知。

诸佛如来,德有无量;

德无量故,德号亦无量。

若欲具谈,纸笔不能载也。是以诸经或举十名,或腾三号;

盖存至宗而已,岂此尽耶!所言三号,即此“如来、应、正遍知”也。

“如来”者,如法相解,如法相说。如诸佛安稳道来,此佛亦如是来,更不去后有中,故名“如来” 。

“应”者,应供也。佛结使除尽,得一切智慧,应受一切天地众生供养,故曰“应”也。

“正遍知”者,知一切诸法实不坏相,不增不减。云何不坏?心行处灭,言语道过,诸法如涅槃相不动,故名“正遍知” 。

无碍光义,如前偈中解。

为生彼国意故。

何故言此?菩萨之法,常以昼三时、夜三时,礼十方一切诸佛,不必有愿生意。今应常作愿生意,故礼阿弥陀如来也。

云何赞叹?口业赞叹。

“赞”者,赞扬也。 “叹”者,歌叹也。赞叹非口不宣,故曰“口业”也。

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

“称彼如来名”者,谓称无碍光如来名也。

“如彼如来光明智相”者,佛光明是智慧相也。

此光明照十方世界无有障碍,能除十方众生无明黑暗。非如日、月、珠光,但破空穴中暗也。

“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者,彼无碍光如来名号,能破众生一切无明,能满众生一切志愿。

然有称名忆念,而无明犹在,而不满所愿者,何者?由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故也。

云何为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谓不知如来是实相身,是为物身。

又有三种不相应:

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

二者信心不一,无决定故;

三者信心不相续,余念间故。

此三句,展转相成:以信心不淳,故无决定;

无决定,故念不相续。亦可:念不相续,故不得决定信;

不得决定信,故心不淳。

与此相违,名“如实修行相应” 。是故论主建言“我一心” 。

问曰:名为法指,如指指月。若称佛名号便得满愿者,指月之指应能破暗。若指月之指不能破暗,称佛名号亦何能满愿耶?

答曰:诸法万差,不可一概。有名即法,有名异法。名即法者,诸佛菩萨名号、 “般若波罗蜜”及陀罗尼章句、禁咒音辞等是也。如《禁肿辞》云“日出东方,乍赤乍黄”等句,假使酉亥行禁,不关日出,而肿得瘥。亦如行师对阵,但一切齿中 诵“临兵斗者皆陈列在前” ,行诵此九字,五兵之所不中, 《抱朴子》谓之“要道”者也。又,苦转筋者,以木瓜对火熨之则愈;

复有人但呼木瓜名亦愈,吾身得其效也。如斯近事,世间共知,况不可思议境界者乎!灭除药涂鼓之喻,复是一事。此喻已彰于前,故不重引。

有名异法者,如指指月等名也。

云何作愿?心常作愿。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土,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

译“奢摩他”曰“止” 。 “止”者,止心一处,不作恶也。此译名乃不乖大意,于义未满。何以言之?如止心鼻端,亦名为止;

不净观止贪,慈悲观止瞋,因缘观止痴,如是等亦名为止;

如人将行不行,亦名为止:是知“止”语浮漫,不正得“奢摩他”名也。如椿、柘、榆、柳,虽皆名“木” ,若但云木,安得榆柳耶?

“奢摩他”云“止”者,今有三义:

一者,一心专念阿弥陀如来,愿生彼土。此如来名号,及彼国土名号,能止一切恶。

二者,彼安乐土,过三界道。若人一生彼国,自然止身口意恶。

三者,阿弥陀如来正觉住持力,自然止求声闻、辟支佛心。

此三种止,从如来如实功德生。是故言“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 。

云何观察?智慧观察。正念观彼,欲如实修行毗婆舍那故。

译“毗婆舍那”曰“观” 。但泛言“观” ,义亦未满。何以言之?如观身无常、苦、空、无我、九相等,皆名为观。亦如上“木”名,不得椿、柘也。

“毗婆舍那”云“观”者,亦有二义:

一者,在此作想,观彼三种庄严功德。此功德如实故,修行者亦得如实功德。如实功德者,决定得生彼土。

二者,一得生彼净土,即见阿弥陀佛。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与净心菩萨,与上地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

是故言“欲如实修行毗婆舍那故” 。

彼观察有三种。

何等三种?

一者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

二者观察阿弥陀佛庄严功德;

三者观察彼诸菩萨庄严功德。

心缘其事曰“观” ,观心分明曰“察” 。

云何回向?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心常作愿,回向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

回向有二种相:

一者往相;

二者还相。

往相者,以己功德回施一切众生,作愿共往生彼阿弥陀如来安乐净土。

还相者,生彼土已,得奢摩他、毗婆舍那方便力成就,回入生死稠林,教化一切众生共向佛道。

若往若还,皆为拔众生渡生死海。

是故言“回向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 。

观行体相者,此分中有二体:

一者器体;

二者众生体。

器分中又有三重:

一者国土体相;

二者示现自利利他;

三者入第一义谛。

国土体相者:

云何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彼佛国土庄严功德者:成就不可思议力故,如彼摩尼如意宝性,相似相对法故。

“不可思议力”者,总指彼佛国土十七种庄严功德力不可得思议也。

诸经统言有五种不可思议:

一者众生多少不可思议;

二者业力不可思议;

三者龙力不可思议;

四者禅定力不可思议;

五者佛法力不可思议。

此中佛土不可思议,有二种力:

一者业力,谓法藏菩萨出世善根大愿业力所成;

二者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力所摄。

此不可思议,如下十七种,一一相皆不可思议,至文当释。

“如彼摩尼如意宝性,相似相对”者,借彼摩尼如意宝性,示安乐佛土不可思议性也。诸佛入涅槃时,以方便力,留碎身舍利,以福众生。众生福尽,此舍利 变为摩尼如意宝珠。此珠多在大海中,大龙王以为首饰。若转轮圣王出世,以慈悲方便能得此珠,于阎浮提作大饶益。若须衣服、饮食、灯明、乐具,随意所欲种种 物时,王便洁斋,置珠于长竿头,发愿言: “若我实是转轮王者,愿宝珠雨如此之物,若遍一里,若十里,若百里,随我心愿。 ”尔时即便于虚空中雨种种物,皆称所须,满足天下一切人愿,以此宝性力故。彼安乐佛土亦如是,以安乐性种种成就故。

“相似相对”者,彼宝珠力,求衣食者,能雨衣食等物,称求者意,非是不求。彼佛土则不然,性满足成就故,无所乏少。片取彼性为喻,故言“相似相对” 。又,彼宝但能与众生衣食等愿,不能与众生无上道愿;

又,彼宝但能与众生一身愿,不能与众生无量身愿:有如是等无量差别,故言“相似” 。

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成就者,有十七种,应知。

何等十七?

一者庄严清净功德成就;

二者庄严量功德成就;

三者庄严性功德成就;

四者庄严形相功德成就;

五者庄严种种事功德成就;

六者庄严妙色功德成就;

七者庄严触功德成就;

八者庄严三种功德成就;

九者庄严雨功德成就;

十者庄严光明功德成就;

十一者庄严妙声功德成就;

十二者庄严主功德成就;

十三者庄严眷属功德成就;

十四者庄严受用功德成就;

十五者庄严无诸难功德成就;

十六者庄严大义门功德成就;

十七者庄严一切所求满足功德成就。

先举章门,次续提释。

庄严“清净”功德成就者,偈言“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故。

此云何不思议?

有凡夫人烦恼成就,亦得生彼净土,三界系业毕竟不牵。则是不断烦恼得涅槃分,焉可思议!

庄严“量”功德成就者,偈言“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故。

此云何不思议?

彼国人天,若意欲宫殿、楼阁,若广一由旬,若百由旬,若千由旬,千间,万间,随心所成,人各如此。

又,十方世界众生愿往生者,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一时一日之顷,算数所不能知其多少;

而彼世界常若虚空,无迫迮相。

彼中众生,住如此量中,志愿广大,亦如虚空,无有限量。

彼国土量,能成众生心行量,何可思议!

庄严“性”功德成就者,偈言“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故。

此云何不思议?

譬如迦罗求罗虫,其形微小,若得大风,身如大山,随风大小,为己身相。生安乐众生,亦复如是。生彼正道世界,即成就出世善根,入正定聚。

亦如彼虫,非身而身,焉可思议!

庄严“形相”功德成就者,偈言“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故。

此云何不思议?

夫忍辱得端正,我心影响也。一得生彼,无瞋忍之殊,人天色像,平等妙绝,盖净光之力也。

彼光非心行,而为心行之事,焉可思议!

庄严“种种事”功德成就者,偈言“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故。

此云何不思议?

彼种种事,或一宝、十宝、百千种宝,随心称意,无不具足;

若欲令无,倏焉化没 。

心得自在,有逾神通,安可思议!

庄严“妙色”功德成就者,偈言“无垢光炎炽,明净曜世间”故。

此云何不思议?

其光曜事,则映彻表里;

其光曜心,则终尽无明。

光为佛事,焉可思议!

庄严“触”功德成就者,偈言“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触者生胜乐,过迦旃邻陀”故。

此云何不思议?

夫宝例坚强,而此柔软;

触乐应著,而此增道。

事同爱作,何可思议!

有菩萨字爱作,形容端正,生人染著。经言:

染之者,或生天上,或发菩提心。

庄严“三种”功德成就者,有三种事,应知。

何等三种?

一者水;

二者地;

三者虚空。

此三种所以并言者,以同类故也。

何以言之?

一者六大类,所谓虚空、识、地、水、火、风;

二者无分别类,所谓地、水、火、风、虚空。

但言三类者:识一大,属众生世间故;

火一大,彼中无故;

虽有风,风不可见故,无住处故。是以六大、五类中,取有而可庄严三种并言之。

庄严“水”功德成就者,偈言“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微风动华叶,交错光乱转”故。

此云何不思议?

彼净土人天,非水谷身,何须水耶?清净成就,不须洗濯,复何用水耶?彼中无四时,常调适不烦热,复何须水耶?不须而有,当有所以。经言: “彼诸菩萨及声闻,若入宝池,意欲令水没足,水即没足;

欲令至膝,水即至膝;

欲令至腰,水即至腰;

欲令至颈,水即至颈;

欲令灌身,自然灌身;

欲令还复,水辄还复。调和冷暖,自然随意。开神悦体,荡除心垢。清明澄洁,净若无形。宝沙映彻,无深不照。微澜回流,转相灌注。安详徐逝,不迟不疾。

波扬无量自然妙声,随其所应,莫不闻者。或闻佛声,或闻法声,或闻僧声;

或闻寂静声、空无我声、大慈悲声、波罗蜜声;

或闻十力、无畏、不共法声,诸通慧声、无所作声、不起灭声、无生忍声,乃至甘露灌顶众妙法声。如是等声,称其所闻,欢喜无量。随顺清净、离欲、寂 灭、真实之义,随顺三宝、力、无所畏、不共之法,随顺通慧菩萨、声闻所行之道。无有三涂苦难之名,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其国名曰安乐。 ”此水为佛事,安可思议!

庄严“地”功德成就者,偈言“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杂树异光色,宝栏遍围绕”故。

此云何不思议?

彼种种事,或一宝、十宝、百宝、无量宝,随心称意,庄严具足。此庄严事,如净明镜,十方国土净秽诸相、善恶业缘,一切悉现。彼中人天见斯事故,探 汤、不及之情自然成就。亦如诸大菩萨,以照法性等宝为冠,此宝冠中,皆见诸佛,又了达一切诸法之性。又如佛说《法华经》时,放眉间光,照于东方万八千土, 皆如金色;

从阿鼻狱,上至有顶,诸世界中六道众生,生死所趣、善恶业缘、受报好丑,于此悉见。盖斯类也。

此影为佛事,安可思议!

庄严“虚空”功德成就者,偈言“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故。

此云何不思议?

经言: “无量宝网弥覆佛土,皆以金缕、真珠、百千杂宝、奇妙珍异庄严校饰。周匝四面,垂以宝铃,光色晃耀,尽极严丽。自然德风,徐起微动;

其风调和,不寒不暑,温凉柔软,不迟不疾,吹诸罗网及众宝树,演发无量微妙法音,流布万种温雅德香。其有闻者,尘劳垢习自然不起。风触其身,皆得快乐。 ”此声为佛事,焉可思议!

庄严“雨”功德成就者,偈言“雨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故。

此云何不思议?

经言: “风吹散华,遍满佛土。随色次第,而不杂乱,柔软光泽,馨香芬烈。足履其上,蹈下四寸;

随举足已,还复如故。华用已讫,地辄开裂,以次化没,清净无遗。随其时节,风吹散华,如是六返。又,众宝莲华,周满世界;

一一宝华,百千亿叶,其华光明,无量种色,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玄黄朱紫,光色赫然,炜烨焕烂,明曜日月;

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

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身色紫金,相好殊特;

一一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为十方说微妙法。如是诸佛,各各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 ”华为佛事,安可思议!

庄严“光明”功德成就者,偈言“佛慧明净日,除世痴暗冥”故。

此云何不思议?

彼土光明,从如来智慧报起,触之者,无明黑暗终必消除。

光明非慧,能为慧用,焉可思议!

庄严“妙声”功德成就者,偈言“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故。

此云何不思议?

经言:若人但闻彼国土清净安乐,克念愿生,亦得往生,即入正定聚。

此是国土名字为佛事,安可思议!

庄严“主”功德成就者,偈言“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故。

此云何不思议?

正觉阿弥陀不可思议,彼安乐净土,为正觉阿弥陀善力住持,云何可得思议耶!

“住”名不异不灭。 “持”名不散不失。如以不朽药涂种子,在水不烂,在火不焦,得因缘则生。

何以故?不朽药力故。若人一生安乐净土,后时意愿生三界教化众生,舍净土命,随愿得生;

虽生三界杂生水火中,无上菩提种子毕竟不朽。何以故?

以经正觉阿弥陀善住持故。

庄严“眷属”功德成就者,偈言“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故。

此云何不思议?

凡是杂生世界,若胎,若卵,若湿,若化,眷属若干,苦乐万品,以杂业故。彼安乐国土,莫非是阿弥陀如来正觉净华之所化生。同一念佛,无别道故;

远通夫法界之内,皆为兄弟也。

眷属无量,焉可思议!

庄严“受用”功德成就者,偈言“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故。

此云何不思议?

不食而资命,盖所资有以也——岂不是如来满本愿乎!

乘佛愿为我命,焉可思议!

庄严“无诸难”功德成就者,偈言“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故。

此云何不思议?

经言: “身为苦器,心为恼端。 ”而彼有身有心,而受乐无间,安可思议!

庄严“大义门”功德成就者,偈言“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故。

净土果报,离二种讥嫌过,应知:

一者体;

二者名。

体有三种:一者二乘人,二者女人,三者诸根不具人。无此三过,故名“离体讥嫌” 。

名亦有三种,非但无三体,乃至不闻二乘、女人、诸根不具三种名,故名“离名讥嫌”。

“等”者,平等一相故。

此云何不思议?

夫诸天共器,饭有随福之色;

足指按地,乃详金砾之旨。而愿往生者,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亦如淄渑一味,焉可思议!

庄严“一切所求满足”功德成就者,偈言“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故。

此云何不思议?

彼国人天,若欲愿往他方世界无量佛刹,供养诸佛菩萨,及所须供养之具,无不称愿。又,欲舍彼寿命,向余国生,修短自在,随愿皆得。

未阶自在之位,而同自在之用,焉可思议!

示现自利利他者:

略说彼阿弥陀佛国土十七种庄严功德成就,示现如来自身利益大功德力成就、利益他功德成就故。

言“略”者,彰彼净土功德无量,非唯十七种也。

夫须弥之入芥子,毛孔之纳大海,岂山、海之神乎?毛、芥之力乎?能神者神之耳。是故十七种虽曰利他,自利之义炳然可知。

入第一义谛者:

彼无量寿佛国土庄严,第一义谛妙境界相,十六句及一句次第说,应知。

“第一义谛”者,佛因缘法也。此“谛”是“境”义,是故庄严等十六句,称为“妙境界相” 。

此义至“入一法句”文,当更解释。

“及一句次第”者,谓观器净等总别十七句观行次第也。云何起次?建章言“归命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 。

此中有疑。疑言: “生为有本,众累之元。弃生愿生,生何可尽? ”为释此疑,是故观彼净土庄严功德成就,明彼净土是阿弥陀如来清净本愿无生之生,非如三有虚妄生也。何以言之?夫法性清净,毕竟无生。言“生”者,是得生 者之情耳。生苟无生,生何所尽?尽夫生者,上失无为能为之身,下湎三空不空之痼。根败永亡,号振三千。无反无复,于斯招耻。体夫生理,谓之净土。净土之 宅,所谓十七句是也。

十七句中,总别为二:

初句是总相,所谓是清净佛土,过三界道;

彼过三界,有何相?下十六种庄严功德成就相是也。

一者量, “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故。

既知量,此量以何为本?是故观性。 “性”是“本”义。彼净土,从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

既言出世善根,此善根生何等相?是故次观庄严形相。

既知形相,宜知形相何等体,是故次观种种事。

既知种种事,宜知种种事妙色,是故次观妙色。

既知妙色,此色有何触?是故次观触。

既知身触,应知眼触,是故次观水、地、虚空庄严三事。

既知眼触,应知鼻触,是故次观衣华香熏。

既知眼、鼻等触,须知离染,是故次观佛慧明照。

既知慧光净力,宜知声名远近,是故次观梵声远闻。

既知声名,宜知谁为增上,是故次观主。

既知有主,谁为主眷属?是故次观眷属。

既知眷属,宜知此眷属若为受用,是故次观受用。

既知受用,宜知此受用有难无难,是故次观无诸难。

既知无诸难,以何义故无诸难?是故次观大义门。

既知大义门,宜知大义门满不满,是故次观所求满足。

复次此十七句,非但释疑;

观此十七种庄严成就,能生真实净信,必定得生彼安乐佛土。

问曰:上言知生无生,当是上品生者。若下下品人,乘十念往生,岂非取实生耶?但取实生,即堕二执:一恐不得往生,二恐更生生惑。

答:譬如净摩尼珠,置之浊水,水即清净。若人虽有无量生死之罪浊,闻彼阿弥陀如来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投之浊心,念念之中,罪灭心净,即得往生。

又,是摩尼珠,以玄黄币裹,投之于水,水即玄黄,一如物色。彼清净佛土,有阿弥陀如来无上宝珠,以无量庄严功德成就帛裹,投之于所往生者心水,岂不能转生见为无生智乎!

又如冰上燃火,火猛则冰解,冰解则火灭。彼下品人,虽不知法性无生,但以称佛名力,作往生意,愿生彼土,彼土是无生界,见生之火,自然而灭。

众生体者,此分中有二重:

一者观佛;

二者观菩萨。

观佛者:

云何观佛庄严功德成就?

观佛庄严功德成就者,有八种相,应知。

此“观”义,已彰前偈。

何等八种?

一者庄严座功德成就;

二者庄严身业功德成就;

三者庄严口业功德成就;

四者庄严心业功德成就;

五者庄严大众功德成就;

六者庄严上首功德成就;

七者庄严主功德成就;

八者庄严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

何者庄严“座”功德成就?偈言“无量大宝王,微妙净华台”故。

若欲观座,当依《观无量寿经》 。

何者庄严“身业”功德成就?偈言“相好光一寻,色像超群生”故。

若欲观佛身,当依《观无量寿经》 。

何者庄严“口业”功德成就?偈言“如来微妙声,梵响闻十方”故。

何者庄严“心业”功德成就?偈言“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故。 “无分别”者,无分别心故。

凡夫众生,身口意三业以造罪,轮转三界,无有穷已。是故诸佛菩萨庄严身口意三业,用治众生虚诳三业也。

云何用治?

众生以身见故,受三涂身、卑贱身、丑陋身、八难身、流转身。如是等众生,见阿弥陀如来相好光明身者,如上种种身业系缚皆得解脱,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身业。

众生以憍慢故,诽谤正法,毁訾贤圣 , 捐庳尊长 。 如是人应受拔舌苦、喑哑苦、言教不行苦、无名闻苦。如是等种种诸苦众生,闻阿弥陀如来至德名号、说法音声,如上种种口业系缚皆得解脱,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口业。

众生以邪见故,心生分别。若有若无,若非若是,若好若丑,若善若恶,若彼若此:有如是等种种分别。以分别故,长沦三有,受种种分别苦、取舍苦,长寝 大夜,无有出期。是众生若遇阿弥陀如来平等光照,若闻阿弥陀如来平等意业,是等众生,如上种种意业系缚皆得解脱,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意业。

问曰:心是觉知相,云何可得“同地水火风”无分别耶?

答曰:心虽知相,入实相则无知也。譬如蛇性虽曲,入竹筒则直。又如人身若针刺,若蜂螫,则有觉知;

若石蛭啖,若甘刀割,则无觉知。如是等有知、无知,在于因缘。若在因缘,则非知非无知也。

问曰:心入实相,可令无知,云何得有一切种智耶?

答曰:凡心有知,则有所不知;

圣心无知,故无所不知。无知而知,知即无知也。

问曰: 既言“无知故无所不知” ,若无所不知者,岂不是知种种法耶?既知种种之法,复云何言无所分别耶?

答曰:诸法种种相,皆如幻化。然幻化象、马,非无长颈、鼻、首、足异;

而智者观之,岂言定有象、马分别之耶!

何者庄严“大众”功德成就?偈言“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故。

何者庄严“上首”功德成就?偈言“如须弥山王,胜妙无过者”故。

何者庄严“主”功德成就?偈言“天人丈夫众,恭敬绕瞻仰”故。

何者庄严“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偈言“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故。

“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者,盖是阿弥陀如来本愿力也。

今当略示虚作之相不能住持,用显彼不虚作住持之义。人有辍餐养士,或衅起舟中;

积金盈库,而不免饿死:如斯之事,触目皆是。得非作得,在非守在,皆由虚妄业作,不能住持也。 ( “得非作得”二句,疑是“持非能持,住非常住” 。 )所言“不虚作住持”者,依本法藏菩萨四十八愿、今日阿弥陀如来自在神力。愿以成力,力以就愿;

愿不徒然,力不虚设;

力愿相符,毕竟不差:

故曰“成就” 。

即见彼佛,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与净心菩萨,与上地诸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故。

“平等法身”者,八地以上法性生身菩萨也。

“寂灭平等”者,即此法身菩萨所证寂灭平等之法也。以得此寂灭平等法故,名为平等法身;

以平等法身菩萨所得故,名为寂灭平等法也。此菩萨得报生三昧,以三昧神力,能一处、一念、一时遍十方世界,种种供养一切诸佛及诸佛大会众海;

能于无量世界无佛法僧处,种种示现,种种教化,度脱一切众生,常作佛事;

初无往来想、供养想、度脱想:

是故此身名为平等法身,此法名为寂灭平等法也。

“未证净心菩萨”者,初地以上、七地以还诸菩萨也。此菩萨亦能现身若百,若千,若万,若亿,若百千万亿,无佛国土施作佛事;

要须作心入三昧乃能,非不作心。以作心故,名为未得净心。

此菩萨愿生安乐净土,即见阿弥陀佛;

见阿弥陀佛时,与上地诸菩萨毕竟身等法等。龙树菩萨、婆薮槃头菩萨辈愿生彼者,当为此耳。

问曰:案《十地经》 ,菩萨进趣阶级,渐有无量功勋,经多劫数,然后乃得。此云何见阿弥陀佛时,毕竟与上地诸菩萨身等法等耶?

答曰:言“毕竟”者,未言“即等”也。毕竟不失此等,故言“等”耳。

问曰:若不即等,复何待言?菩萨但登初地,以渐增进,自然当与佛等,何假言与上地菩萨等?

答曰:菩萨于七地中得大寂灭,上不见诸佛可求,下不见众生可度;

欲舍佛道,证于实际。尔时若不得十方诸佛神力加劝,即便灭度,与二乘无异。菩萨若往生安乐,见阿弥陀佛,即无此难。是故须言“毕竟平等” 。

复次《无量寿经》中,阿弥陀如来本愿言: “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

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

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案此经推,彼国菩萨或可不从一地至一地。言十地阶次者,是释迦如来于阎浮提一应化道耳,他方净土何必如此?五种不思议中,佛法最不可思议。若言菩萨必从一地至一地,无超越之理,未敢详也。

譬如有树,名曰“好坚” 。是树地生,百岁乃具,一日长高百丈,日日如此。计百岁之长,岂类修松耶?见松生长,日不过寸;

闻彼好坚,何能不疑?即同有人闻释迦如来“证罗汉于一听,制无生于终朝” ,谓是接诱之言,非称实之说,闻此《论》事,亦当不信。夫非常之言,不入常人之耳。谓之不然,亦其宜也。

略说八句,示现如来自利利他功德庄严次第成就,应知。此云何次第?前十七句,是庄严国土功德成就。

既知国土相,应知国土之主,是故次观佛庄严功德。

彼佛若为庄严?于何处坐?是故先观座。既知座已,宜知座主,是故次观佛庄严身业。既知身业,应知有何声名,是故次观佛庄严口业。既知名闻,宜知得名所以,是故次观庄严心业。既知三业具足,应为人天大师,堪受化者是谁?是故次观大众功德。

既知大众有无量功德,宜知上首者谁,是故次观上首——上首是佛。既知上首,恐同长幼,是故次观主。既知是主,主有何增上?是故次观庄严不虚作住持。

八句次第成已。

观菩萨者:

云何观察菩萨庄严功德成就?观察菩萨庄严功德成就者,观彼菩萨有四种正修行功德成就,应知。

真如是诸法正体。体如而行,则是不行;

不行而行,名如实修行。体唯一如,而义分为四,是故四行以一“正”统之。

何者为四?

一者于一佛土身不动摇,而遍十方种种应化,如实修行,常作佛事,偈言“安乐国清净,常转无垢轮,化佛菩萨日,如须弥住持”故,开诸众生淤泥华故;

八地以上菩萨,常在三昧。以三昧力,身不动本处,而能遍至十方,供养诸佛,教化众生。

“无垢轮”者,佛地功德也。佛地功德,无习气烦恼垢。佛为诸菩萨常转此法轮,诸大菩萨亦能以此法轮开导一切,无暂时休息,故言“常转” 。法身如日,而应化身光遍诸世界也。言“日”未足以明不动,复言“如须弥住持”也。

“淤泥华”者,经言: “高原陆地,不生莲华;

卑湿淤泥,乃生莲华。 ”此喻凡夫在烦恼泥中,为菩萨开导,能生佛正觉华。

谅夫!绍隆三宝,常使不绝。

二者彼应化身,一切时不前不后、一心一念放大光明,悉能遍至十方世界,教化众生,种种方便修行所作,灭除一切众生苦故,偈言“无垢庄严光,一念及一时,普照诸佛会,利益诸群生”故;

上言不动而至,容或至有前后,是故复言“一念一时无前后”也。

三者彼于一切世界无余,照诸佛会大众无余,广大无量供养、恭敬、赞叹诸佛如来功德,偈言“雨天乐华衣,妙香等供养,赞诸佛功德,无有分别心”故;

“无余”者,明遍至一切世界、一切诸佛大会,无有一世界、一佛会不至也。肇公言: “法身无像,而殊形并应;

至韵无言,而玄籍弥布;

冥权无谋,而动与事会。 ”盖斯意也。

四者彼于十方一切世界无三宝处,住持庄严佛法僧宝功德大海,遍示令解如实修行,偈言“何等世界无,佛法功德宝,我愿皆往生,示佛法如佛”故。

上三句虽言遍至,皆是有佛国土。若无此句,便是法身有所不法,上善有所不善。

观行体相竟。

以下是解义中第四重,名为净入愿心。

净入愿心者:

又,向说观察庄严佛土功德成就、庄严佛功德成就、庄严菩萨功德成就,此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应知。

“应知”者,应知此三种庄严成就,由本四十八愿等清净愿心之所庄严。因净故果净,非无因、他因有也。

略说入一法句故。

上国土庄严十七句、如来庄严八句、菩萨庄严四句,为广;

入一法句,为略。

何故示现广略相入?诸佛菩萨有二种法身:一者法性法身,二者方便法身。由法性法身,生方便法身;

由方便法身,出法性法身。此二法身,异而不可分,一而不可同,是故广略相入,统以“法”名。

菩萨若不知广略相入,则不能自利利他。

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

此三句,展转相入。依何义名之为“法” ?以清净故;依何义名为“清净” ?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

“真实智慧”者,实相智慧也。实相无相,故真智无知也。 “无为法身”者,法性身也。法性寂灭,故法身无相也。无相故能无不相,是故相好庄严即法身也;

无知故能无不知,是故一切种智即真实智慧也。以真实而目智慧,明智慧非作、非非作也;以无为而标法身,明法身非色、非非色也。非于非者,岂非非之能 是乎?盖无非之曰是也,自是无待夫非是也。非是,非非,百非之所不喻,是故言“清净句” 。 “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也。

此清净有二种,应知。

上转入句中,通一法入清净,通清净入法身。

今将别清净出二种故,故言“应知” 。

何等二种?

一者器世间清净;

二者众生世间清净。

器世间清净者,如向说十七种庄严佛土功德成就,是名器世间清净。

众生世间清净者,如向说八种庄严佛功德成就、四种庄严菩萨功德成就,是名众生世间清净。

如是一法句,摄二种清净义,应知。

夫众生为别报之体,国土为共报之用。体用不一,所以应知。然诸法心成,无余境界;

众生及器,复不得异,不得一。不一则义分,不异同清净。

“器”者,用也。谓彼净土,是彼清净众生之所受用,故名为器。如净食用不净器,以器不净故,食亦不净;

不净食用净器,食不净故,器亦不净:

要二俱洁,乃得称净。

是以一“清净”名,必摄二种。问曰:言众生清净,则是佛与菩萨。彼诸人天得入此清净数否?

答曰:得名清净,非实清净。譬如出家圣人,以杀烦恼贼故,名为比丘;

凡夫出家者,持戒破戒,皆名比丘。又如灌顶王子,初生之时具三十二相,七宝即为所属。虽未能为转轮王事,亦名转轮王,以其必为转轮王故。彼诸人天,亦复如是,皆入大乘正定之聚,毕竟当得清净法身。以当得故,得名清净。

善巧摄化者:

如是菩萨奢摩他、毗婆舍那,广略修行,成就柔软心;

“柔软心”者,谓广略止观,相顺修行,成不二心也。譬如以水取影,清净相资而成就也。

如实知广略诸法;

“如实知”者,如实相而知也。广中二十九句,略中一句,莫非实相也。

如是成就巧方便回向。

“如是”者,如前后广略,皆实相也。以知实相故,则知三界众生虚妄相也;

知众生虚妄,则生真实慈悲也;

知真实法身,则起真实归依也。慈悲之与归依,巧方便在下。

何者菩萨巧方便回向?菩萨巧方便回向者,谓说礼拜等五种修行,所集一切功德善根,不求自身住持之乐,欲拔一切众生苦故,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是名菩萨巧方便回向成就。

案王舍城所说《无量寿经》 ,三辈生中,虽行有优劣,莫不皆发无上菩提之心。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

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

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净佛国土心:是故愿生彼安乐净土者,要发无上菩提心也。

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

是故言“不求自身住持之乐,欲拔一切众生苦故” 。

“住持乐”者,谓彼安乐净土为阿弥陀如来本愿力之所住持,受乐无间也。

凡释“回向”名义,谓以己所集一切功德,施与一切众生,共向佛道。

“巧方便”者,谓菩萨愿以己智慧火,烧一切众生烦恼草木。若有一众生不成佛,我不作佛。而众生未尽成佛,菩萨已自成佛。譬如火栝,欲摘一切草木,烧令使尽。草木未尽,火栝已尽。以后其身而身先,故名巧方便。

此中言“方便”者,谓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彼佛国即是毕竟成佛道路、无上方便也。

离菩提障者:

菩萨如是善知回向成就,即能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

何等三种?

一者依智慧门,不求自乐,远离我心贪著自身故;

知进守退曰“智” ,知空无我曰“慧” 。依智故,不求自乐;

依慧故,远离我心贪著自身。

二者依慈悲门,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故;

拔苦曰“慈” ,与乐曰“悲” 。依慈故,拔一切众生苦;

依悲故,远离无安众生心。

三者依方便门,怜愍一切众生心,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故。

正直曰“方” ,外己曰“便” 。依正直故,生怜愍一切众生心;

依外己故,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

是名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

顺菩提门者:

菩萨远离如是三种菩提门相违法,得三种随顺菩提门法满足故。

何等三种?

一者无染清净心,以不为自身求诸乐故;

“菩提”是无染清净处。若为身求乐,即违菩提。是故无染清净心,是顺菩提门。

二者安清净心,以拔一切众生苦故;

“菩提”是安稳一切众生清净处。若不作心拔一切众生离生死苦,即便违菩提。是故拔一切众生苦,是顺菩提门。

三者乐清净心,以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故,以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

“菩提”是毕竟常乐处。若不令一切众生得毕竟常乐,则违菩提。此毕竟常乐依何而得?依大乘门。大乘门者,谓彼安乐佛国土是也。是故又言“以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 。

是名三种随顺菩提门法满足,应知。

名义摄对者:

向说智慧、慈悲、方便三种门摄取般若,般若摄取方便,应知。

“般若”者,达如之慧名;

“方便”者,通权之智称。达如则心行寂灭,通权则备省众机。省机之智,备应而无知;

寂灭之慧,亦无知而备省。然则智慧、方便相缘而动,相缘而静。动不失静,智慧之功也;

静不废动,方便之力也。

是故智慧、慈悲、方便摄取般若,般若摄取方便。

“应知”者,谓应知智慧、方便是菩萨父母。若不依智慧、方便,菩萨法则不成就。何以故?若无智慧,为众生时,则堕颠倒;

若无方便,观法性时,则证实际:是故应知。

向说远离我心不贪著自身、远离无安众生心、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此三种法,远离障菩提心,应知。

诸法各有障碍相,如风能障静,土能障水,湿能障火,五黑十恶障人天,四颠倒障声闻果。此中三种不远离,障菩提心。

“应知”者:若欲得无障,当远离此三种障碍也。

向说无染清净心、安清净心、乐清净心,此三种心,略一处成就妙乐胜真心,应知。

“乐”有三种:一者“外乐” ,谓五识所生乐;

二者“内乐” ,谓初禅、二禅、三禅,意识所生乐;

三者“法乐乐” ,谓智慧所生乐。

此智慧所生乐,从爱佛功德起,是远离我心、远离无安众生心、远离自供养心。是三种心,清净增进,略为“妙乐胜真心” 。 “妙”言其好,以此乐缘佛生故;

“胜”言胜出三界中乐;

“真”言不虚伪、不颠倒。

愿事成就者:

如是菩萨智慧心、方便心、无障心、胜真心,能生清净佛国土,应知。

“应知”者,谓应知此四种清净功德,能得生彼清净佛国土,非是他缘而生也。

是名菩萨摩诃萨随顺五种法门,所作随意,自在成就。如向所说身业、口业、意业、智业、方便智业,随顺法门故。

“随意自在”者,言此五种功德力,能生清净佛土,出没自在也。 “身业”者,礼拜也。 “口业”者,赞叹也。 “意业”者,作愿也。 “智业”者,观察也。 “方便智业”者,回向也。言此五种业和合,则是随顺往生净土法门自在业成就。

利行满足者:

复有五种门,渐次成就五种功德,应知。

何者五门?

一者近门;

二者大会众门;

三者宅门;

四者屋门;

五者园林游戏地门。

此五种,示现入、出次第相:

入相中,初至净土是近相,谓入大乘正定聚,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入净土已,便入如来大会众数。

入众数已,当至修行安心之宅。

入宅已,当至修行所居屋宇。

修行成就已,当至教化地。教化地即是菩萨自娱乐地。是故出门,称园林游戏地门。

此五种门,初四种门成就入功德,第五门成就出功德。

此入、出功德门,何者是?释言:

入第一门者,以礼拜阿弥陀佛,为生彼国故,得生安乐世界:是名入第一门。

礼佛、愿生佛国,是初功德相。

入第二门者,以赞叹阿弥陀佛,随顺名义称如来名,依如来光明智相修行故,得入大会众数:是名入第二门。

依如来名义赞叹,是第二功德相。

入第三门者,以一心专念作愿生彼,修奢摩他寂静三昧行故,得入莲华藏世界:是名入第三门。

为修寂静止故,一心愿生彼国,是第三功德相。

入第四门者,以专念观察彼妙庄严,修毗婆舍那故,得到彼处,受用种种法味乐:是名入第四门。

“种种法味乐”者,毗婆舍那中,有观佛国土清净味、摄受众生大乘味、毕竟住持不虚作味、类事起行愿取佛土味:有如是等无量庄严佛道味,故言“种种” ,是第四功德相。

出第五门者,以大慈悲观察一切苦恼众生,示应化身,回入生死园烦恼林中,游戏神通,至教化地,以本愿力回向故:是名出第五门。

“示应化身”者,如《法华经》普门示现之类也。

“游戏”有二义:

一者自在义。菩萨度众生,譬如狮子搏鹿,所为不难,如似游戏。

二者度无所度义。菩萨观众生,毕竟无所有。

虽度无量众生,而实无一众生得灭度者。示度众生,如似游戏。

言“本愿力”者,示大菩萨于法身中,常在三昧,而现种种身、种种神通、种种说法,皆以本愿力起。譬如阿修罗琴,虽无鼓者,而音曲自然。

是名教化地第五功德相。

菩萨入四种门,自利行成就,应知。

“成就”者,谓自利满足也。

“应知”者,谓应知由自利故,则能利他;

非是不能自利而能利他也。

菩萨出第五门,回向利益他行成就,应知。

“成就”者,谓以回向因,证教化地果。若因若果,无有一事不能利他。

“应知”者,谓应知由利他故,则能自利;

非是不能利他而能自利也。

菩萨如是修五念门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佛所得法,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以得此菩提,故名为佛。今言“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得早作佛也。

“阿”名“无” ;

“耨多罗”名“上” ;

“三藐”名“正” ;

“三”名“遍” ;

“菩提”名“道” :统而译之,名为“无上正遍道” 。

“无上”者,言此道穷理尽性,更无过者。何以言之?以正故。 “正”者,圣智也。如法相而知,故称为正智。法性无相,故圣智无知也。 “遍”有二种:一者圣心遍知一切法,二者法身遍满法界。若身若心,无不遍也。 “道”者,无碍道也。经言:

“十方无碍人,一道出生死。 ” “一道”者,一无碍道也。 “无碍”者,谓知生死即是涅槃,如是等入不二法门无碍相也。

问曰:有何因缘,言“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答曰: 《论》言修五门行,以自利利他成就故。

然核求其本,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他利之与利他,谈有左右。若自佛而言,宜言“利他” ;

自众生而言,宜言“他利” 。今将谈佛力,是故以“利他”言之,当知此意也。

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何以言之?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今的取三愿,用证义意:

愿言: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得生者,不取正觉;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得往生故,即免三界轮转之事;

无轮转故,所以得速:一证也。

愿言: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住正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缘佛愿力故,住正定聚;

住正定聚故,必至灭度,无诸回复之难,所以得速:

二证也。

愿言: “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

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

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缘佛愿力故,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

以超出常伦诸地行故,所以得速:三证也。

以斯而推,他力为增上缘,得不然乎!

当复引例,示自力他力相:

如人畏三涂故,受持禁戒;

受持禁戒故,能修禅定;

以禅定故,修习神通;

以神通故,能游四天下:

如是等名为自力。

又如劣夫,跨驴不上,从转轮王行,便乘虚空游四天下,无所障碍:如是等名为他力。

愚哉,后之学者!闻他力可乘,当生信心,勿自局分也。

无量寿修多罗优婆提舍愿生偈,略解义竟。

经始称“如是” ,彰信为能入;

末言“奉行” ,表服膺事已。 《论》初归礼,明宗旨有由;

终云“义竟” ,示所诠理毕。述作人殊,于兹成例。

赞阿弥陀佛偈

昙鸾大师造

南无阿弥陀佛(释名无量寿,傍经奉赞亦曰安养)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01.现在西方去此界,十万亿刹安乐土,

佛世尊号阿弥陀,我愿往生归命礼。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02.成佛以来历十劫,寿命方将无有量,

法身光轮遍法界,照世盲冥故顶礼。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03.智慧光明不可量,故佛又号无量光。

有量诸相蒙光晓,是故稽首真实明。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04.解脱光轮无限齐,故佛又号无边光。

蒙光触者离有无,是故稽首平等觉。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05.光云无碍如虚空,故佛又号无碍光。

一切有碍蒙光泽,是故顶礼难思议。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06.清净光明无有对,故佛又号无对光。

遇斯光者业系除,是故稽首毕竟依。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07.佛光照耀最第一,故佛又号光炎王。

三涂黑暗蒙光启,是故顶礼大应供。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08.道光明朗色超绝,故佛又号清净光。

一蒙光照罪垢除,皆得解脱故顶礼。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09.慈光遐被施安乐,故佛又号欢喜光。

光所至处得法喜,稽首顶礼大安慰。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10.佛光能破无明暗,故佛又号智慧光。

一切诸佛三乘众,咸共叹誉故稽首。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11.光明一切时普照,故佛又号不断光。

闻光力故心不断,皆得往生故顶礼。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12.其光除佛莫能测,故佛又号难思光。

十方诸佛叹往生,称其功德故稽首。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13.神光离相不可名,故佛又号无称光。

因光成佛光赫然,诸佛所叹故顶礼。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14.光明照耀过日月,故佛号超日月光。

释迦佛叹尚不尽,故我稽首无等等。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哀愍覆护我,令法种增长。

此世及后生,愿佛常摄受。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极乐世界观世音菩萨。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极乐世界大势至菩萨。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极乐世界诸菩萨清净大海众。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普为师僧、父母及善知识、法界众生断除三障,同得往生阿弥陀佛国,归命忏悔。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15.阿弥陀佛初会众,声闻菩萨数无量,

神通巧妙不能算,是故稽首广大会。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16.安乐无量摩诃萨,咸当一生补佛处;

除其本愿大弘誓,普欲度脱诸众生。

斯等宝林功德聚,一心合掌头面礼。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17.安乐国土诸声闻,皆光一寻若流星。

菩萨光轮四千里,若秋满月映紫金。

集佛法藏为众生,故我顶礼大心海。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18.又观世音大势至,于诸圣众最第一,

慈光照曜大千界,侍佛左右显神仪。

度诸有缘不暂息,如大海潮不失时,

如是大悲大势至,一心稽首头面礼。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19.其有众生生安乐,悉具三十有二相,

智慧满足入深法,究畅道要无障碍,

随根利钝成就忍,二忍乃至不可计,

宿命五通常自在,至佛不更杂恶趣,

除生他方五浊世,示现同如大牟尼。

生安乐国成大利,是故至心头面礼。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20.安乐菩萨承佛神,于一食顷诣十方,

不可算数佛世界,恭敬供养诸如来。

华香伎乐从念现,宝盖幢幡随意出,

珍奇绝世无能名,散华供养殊异宝。

化成华盖光晃耀,香气普熏莫不周,

华盖小者四百里,乃有遍覆一佛界。

随其前后次化去,是诸菩萨佥欣悦,

于虚空中奏天乐,雅赞德颂扬佛慧。

听受经法供养已,未食之前腾虚还,

神力自在不可测,故我顶礼无上尊。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21.安乐佛国诸菩萨,夫可宣说随智慧,

于己万物亡我所,净若莲华不受尘,

往来进止若泛舟,利安为务舍适莫。

彼己犹空断二想,燃智慧炬照长夜,

三明六通皆已足,菩萨万行贯心眼。

如是功德无边量,是故至心头面礼。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22.安乐声闻菩萨众,人天智慧咸洞达,

身相庄严无殊异,但顺他方故列名。

颜容端正无可比,精微妙躯非人天,

虚无之身无极体,是故顶礼平等力。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23.敢能得生安乐国,皆悉住于正定聚,

邪定不定其国无,诸佛咸赞故顶礼。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24.诸闻阿弥陀德号,信心欢喜庆所闻,

乃暨一念至心者,回向愿生皆得往,

唯除五逆谤正法,故我顶礼愿往生。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25.安乐菩萨声闻辈,于此世界无比方,

释迦无碍大辩才,设诸假令示少分。

最贱乞人并帝王,帝王复比金轮王,

如是展转至六天,次第相形皆如始。

以天色像喻于彼,千万亿倍非其类,

皆是法藏愿力为,稽首顶礼大心力。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26.天人一切有所须,无不称欲应念至,

一宝二宝无量宝,随心化造受用具,

堂宇饮食悉如此,故我稽首无称佛。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27.诸往生者悉具足,清净色身无可比,

神通功德及宫殿,服饰庄严如六天。

应器宝钵自然至,百味嘉肴倏已满,

见色闻香意为食,忽然饱足受适悦。

所味清净无所著,事已化去须复现,

晏安快乐次泥洹,是故至心头面礼。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28.十方佛土菩萨众,及诸比丘生安乐,

无量无数不可计,已生今生当亦然,

皆曾供养无量佛,摄取百千坚固法。

如是大士悉往生,是故顶礼阿弥陀。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29.若闻阿弥陀德号,欢喜赞仰心归依,

下至一念得大利,则为具足功德宝。

设满大千世界火,亦应直过闻佛名,

闻阿弥陀不复退,是故至心稽首礼。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30.神力无极阿弥陀,十方无量佛所叹。

东方恒沙诸佛国,菩萨无数悉往觐,

亦复供养安乐国,菩萨声闻诸大众。

听受经法宣道化,自余九方亦如是。

释迦如来说偈颂,无量功德故顶礼。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31.诸来无量菩萨众,为植德本致虔恭,

或奏音乐歌叹佛,或颂佛慧照世间,

或以天华衣供养,或睹净土兴等愿。

如是圣众悉现前,蒙八梵声授佛记,

一切菩萨增愿行,故我顶礼婆伽婆。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32.圣主世尊说法时,大众云集七宝堂,

听佛开示咸悟入,欢喜充遍皆得道。

于时四面起清风,击动宝树出妙响,

和韵清彻遏丝竹,逾于金石无伦比。

天华缤纷逐香风,自然供养常不息,

诸天复持天华香,百千伎乐用致敬。

如是功德三宝聚,故我运想礼讲堂。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33.妙土广大超数限,自然七宝所合成。

佛本愿力庄严起,稽首清净大摄受。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34.世界光曜妙殊绝,适悦宴安无四时,

自利利他力圆满,归命方便巧庄严。

宝地澄净平如掌,无有山川陵谷阻,

若佛神力须则见,稽首不可思议尊。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35.道树高四百万里,周围由旬有五十,

枝叶布里二十万,自然众宝所合成。

月光摩尼海轮宝,众宝之王而庄严,

周匝垂间宝璎珞,百千万种色变异。

光焰照曜超千日,无极宝网覆其上,

一切庄严随应现,稽首顶礼道场树。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36.微风吹树出法音,普流十方诸佛刹。

闻斯音得深法忍,至成佛道不遭苦。

神力广大不可量,稽首顶礼道场树。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37.树香树色树音声,树触树味及树法,

六情遇者得法忍,故我顶礼道场树。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38.蒙道场树对六根,乃至成佛根清彻。

音响柔顺无生忍,随力浅深咸得证。

此树威德所由来,皆是如来五种力。

神力本愿及满足,明了坚固究竟愿。

慈悲方便不可称,归命稽首真无量。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39.从世帝王至六天,音乐转妙有八重,

展转胜前亿万倍,宝树音丽倍亦然。

复有自然妙伎乐,法音清和悦心神,

哀婉雅亮超十方,故我稽首清净乐。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40.七宝树林周世界,光耀鲜明相映发。

华果枝叶更互为,稽首本愿功德聚。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41.清风时时吹宝树,出五音声宫商和。

微妙雅曲自然成,故我顶礼清净薰。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42.其土广大无崖际,众宝罗网遍覆上,

金缕珠玑奇异珍,不可名宝为校饰。

周匝四面垂宝铃,调风吹动出妙法。

和雅德香常流布,闻者尘劳习不起。

此风触身受快乐,如比丘得灭尽定。

风吹散华满佛土,随色次第不杂乱,

华质柔软烈芬芳,足履其上下四指,

随举足时还如故,用讫地开没无遗,

随其时节华六返,不可议报故顶礼。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43.众宝莲华盈世界,一一华百千亿叶;

其华光明色无量,朱紫红绿间五色,

炜烨焕烂曜日光,是故一心稽首礼。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44.一一华中所出光,三十六百有千亿;

一一光中有佛身,多少亦如所出光;

佛身相好如金山,一一又放百千光。

普为十方说妙法,各安众生于佛道。

如是神力无边量,故我归命阿弥陀。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45.楼阁殿堂非工造,七宝雕绮化所成。

明月珠珰交露幔,各有浴池形相称。

八功德水满池中,色味香洁如甘露。

黄金池者白银沙,七宝池沙互如此。

池岸香树垂布上,栴檀芬馥常流馨。

天华璀璨为映饰,水上熠耀若景云。

无漏依果难思议,是故稽首功德藏。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46.菩萨声闻入宝池,随意浅深如所欲。

若须灌身自然注,欲令旋复水寻还。

调和冷暖无不称,神开体悦荡心垢。

清明澄洁若无形,宝沙映彻如不深。

澹淡回转相注灌,婥约容豫和人神。

微波无量出妙响,随其所应闻法语。

或闻三宝之妙章,或闻寂静空无我,

或闻无量波罗蜜,力不共法诸通慧,

或闻无作无生忍,乃至甘露灌顶法。

随根性欲皆欢喜,顺三宝相真实义。

菩萨声闻所行道,于是一切悉具闻。

三涂苦难名永闭,但有自然快乐音。

是故其国号安乐,头面顶礼无极尊。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47.本师龙树摩诃萨,诞形像始理颓纲。

关闭邪扇开正辙,是阎浮提一切眼。

伏承尊语欢喜地,归阿弥陀生安乐。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48.譬如龙动云必随,阎浮提放百卉舒。

南无慈悲龙树尊,至心归命头面礼。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49.我从无始循三界,为虚妄轮所回转。

一念一时所造业,足系六道滞三涂。

唯愿慈光护念我,令我不失菩提心。

我赞佛慧功德音,愿闻十方诸有缘。

欲得往生安乐者,普皆如意无障碍。

所有功德若大少,回施一切共往生。

南无不可思议光,一心归命稽首礼。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50.十方三世无量慧,同乘一如号正觉。

二智圆满道平等,摄化随缘故若干。

我归阿弥陀净土,即是归命诸佛国。

我以一心赞一佛,愿遍十方无碍人。

如是十方无量佛,咸各至心头面礼。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哀愍覆护我,令法种增长。

此世及后生,愿佛常摄受。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极乐世界观世音菩萨。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极乐世界大势至菩萨。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极乐世界诸菩萨清净大海众。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普为师僧、父母及善知识、法界众生断除三障,同得往生阿弥陀佛国,归命忏悔。

赞阿弥陀佛偈赞

一百九十五,礼五十一拜

天亲菩萨略传

天亲菩萨,梵名婆薮槃豆、婆薮槃头 (Vasubandhu) ,新译世亲,公元五世纪初,佛灭后九百年顷 (后于龙树菩萨约二百年) ,生于北印度健陀罗国之富娄沙富罗城,婆罗门种族之家。父为国师,兄弟三人,兄名“无著” ,弟名“师子觉” 。兄乃菩萨根性人,于小乘教之说一切有部出家,修定得离欲,数次乘神通往兜率天就学于弥勒菩萨,悟得大乘空观,故名“无著” ,并悉皆通达大乘经义,造大乘经论,解释佛所说一切大乘教。而弟“师子觉”亦于说一切有部出家,得阿罗汉果。

天亲菩萨亦于说一切有部出家,博学多闻,遍通群籍;

神才俊朗,无可为俦;

戒行清高,难以相匹。造《阿毗达摩俱舍论》二十卷,深受当时新日王及王母尊信,受王及王母请留,住其都城阿 阇国,受其供养。

天亲既先遍通十八部义,妙解小乘,执小乘为是,不信大乘,谓摩诃衍 (大乘) 非佛所说。无著菩萨既见此弟聪明过人,识解深广,该通内外,恐其造论,破坏大乘。无著菩萨住在本国,遣使往阿 阇国报天亲云: “我今疾笃,汝可急来。 ”天亲即随使还本国,与兄相见,谘问疾源。兄答云: “我今心有重病,由汝而生。 ”天亲问: “云何赐由? ”兄云: “汝不信大乘,恒生毁谤,以此恶业,必永沦恶道。我今愁苦,命将不全。 ”天亲闻此惊惧,即请兄为解说大乘。兄即为略说大乘要义。天亲聪明,殊有深识,即于此时,悟知大乘理,应过小乘,于是就兄,遍学大乘义,后如兄所解,悉得 通达解意。既明思惟,前后悉与理相应,无有乖背,始验小乘为失,大乘为得;

若无大乘,则无三乘道果。昔既毁谤大乘,不生信乐,惧此罪业,必入恶道,深自咎责,欲悔先过,往至兄所,陈其愚迷,今欲忏悔,未知何方得免,云: “我昔由舌,故生毁谤,今当割舌,以谢此罪。 ”兄云: “汝设割千舌,亦不能灭此罪;

汝若欲灭此罪,当更为方便:汝舌能善巧毁谤大乘,当以此舌善巧解说大乘。 ”无著菩萨殁后,天亲菩萨方造大乘论,解释诸大乘经。 《华严》 《涅槃》 《法华》 《般若》 《维摩》 《胜鬘》等诸大乘经论,悉是天亲菩萨所造;

又造《唯识论》 ,释《摄大乘》 《三宝性》 《甘露门》等诸大乘论。凡天亲菩萨所造,文义精妙,有见闻者,靡不信求,故天竺及余边土学大小乘人,悉以天亲菩萨所造论为学本。异部及外道论师闻天亲菩萨 名,莫不畏伏。于阿阇国八十岁入灭。虽迹居凡地,理实难思议也。 (以上依据《婆薮槃豆菩萨传》 ,真谛三藏译, 《大正藏》第五十册。 )古来称天亲菩萨为“千部论主” (小乘五百部、大乘五百部) ,其著作现存的有《唯识三十论》 《佛性论》 《十地经论》 《涅槃论》等二十九部。此等著作,古来曾作系统性的分类,即玄奘门弟之法宝《俱舍论疏》中作六部分:小乘经论,般若经论,解深密经论,法华经论,如来藏经 论,涅槃经论。而华严澄观之《华严玄谈》作五部分:小论,般若论,唯识论,法华论,十地论。

依此等多种著作,可窥知天亲菩萨智慧深广。而其晚年思想圆熟时期之代表作即是《唯识三十论》与《净土论》 。

关于大乘教之著作,主要如下:

《唯识三十论》一卷  [ 唐 ] 玄奘译

《唯识二十论》一卷  [ 唐 ] 玄奘译

《摄大乘论释》十五卷 [ 梁 ] 真谛译

《佛性论》四卷 [ 梁 ] 真谛译

《十地经论》十二卷 [ 后魏 ] 菩提流支译

《法华经论》二卷  [ 后魏 ] 菩提流支译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一卷   [ 后魏 ] 菩提流支译

若言其信仰究竟在哪一边,此亦如龙树菩萨,著书遍亘各宗教理,实难直下断定;

然而,其主著之《摄大乘论释》 (无著菩萨《摄大乘论》之注释) 之结尾有“我说句义所生善,因此愿悉见弥陀,由得净眼成正觉”之语,就此可察知天亲菩萨之意,乃在愿生西方净土;

而此《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之冠头亦以“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之偈呼应之。

诚然,此《愿生偈》虽系小篇短章,却深能吐露其信仰,故继龙树菩萨之后,天亲菩萨被推崇为净土教之祖师。

昙鸾大师略传

昙鸾大师,大同雁门 (山西代县) 人,生于北魏孝文帝承明元年 (公元 476 年) ,家近五台山,慕其神迹故,年未十五便发心出家。神智高远,三国知闻,洞晓众经,独步人外;

特于四论 (龙树菩萨所著之《中论》 《百论》 《十二门论》 《大智度论》 ,此四论皆是鸠摩罗什译) 之学造诣甚深,后世谓之四论宗学者。中年后发心批注《大集经》 ,中途染病,权且停笔,四出求医。行至秦陵,上望青霄,忽见天门洞开,六欲阶位,上下重复,历然齐睹,瞬目之间,疾乃随愈。便欲续注《大集经》 ,继而思惟:人命危脆,旦夕无常,宜先学长寿不老术,使身体强健,方可长久住世,大弘佛法。乃前往金陵 (南京) 谒梁武帝,拜访陶弘景 (亦名陶隐居,公元456—536 年) ,求诸仙术。陶礼接之,欣然与之仙方十卷。归途行至洛阳,遇北天竺菩提流支三藏。昙鸾大师问: “佛法中颇有长生不死法,胜此土仙经者乎? ”流支唾地警曰: “此方何处有长生不死法!纵得长年,少时不死,终更轮回三有。夫长生不死,吾佛教始有之。 ”即以净土经书授之,曰: “此大仙方,依而行之,长得解脱,永离生死。则三界无复生,六道无复往;

盈虚消息,祸福成败,无得而至。其为寿也,有劫石焉,有河沙焉;

河沙之数有极,寿量之数无穷:此吾金仙氏 (佛为大觉金仙,非一般神仙) 之长生也。 ”昙鸾大师一闻,豁然深悟,遂焚仙经,并舍四论讲说,专精净土,时年五十三岁。

大师继承龙树菩萨《易行品》及天亲菩萨《往生论》思想,造《往生论注》 ,自行化他,流靡弘广。南朝梁国天子萧王,恒向北礼,称“昙鸾菩萨” ;

魏朝皇帝重之,号为“神鸾” ,下敕令住并州大岩寺。

大师晚年移住汾州北山石壁玄中寺,时往介山之阴,聚徒蒸业,今号“鸾公岩” 。

大师往生之年岁不详。据道宣《续高僧传》为“东魏兴和四年 (公元 542 年) ,因疾卒于平遥山寺,春秋六十有七” 。然迦才《净土论》言“沙门昙鸾法师……魏末高齐之初犹在” ,高齐即北齐,而《瑞应删传》亦言“齐朝昙鸾法师” ,日本之《今昔物语》亦言“齐之昙鸾” ,可知大师一直活到北齐年代。最有力的证明是北齐天保五年 (公元 554 年) 二月所立的《敬造太子像铭》 ,末尾列举愿主之名,第十位是“比丘僧昙鸾” ,亦即昙鸾是愿主之一,于天保五年参与敬造释迦太子像,于此明知昙鸾大师北齐天保五年还活着,寿七十八岁;

至于此后再活几年,尚不明确。

昙鸾大师往生之殊胜状况,据《净土论》言:临终前夕,龙树菩萨现身来告其期曰: “吾龙树也,所居净土,以汝同志,故来相告。 ”昙鸾大师曰: “何以教我? ”龙树菩萨说偈曰: “已落之叶不可更附枝,未束之粟不可仓中求,白驹过隙,不可暂驻。已去者不可返,未来者不可追;

现在今何在,白驹难可回。 ”说已不见。

昙鸾大师妙达言旨,知是告终,即半夜内发遣使者,遍告诸村白衣弟子,及寺内出家弟子,可三百余人,一时云集。昙鸾大师沐浴,着新净衣,自执香炉,正向西坐,教诫大众言: “地狱诸苦,不可不惧;

西方净土,不可不欣。 ”遂与大众向西同音高声念佛而往生。僧俗皆见幡花映院,多闻异香天乐。

流支三藏授与昙鸾大师之净土经典究为何经?唐之道宣律师谓《观经》 ,明之云栖大师谓《阿弥陀经》 ,日本法霖法师谓《无量寿经》 ,而东大寺传承之三论系谱谓之《净土论》 ,各说不同,颇难认定。然而考查历代三藏法师悉皆翻译与己有缘经论,以此经论为弘扬依据;

又从昙鸾大师所撰《往生论注》考之,则流支三藏所授佛典恐非净土三部经,而正是天亲菩萨之《往生论》 。

大师之著书,始自《大集经释》 (未完) ,并及于医术、道教之书,然此等书籍皆失传,唯净土教理之书三部流传于世,即:

(一) 《往生论注》 二卷

(二) 《赞阿弥陀佛偈》  一卷

(三) 《略论安乐净土义》  一卷

其中,第三之《略论安乐净土义》一书,是否昙鸾大师真撰,疑点颇多,故后之净土大德甚少引用。

《往生论》要义

一、愿生为宗

《往生论》全称“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 ,又称“净土论” ,或“无量寿经论” ,菩提流支译,收藏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

全论由偈颂与长行两部分组成,偈颂总摄经义,长行解释偈颂,以偈颂为主故,题名总称为“偈” 。

“无量寿经”是指天亲菩萨造论所依据的经典,昙鸾大师释为净土三经。

“优婆提舍”是梵语音译,本指佛论议经。天亲菩萨依佛经造论,与佛教相应,入佛法相,也称为“优婆提舍” :此是显明此论之性质与地位。

“愿生”是愿生弥陀净土。

“偈”是佛法之赞美歌,也称“颂” 。

题名的意思是:含有《无量寿经》论文性质的愿生之歌。

“愿生”二字是题眼,显明论之宗旨、目的,反复出现在偈颂与长行中,屡屡强调之。如偈一开始天亲菩萨即表明:

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

接下来说:

我依修多罗,真实功德相,

说愿偈总持,与佛教相应。

观国土十七种功德毕,又说:

是故愿生彼,阿弥陀佛国。

结论时回向说:

我作论说偈,愿见弥陀佛,

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总之,本论为天亲菩萨表达自己愿生,并呼唤一切众生与他共同愿生弥陀净土为目的。

二、偈颂大意

既然名为“愿生偈” ,当然是以愿生为宗旨,但不是单调地说愿生,而是以净土三经为依据,系统地阐明为什么要愿生,愿生的净土是怎样的净土,愿生的原理、方法及利益等等,以此劝导众生共同往生,所以得名“优婆提舍” 。

偈颂共二十四首,总分四重:

第一重,即第一偈:

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

天亲菩萨先说明他自己一心愿生弥陀净土。

第二重,即第二偈:

我依修多罗,真实功德相,

说愿偈总持,与佛教相应。

天亲菩萨说明他为什么愿生弥陀净土:依据净土三经了知彼佛及其净土是真实功德之相,随顺释尊之教敕而愿生。

第三重,即第三至第二十三偈,共二十一首。说明所愿生的净土是怎样的真实功德之相,以及如何生起愿生之心,为“愿生”提供系统的理论依据。

分三方面:

先观察其净土之德有十七种,欣慕其为第一义谛妙境界相而愿生。

其次观察彼佛八种功德,了知彼佛不可思议本愿力,愿生称名者皆得往生,速疾成佛,因而一心归命彼佛之救度而愿生。

再观察菩萨四种功德,这是已往生者拥有的功德,形同自己往生之后的情形,因而乐习而愿生。

国土为往生之处所,佛为往生之强缘,菩萨为往生之示范。

观此三种真实功德之相,能生清净愿往生心。

第四重,最后一偈:

我作论说偈,愿见弥陀佛,

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如是彼佛救度,能令遇者无空过,所以不仅我自己愿生,也盼望一切众生与我同生。

以图表示:

天亲菩萨根据净土三经释尊之教说,了知弥陀净土是第一义谛妙境界相,以彼佛愿力为强缘,愿往生者皆得往生,速得菩提,因而归命彼佛救度,称念彼佛名号而愿生彼佛净土;

并呼唤一切众生共同往生。此即愿偈之大意。

三、《往生论》四要偈

根据昙鸾大师《往生论注》 ,以愿偈配五念门,并配通常之三分,如《往生论 o 愿生偈》构造表所示 (本书第 3 页) 。

进一步凝练,则成四要偈,如图:

首尾二偈含四念门,中二偈为观察门。本来观察门大分国土、佛、菩萨三种,细别有二十九种功德庄严,根据《净入愿心章》之释,此二十九种功德庄严一一摄入于“观彼世界相”之“清净功德”及“观佛本愿力”之“不虚作住持功德” ,故以此二偈为要,总摄观察门。

此四要偈之关系,首一偈是天亲菩萨申明自己归命愿生,次一偈说明所愿生之安乐国是怎样的国土,再次一偈说明所归命之佛是怎样的佛,最后一偈回向众生共同往生彼国。

又最初一偈为自利,最后一偈为利他;

中二偈担荷前后,正是能够自利利他之所在。然依报摄于正报故,以佛本愿力为根本。

也就是天亲菩萨观知彼净土是如此的清净超越、彼佛有如此之本愿力故,而一心归命愿生;

同时亦因为佛有如此本愿力故,而普愿众生共同往生,显示出净土门之自利利他皆是佛力。由此可知,“观佛本愿力”一偈正是理解全论的眼目所在。

立足于“佛本愿力”的高度,通览全论,如乘飞机俯视群峰,无有障碍。即如一般视为难行道内容的奢摩他、毗婆舍那等,无一不是依据于佛本愿力而成就。

昙鸾大师撰《往生论注》解释《往生论》 ,根本上正是依据此偈。如《论注》开宗明义即指此论为易行道之书,是根据此偈“遇无空过者” 。解释易行道之所以易在于佛力,是根据“观佛本愿力” 。 《论注》结论举出弥陀三愿证明众生速得菩提在于弥陀本愿力,是根据此偈说“佛本愿力,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而中间释义时,或说“愿往生者,皆得往生” ,或说“但令不诽谤正法,信佛因缘,皆得往生” ,或说“十念业成” ,或说“不断烦恼得涅槃分” ,都是在说明佛本愿力令遇者无空过,皆得往生。而解释观察门二十九种功德庄严时,上卷释偈颂,一一征之“佛本何故起此庄严? ”此是观佛当初之本愿;

下卷释长行,一一征之“此云何不思议?”而观之于佛之本愿力。故虽说观二十九种功德,一一皆归宗于观佛之本愿,以及本愿成就之力。

诚然, 《往生论》为纯然佛力之教、易行之道。但佛本愿力究竟是如何产生其不虚作住持功德之作用呢?或者说,在理解安心上虽然知道有佛本愿力可靠,落实到个人修持上,究竟怎样才是靠上佛之本愿力?

本偈出现一个关键性的字——遇。若不遇佛本愿力,则空然而过;

若遇佛本愿力,则无一空过。遇是交会,当众生心与佛本愿力交会时,即被佛所救,无一遗漏。对此,天亲菩萨个人的答案是“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 来,愿生安乐国” 。也就是通过了知彼佛本愿力,产生归命愿生之心而称念彼佛名号,即是“遇” 。可知名号正是佛与众生交集之点,如同两物焊接之处,佛本愿力垂现名号,众生心口称念,彼此不离。不仅本偈,所有三严二十九种功德庄严,也皆通过名号与众 生发生交集,不然此土秽染众生又如何能够攀缘彼佛净土呢?

四、《往生论》枢机

偈言:

我依修多罗,真实功德相,

说愿偈总持,与佛教相应。

《论注》释此偈有二重意义:一、成优婆提舍名。二、成上三门,起下二门。

也就是天亲菩萨依此偈宣示本论能成“优婆提舍”之名。又此偈成立礼拜、赞叹、作愿三门,生起观察、回向二门;

若无此偈则上三门不能成,下二门无法起。可知此偈贯穿于五念门及全论,如同人身有筋络而连持奔走、门户依枢轴而转动开合。就此,《论注》 “何所依” “何故依” “云何依”的“三依释”具有很深的理论意义,但这里我们不妨稍换一个角度来浅显地说明。

天亲菩萨一开章即明示自己一心归命称名愿生,这在天亲菩萨自己当然不需要解释,可是要成为“优婆提舍”之名,必须给出佛经的理由,所以说“我依修多 罗,真实功德相” 。由此说明,天亲菩萨于无量法门中选择往生净土、于十方净土中独愿西方极乐、一切诸佛中归命弥陀一佛,并不是个人无来由的专爱,而是依据经中佛说,此佛及 净土对于我是真实功德之相,故我归命、称名、愿生, “礼拜” “赞叹” “作愿”三门于是成立。具体开展其真实功德是如何之相,生起“观察门” 。此真实功德之相不仅对于我一人如此,而是对于所有的众生皆平等如此,所谓“遇无空过者” ,因此我作论说偈,诚愿一切众生与我共同往生,即是“回向门” 。

如上,从教门来说,五念门皆依“真实功德相”一句而成立;

又从行门来说,五念门亦因此一句而成就,因彼佛真实功德而成就行者真实功德故。且从语便,而说成上三门、起下二门;

实则由彼佛真实功德,通起五门之行,通成五门之德。

五、三严之妙相

所谓“真实功德相” ,展开则成为净土之三严二十九种,即国土庄严十七种,佛庄严八种,菩萨庄严四种。国土庄严名器世间清净,佛八德、菩萨四德名众生世间清净。又国土名依报,佛、菩萨名正报,以佛为主,菩萨为伴。

国土庄严之十七种中,初之“清净功德”“量功德”“性功德”是显其“体” ;

从“形相功德”到“雨功德”之六种功德是说其“相” ;

从“光明功德”到“一切所求满足功德”之八种功德是明其用。

国土之三种体功德之中,最初之清净功德总摄全体,是故“净入愿心章”以此二十九种全体摄入一法句,一法句即是清净句;

此清净开展为器世间与众生世间两种,器世间含摄国土之十七种,众生世间含摄佛八德、菩萨四德,是故皆总摄于冠头“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之“清净功德” 。

佛八德之中,座、身业、口业、心业功德,直接属于佛;

大众、上首、主功德是以众显佛;

最后不虚作住持功德是显佛力之功用。此不虚作住持功德更与上之清净功德之智德相对,总摄二十九种之所有用德。依“净入愿心章” ,三严二十九种当体总摄于“愿心庄严” ,此愿心乃是偈颂之“观佛本愿力”之本愿,不虚作住持功德之中总摄三严。

是故三严之德总摄于清净功德之“智德” ,与不虚作住持功德之“悲德” ,此二德成为智慧之体与慈悲之用,自利利他之二德。

《论注》释“真实功德相”之“真实”为“不颠倒” “不虚伪” ,又以如来是“实相身” “为物身” ,也是本于以“清净功德”与“不虚作住持功德”总摄三严之德。

菩萨四德与佛八德相对,显出伴德;

初二偈说明行相,后二偈说明行事。

在此三严二十九中之净土庄严,从体德上来说总摄于清净功德,依正主伴当体皆是真如实相之展现,此境界《往生论》说为“莲花藏世界” “第一义谛妙境界相” “真实智慧无为法身” ,后来善导大师说为“涅槃界” “报土” 。

又,在用德上摄为不虚作之本愿力,昙鸾大师《赞阿弥陀佛偈》说:

妙土广大超数限,自然七宝所合成;

佛本愿力庄严起,稽首清净大摄受。

善导大师说:

观彼弥陀极乐界,广大宽平众宝成;

四十八愿庄严起,超诸佛刹最为精。

体用二德具摄于名号,所以《赞阿弥陀佛偈》赞叹净土三严之冠头举出“南无阿弥陀佛” ,善导大师由“阿弥陀佛”开出人法、依正。由此实相身 (清净功德) 、为物身 (不虚作功德) ,皆是一名号之德用。

由此可以看出,彼佛净土依正一切功德收于三严二十九种、三严二十九种收于“清净”及“不虚作”体用二德、 “清净”及“不虚作”体用二德收入名号之教理体系。

六、偈颂与长行之比较

偈颂总摄经义,长行解释偈颂,偈颂与长行是所释与能释的关系。一般能释对于所释如同浓缩品的稀释放大,但本论之偈颂与长行并非如此简单,而是各有性格、各有侧重、互相交织,成为一体。

这大致说来,偈颂是表达一心愿生之“愿” ,长行是开示五念门行之“行” ;

偈颂重在自督,长行重在教他。

总共二十四行愿偈之核心在第一偈,天亲菩萨说明他自己“一心愿生” ,此后的内容皆是此一偈的展开,说明为何愿生,并将此愿生扩展于众生。所以正如“愿生偈”的题目所标示的,这正是天亲菩萨发自内心的喜悦而纯然的愿生净土 之歌。同时如《论注》所明,偈颂固然在说明一心之“愿” ,但其理论结构却是含着长行所开示的五念门之“行” ,是愿行具足之愿,不过毕竟是以“愿”的面目表现。 《论注》引经说明“愿往生者,皆得往生” ,说的正是这种具行的愿。可知天亲菩萨所说“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 ,本身即为愿行具足、因果圆满,而没有欠缺的。

由此,善导大师解释“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时,说到“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

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意义完全一致。那么此后二十三行偈之意义又何在呢?一是由此“一心愿生”而必然地引发对所愿生之国、所归命之佛的尽情歌赞,再者预存教示众生与其同生之意,留待长行展开。

如果天亲菩萨只是自我表达愿生,则即使再怎样地具足“行”的内涵,但以幽微难解故,众生也难以得到利益。接下来的长行负有教示众生如何同发此愿、同生净土之责故,故解释偈颂则详细展开为五念门行;

但此行毫无疑问也是愿行具足之行,如第一礼拜门即表明“为生彼国意故” ,不过长行仍然是侧重“行”的表达。至于如何由五念行而起一心之愿,长行则说为“云何观?云何生信心? ”详细我们留待下面讨论。

七、一心之意义

《往生论》对心的表述极其丰富,偈颂说“一心” ,长行则说“信心” “柔软心” “大悲心” “远离我心” “远离无安众生心” “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 “无染清净心” “安清净心” “乐清净心” “妙乐胜真心” “智慧心” “方便心” “无障心” “胜真心”等等。

虽然有这种种的说相,看起来很繁复,但只要关注到长行是在解释偈颂,又偈颂为天亲菩萨表达自我之心行,而长行乃是教示众生与其同行,则长行所说之种 种心不过是偈颂“一心”之展现,为“一心”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立场之“转名” ,也就是此一心转而称为种种心。因为一心毕竟过于简略,其丰富广大之内涵需要呈示,以令众生了解而依行。兹从体、相、用三方面说明之。

既说一心,心不孤起,一心依何为体?依佛名号为体。偈说“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 , “一心”为能归, “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是所归,能归以所归为本质故。 《论注》言“以佛名号为经(净土三经) 体” ,天亲菩萨既依修多罗 (三经) 真实功德相 (佛名)而发心,能所一体故,其心全然一句佛名,故以佛名为体。

既依佛名为体,佛名是何趣向?为何目的而示现?为令众生往生彼国故。偈说“愿生安乐国” 。

故知一心依佛名号为体,此是性体,亦即一心之本质;

又以愿生为体,此是宗体,亦即一心之归趣,如《观经疏》说“一心回愿往生净土为体” 。

佛名为体、愿生为趣之一心是何等相?有二种相:一者自利,二者利他。就自利说为“信心” ,就利他说为“大悲心” 。此大悲心遮诠为三种远离心,略为无障心;

表诠即三种清净心,略为妙乐胜真心。

既言自利利他,如何自利利他?令合于五念,即一心礼拜、一心称名、一心愿生、一心观察、一心回向,得如实修行相应,一一皆成真实之业,心行具足,自在成就,必定往生。

故知一心、愿生心、信心、柔软心、大悲心、无障心、胜真心,皆同一体性 (名号) 之不同说示,此心即是净土门他力大菩提心。

表示如下:

八、长行略解

长行以五念门解释偈颂所含之义理,修五念门行,得往生净土五功德果,并进而得菩提一果。

《论注》分长行为十章。如图:

第一章愿偈大意。文云:

此愿偈明何义?示现观彼安乐世界,见阿弥陀佛,愿生彼国故。

先总的说明二十四行偈颂之大意,在于“观见愿生” 。 “观彼安乐世界”是依偈颂“观彼世界相” , “见阿弥陀佛”是依偈颂“观佛本愿力” “愿见弥陀佛” , “愿生”含自己愿生及共众生愿生。

由观见彼世界清净、彼佛本愿力不可思议,而愿自他往生。

第二章起观生信。观为发起、开端,故说“起观” ,信心从观而生,故说“生信” 。起观是为了生信,起观就能够生信,所以说“起观生信” 。 《论》言:

云何观?云何生信心?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门行成就,毕竟得生安乐国土,见彼阿弥陀佛。何等五念门?一者礼拜门;二者赞叹门;三者作愿门;四者观察门;五者回向门。

此章承接上章而来。既然说观见愿生,那么怎样观?又怎样通过观而生起愿生必生的信心?

然而回答的时候,却举出五念门,这是因为由观察一门必然生起余四门故。

第三章观行体相。此是承接前章“云何观”而来。五念门行中,别说观察门一行,称“观行” ;

然而对于能观的方法丝毫不说,只是专门详说所观之境,也就是所观之“体”与“相” 。体者,器与众生二体;

相者,二十九种庄严相。此体相不过开合不同。若依“体相用”而论者,体者如来功德,相者如来一实功德显说为二十九种庄严相,用者如来自利利他。如《往生论》说:

示现如来自身利益大功德力成就、利益他功德成就。

示现如来自利利他功德庄严次第成就。

第四章净入愿心。如上所观二十九种功德庄严,随顺法性,通体清净,总摄入法藏菩萨之“愿心庄严” ,因净故果净,显明如来愿力为根本。此章为上章之总结提示,共同解说观察门。

第五章善巧摄化。从此至第八章共四章解说回向门。五念门中,礼拜、赞叹、作愿三门皆只在第二章“出五念门”时简略解释,而观察、回向二门特别予以详细解说。这是因为观察门重在信解,依之而起余各门之行故;

回向门为建立净土大乘法门菩提心之基础故,皆有赋予理论之必要,详加解说。礼拜、赞叹、作愿三门侧重在行,本身即简明故。

菩萨修行,心游空慧而起大悲,广行六波罗蜜,以己功德回施一切众生共向佛道;

然而这是难行道,于凡夫众生非为巧便。

今只需修五念门行,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以佛力故,称为巧方便。以回向利他故,改前“善男子、善女人”称为“菩萨” 。文云:

何者菩萨巧方便回向?菩萨巧方便回向者,谓说礼拜等五种修行,所集一切功德善根,不求自身住持之乐,欲拔一切众生苦故,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是名菩萨巧方便回向成就。

《论注》释: “彼佛国即是毕竟成佛道路,无上方便也。 ”愿往生者皆得往生,往生者皆速成佛故,善巧摄化无过于自己愿生、劝他愿生。

第六章离菩提障。既依佛力巧方便回向成就,自然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

第七章顺菩提门。既然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自然得三种顺菩提门法满足。

第八章名义摄对。将前二章所说种种心加以总结提炼为“智慧心、方便心、无障心、胜真心” ,使更加简明。

第九章愿事成就。说明四种心、五念门行能生清净佛国土,所愿之事达成。

第十章利行满足。说明修五念门行,往生净土得五功德果,进而得菩提之一果,自利利他之行德满足。

长行十章之结构,第一章是总纲,说明愿偈之大意在于“观见愿生” 。 “示现”为教示、显现,贯下三句,即示现观彼安乐世界、示现见阿弥陀佛、示现愿生彼国。那么是如何示现的呢?由第二章问起并简略回答,第三章以下予以详 释。故第二章为成上起下。第三章至第十章为第一章之详细展开。第三、四章是呼应第二“起观生信章”之“云何观” ,明“起观” 。其中第三章为第一章“示现观彼安乐世界”一句之展开,第四章为第一章“见阿弥陀佛”一句之展开。第五至第十章是呼应“云何生信心” ,明“生信” ,也是对第一章“愿生彼国”一句之展开;

其中第五至第九章为因,第十章为果。

九、五念门之次序及观察门之意义

五念门即: 一、礼拜门;

二、赞叹门;

三、作愿门;

四、观察门;

五、回向门。

观察门列为第四,长行解释说:云何观察?智慧观察。正念观彼,欲如实修行毗婆舍那故。

就此不免疑问:

(一)关于观察门之位次。

长行第一章“愿偈大意”说:

此愿偈明何义?示现观彼安乐世界,见阿弥陀佛,愿生彼国故。

第二章“起观生信”说:

云何观?云何生信心?

皆显明以观察门为首,由观察而生归命愿生之信心。但五念门中观察门列为第四,在作愿门之后,这是什么原因?

这是因为观察本身有信前与信后的不同,信前起观能够生信,信后修观能增法喜法乐。 《论》说“受用种种法味乐” 。 《论注》言: “种种法味乐者,毗婆舍那中,有观佛国土清净味、摄受众生大乘味、毕竟住持不虚作味、类事起行愿取佛土味。 ”天亲菩萨于偈颂一开始即表达自己归命愿生的信仰,所说之观乃是信后之观。五念门采取由表及里、由粗至精、由自及他的次序,先说身业归命礼拜门,次说口业 称名赞叹门,再说意业作愿门,再说智业观察门,最后方便智业回向门。同时由于信仰的一体性,每一门自含五门之意义,不过为了表达方便分说而已。

而在“愿偈大意”及“起观生信”章中,是为了显明五门生起之最初次第,故以观察为首,因观察国土、佛、菩萨真实功德而发起归命愿生之心,又由此愿心意业发动身口二业之礼拜、赞叹,最后由己身扩及到其他众生。五门的次第为: 一、观察门;

二、作愿门;

三、礼拜门;

四、赞叹门;

五、回向门。

后来善导大师《观经疏》 “深心”释中立五正行,便是依行业本身的性质与功用顺次展开,首置“读诵” ,由读诵而起“观察” ,由观察信解而“礼拜” “称名” “赞叹供养” 。可以看出是依据天亲菩萨的五念门有所增减。第一读诵正行,相当于论中“我依修多罗”一句。分赞叹门为“称名”及“赞叹供养”二种正行;

这是为了突出称名,强调“顺彼佛愿”之“如实修行相应” 。减略作愿门、回向门,将之摄于“回向发愿心”当中。

五念门与五正行之比较:

二、既说“智慧观察” ,又说“如实修行毗婆舍那” ,闻思修三慧中当属修慧,然而这对一般人而言是难行道,何以易行道的教典会出现如此难行的内容?

这是因为净土法门广大,等摄一切上中下根之故。龙树菩萨《易行品》侧重在说明其接引下根之易行,天亲菩萨则说明了三根普被,上根也在其中。观察通于闻思修三慧,上根者不妨三慧齐修,中下根人则以闻思为主。

虽通三慧,重在闻思。所以《论》中只是详说所观之境而丝毫没有说到能观的方法。又所观二十九种功德庄严当中,很多都是闻思信解的内容,特别总摄二十 九种功德庄严之“清净功德”与“不虚作住持功德” ,所言“观彼世界相” “观佛本愿力”皆特别标明“观”字,也都属于闻思信解的内容。如是观察,即是观知、观解,以听闻如此不可思议清净庄严功德,而思慕欣求、仰投归命,即称为 “观” 。这是任谁都能做到的。

《论注》在解释观察三严二十九种功德时,也都是从闻思信解方面入手,偶尔附带说到“若欲观座,当依《观无量寿经》 ”等。善导大师疏释《观经》之“观”也是通于三慧而重在闻思。

如言: “决定深信释迦佛说此《观经》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证赞彼佛依正二报,使人欣慕。 ” “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这些与《往生论》观察门的意趣皆是一致。

问:观知、观解之“观” ,与闻其名号的“闻” ,有什么不同?

答:从名号功德、念佛三昧一边说为“闻” ,而从二十九种庄严、观佛三昧一边说为“观” 。然而二十九种庄严,全体是一句名号;

而所谓的“闻其名号” ,也是听闻名号所具含佛、菩萨、净土广大庄严功德之自利利他,由此发起信心。所以二者相同。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何《观经》说十六观,最后却结归于念佛。盖所 谓的观,不过是成就“闻其名号”而已。如同旅游业者介绍某地美好风光以吸引游客,一边口头宣讲,一边展示图片,对受众来说,观也是闻,闻也是观,并非全然 分开。听闻净土之庄严、名号之功德,心中随分浮现其境、信受不疑,约义为闻,约境是观。

问:散心闻思的观是不是如实修行毗婆舍那?

答:虽是散心,但因为所观对象真实不虚故,得成毗婆舍那如实修行。

十、回向门与菩提心

菩提心为大乘佛法之根本,净土法门自然也不离菩提心,但以净土法门普遍摄受的下根众生,要靠自力发起普度一切众生共成佛道的大菩提心显然不切实际。 难发易退故,龙树菩萨已先指明弥陀本愿称名、易行疾至不退的易行道。那么作为易行道的净土法门,其菩提心的内容又是如何呢? 《易行品》并没有说明,如今天亲菩萨在《往生论》长行解释回向门时,作出了具体的规范,以“修五念门行,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 ,即是净土门之菩提心、菩萨行。因为“巧方便回向” “离菩提障” “顺菩提门” ,成就“智慧心、方便心、无障心、胜真心,能生清净佛国土。 ”只须修五念门行,不必修艰难的六度万行,是行方便;

只须发愿生净土,不必历劫在秽土度众生,是愿方便。又自愿生净土,是自行方便;

愿他生净土,是化他方便。依佛愿力,愿生定得往生,往生速疾成佛,是究竟方便。

下根众生,若依自力杂毒杂善,不具巧方便、不成回向、有菩提障、违菩提门,菩提心不能成就。今依佛力故,得成巧方便回向、离菩提障、顺菩提门,成就智慧心、胜真心,能生净土,速疾成佛。

虽说“修五念门行,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 ,推根归本是因为阿弥陀佛因地已发愿救度十方众生、果上已成就摄取一切念佛众生往生彼国之愿力,行者不过因顺佛愿力故,自利利他,故成巧方便回向。如同大船已成,只须呼人同乘大船、共渡彼岸。

净土门他力菩提心义,依《往生论》 “巧方便回向”而确立。

十一、赞叹门与称名

论言:

云何赞叹?口业赞叹: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

问:既是称名,何故不说称名门,而说赞叹门?

答: (一)为显弥陀万德成名,名即万德,称名即是称德,故说赞叹。 (二)为简别称名之如实、不如实,如实称名即成赞叹,不如实称名不成赞叹。论所说称名为如实称名,故说赞叹。

问:如何是如实修行相应称名?

答: “如彼如来光明智相” “如彼名义”之称名,就是如实修行相应称名。如实者,如名号本来所具真实之德,无有损减。

问:彼如来光明智是何等相?彼如来名是何义?

答: 《论注》说彼佛光明能破一切无明,能满一切志愿;

彼佛名号是实相身、为物身。善导大师综合《阿弥陀经》及《观经》言: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是彼如来光明智之相。称名而信知被彼佛光明摄取不舍,是如实修行相应。

善导大师又解释第十八愿及其成就文说: “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称名而知必得往生,是如实修行相应。

如实修行,本来是极乐世界诸大菩萨所行境界,如《论注》解: “体如而行,即是不行;

不行而行,名如实修行。 ”以凡夫身,称名之外虽修任何妙行皆是有为造作,非如实修行。称名之所以能成如实修行相应,是因为名号本身即是真如本体, 《论注》所谓“实相身” 。如彼名义称名,即是“体如而行” ,名号是阿弥陀佛万德所成,丝毫非凡夫造作,所以说“即是不行” ;

同时弥陀佛名是“为物身” ( 为了利益众生所成 ) ,称名能获弥陀万德,所以“不行而行” ,如此“名如实修行” 。

十二、五念门之中心

就五念门,或说上根者修止观为中心,下根者以称名为中心,但终归还是以称名为中心。这就如同《观经》以观佛三昧为宗,亦以念佛三昧为宗,但终究是归于念佛三昧。试明如下。

五念门之最后回向门是将余门所修之德回向众生故,别无自体,摄于前四门;

又最初礼拜门为表达信仰之意识,如《论》言“为生彼国意故” ,故非正修。故虽五门,言其正行之体唯是赞叹、作愿、观察三门,故《论》长行释此三门一一说“如实修行” 。

就赞叹、作愿、观察三门,赞叹门是称名,作愿门是一心愿生净土,观察门是观察佛、菩萨、国土三种庄严功德。

以称名为“如实修行” ,此一如实修行义含两种:如实修行奢摩他 (止) , 如实修行毗婆舍那 (观) 。欲如实修行奢摩他,须作愿往生彼国,即是作愿门;

欲如实修行毗婆舍那,须智慧观察彼国三种庄严功德,即是观察门。故知赞叹门为总,作愿、观察为从总门中别开之子门。

若不愿生,不成如实赞叹,如实赞叹必愿生故,开作愿门;

若缺观察,不知所赞真实功德相故,无由愿生,故开观察门。

名号本身能止一切恶故,是体具之止;

名号本身具含国土、佛、菩萨三严功德,是体具之观。名号体具止观故,以称名为本,作愿、观察为称名之体具——自体法尔具备之德。称名本来为愿生故,念念称名即具作愿行;

愿生必欣净土之庄严故,念念即具观察行。

由观察而愿生,由愿生而称名,故以称名为所归;

由称名而满其所愿,得生向所观察之庄严净土,故以称名为全功。

十三、五因与五果

与五念相对,最后“利行满足章”举出五果门:

(一)近门:往生净土即接近阿耨菩提果之意。

(二)入大会众门:既入净土即是入如来大会众之数。

(三)宅门:已入大会众之数,心得寂静,犹如归家安住,譬喻止观之行成就之相。

(四)屋门:既入宅内,如同在此屋宇之内饮食,爱乐净土之庄严。

(五)园林游戏地门:往生净土,证阿耨菩提之果,观察一切苦恼众生,而回入生死园、烦恼林中,示现种种应化身,以教化众生为自己之娱乐,犹如在园林中游戏。譬喻净土菩萨救度众生之事。

前四门是自利之德,第五门是利他之德。虽说五果之功德渐次成就,然而这是一时的施设,原因是依五因之二利圆成而入净土,其所约对之五果不可能有渐成之理故。是故五果并不是对五念,乃是为了显明五念因之力用,将往生成佛之一果分为五种来示现而已。

特别将最后之结论:

菩萨如是修五门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与不虚作住持功德之偈: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

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二者比对,更对照“净入愿心章” :

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应知。略说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

可知彼佛净土乃是往生即成佛之境界,以一法故、清净故、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

国土十七种德全体是佛境界,菩萨四德亦全体是佛德之流现,以成佛而示现为菩萨度生之事。其成佛之因虽说为五念门,推根归本在于佛之本愿力。 《论注》举出第十八愿“称名往生” 、第十一愿“往生成佛” 、第二十二愿“成佛度生”说明之。

十四、《往生论》与净土三经

《往生论》三次提到“无量寿经(修多罗) ” :

(一)题名“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 。

(二)偈颂毕,言“无量寿修多罗章句,我以偈颂总说竟” 。

(三)论终言“无量寿修多罗优婆提舍愿生偈,略解义竟” 。

此“无量寿经”昙鸾大师解释为“净土三经” ,即:

王舍城所说《无量寿经》 —— 《无量寿经》

《观无量寿经》 —— 《观经》

舍卫国所说《无量寿经》 —— 《阿弥陀经》

故《往生论》称为“三部通申论” ,历代三经释家皆以此论为指导;

三经当中主要是依据大经,特别是依第十八愿为核心。

从愿文“至心”开出礼拜门,龙树菩萨《十二礼》言“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

依“信乐”开出观察门, 《论》言:

“云何观?云何生信心? ” 《论注》明“起观生信” 。依“欲生我国”开出作愿门,因阿弥陀佛因地发愿欲众生往生彼国故,方有今日行者愿生, 《论注》言“愿生有宗” 。依“乃至十念”开出赞叹门,顺彼佛愿之称名为如实修行故。依“十方众生”开出“回向门” ,因弥陀已发愿救度十方众生故,今日行者回向众生共同愿生彼国,称为“巧方便回向” 。

特别就观察门,总摄三严二十九种归入不虚作住持功德之愿心庄严,其核心是依《大经》第十八愿;

由观察而生归命愿生之信心,落实于称名一行,其摄化是依《观经》由观佛入念佛;

先观国土德,再观佛德,再观菩萨德,其次第乃是依《阿弥陀经》 ,先示往生之处所,再示往生之强缘,再示生后之得益。

又就偈颂之核心,亦即第一行偈天亲菩萨之自督,乃是依据于三经之结经的《阿弥陀经》 ,显明“一心称名”为五念门行之归宗的绝对价值;

对照“观佛本愿力”一偈,则后来善导大师依之开创净土宗之根本思想—— “本愿称名” ,早于此《论》见其端倪。这对净土行人皆是难得的启示。

十五、《往生论》与《易行品》

在净土教理史上,天亲菩萨《往生论》为龙树菩萨《易行品》之连续,但更为鲜明、更为系统。

单从题名可见两部教著特色不同之一斑。一标显“易行”为旗帜,明大乘菩萨道此土现生入不退转地有难有易,应当舍难取易,归入弥陀本愿称名,进而求生弥陀净土;

一直明“愿生”为宗旨,示一心归命,起五念门行,毕竟得生。也就是《易行品》采取的是含蓄的方式,做渐进式引导;

而《往生论》 (愿生偈) 则是直露无遮地宣示净土门的本旨。至于二者的本质,完全一致,不论“易行”还是“愿生” ,都以“弥陀本愿称名”为教体。

又从行法上,龙树菩萨本愿取意文简单列明“念我”“称名” “自归” ,没有作详细的解释。天亲菩萨在《往生论》则将之系统展开为五念门行,并赋予种种理论。

由本愿取意文之“念我”开出观察门, “称名”开出赞叹门, “自归”开出作愿门;

又由“赞弥陀偈”常常说“稽首礼” “归命礼”而开出礼拜门,由最后之回向偈开出回向门。

何以得知从“念我”开出观察门?此“念我”龙树菩萨自己解释说:

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

即时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天亲菩萨以“佛本愿力”解读“无量力” ,以国土功德、佛功德、菩萨功德之三严二十九种解读“无量功德” 。龙树菩萨也说“阿弥陀佛本愿如是” , “弥陀章”赞偈也开此无量功德为佛德、众生德、国土德。又龙树菩萨以“无量力”与“无量功德”是一体不分之物,合为一处“无量力功德” ;

天亲菩萨也以三严二十九种功德为“愿心庄严” ,而归入不虚作住持功德之佛本愿力。二者全然一致。

《往生论》将赞叹门、观察门、作愿门一一释为“如实修行相应” ,这是承顺并进一步显明龙树菩萨本愿取意文“阿弥陀佛本愿如是”的“念我、称名、自归”之故。

再取全论对比龙树菩萨本愿取意文之教、行、果三法关系,可知偈颂是“教” ,主要在敷演弥陀本愿教理,建立“弥陀本愿力,为真实功德”之理论,相当于龙树菩萨“阿弥陀佛本愿如是”一句之展开;

长行开五念门是“行” ,相当于“念我称名自归”之展开;

五功德果及一菩提果是“果” ,相当于“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展开。

如上可知,一部《往生论》为龙树菩萨本愿取意文的展开,根本精神完全一致,表述方法有所不同。

(一)在体裁上, 《易行品》为龙树菩萨论一般大乘修行十地阶位之《十住论》中所夹带之一品;

《往生论》为天亲菩萨为显明净土宗旨单独所造之论,可见龙树菩萨时代之净土教法在整个大乘佛法中仍呈含蓄之貌,经由天亲菩萨而显现独立的形态。

(二)在切入上,龙树菩萨是就一般大乘佛法此土之修行,如何达至不退转为目标,而展开弥陀净土之教说;

天亲菩萨则直接就往生弥陀净土为目标展开议论, 《往生论》开章即言:

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

龙树菩萨是采取迂回导引的方式,而天亲菩萨则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

(三)在依据上, 《易行品》简要提出“阿弥陀佛本愿” ,更无余言;

《往生论》于标题先出“无量寿经”名,又于偈中宣明“我依修多罗,真实功德相”等,即是以净土三经为大背景加以广泛开演。

(四)在形式上, 《易行品》采用单点、直线式的表达,单点即“本愿” ,直线即“念佛——成佛” ,也即本愿称名为因,不退成佛为果;

《往生论》则将此本愿核心教理予以系统理论化,将念佛成佛之直线扩展为结构性,即修五念门为因,得五功德果,最后得一菩提果。

(五)在教相上, 《易行品》比较通途法门之难行,侧重说明弥陀净土法门之易行,开出下劣凡夫得救之道;

《往生论》则进一步说明此易行并非仅仅为下劣凡夫所设,其中含有大乘菩萨道之丰富内涵,即使高级菩萨也不出其外。也就是说《易行品》侧重在说明净土 法门之“易” ,而《往生论》在易的基础上,显现法门“胜”的一方面。当然《易行品》之易,同时也是胜,即仅以称名之易行,现生速得不退菩提之果,岂非殊胜;

而《往生论》之胜,同时也是易,即本来属菩萨之胜行、胜果,凡夫五念门行也可得之,岂非容易。易且胜,胜且易,为何?因为本愿称名。

(六)在化导上, 《易行品》为从一般大乘佛法中,剥离出净土法门,尚处于一种消极自立的状态;

《往生论》更进一步,导一般圣道修行归入净土法门,呈现出积极立人的趋向。

以上可知,天亲菩萨完成了净土法门从夹带到独立,从迂回到直接,从消极到积极,从自立到立人,从本愿一点到净土三经,从单一性称名到结构性五念,从 下济劣等凡夫到上包高级菩萨之伟大功绩。经由龙树、天亲二菩萨,弥陀净土法门遂以纯澈而完整的姿态跻身于印度大乘佛教之大舞台,如同璀璨之星,万人共仰。

《往生论注》玄义略解

《往生论注》是一部伟大的净土教著作。昙鸾大师以其非凡的智慧,将印度佛教最为杰出的两大代表人物——龙树菩萨与天亲菩萨的净土思想融为一体,发扬光大,开辟出中国净土教的崭新局面,为最终净土宗的全面建立奠定了深厚的教理基础。

全书大分为两大部分:

一、从“谨案龙树”到“曰优婆提舍” ,明《往生论》“玄义” 。

二、从“此论始终”至终结,释《往生论》 “文义” 。

“玄义” ,即幽深玄妙之义理,难知难见故,预先指呈,以使学者易得要领;

“文义” ,即依文释义,全体洞明,了然无滞。

《往生论》 “玄义”如下:

谨案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云, “菩萨求阿毗跋致,有二种道:

一者难行道;

二者易行道。

难行道者:谓于五浊之世,于无佛时,求阿毗跋致为难。

此难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义意: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

二者声闻自利,障大慈悲;

三者无赖恶人,破他胜德;

四者颠倒善果,能坏梵行;

五者唯是自力,无他力持。如斯等事,触目皆是。譬如陆路,步行则苦。

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

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此《无量寿经优婆提舍》 ,盖上衍之极致、不退之风航者也。

“无量寿” , 是安乐净土如来别号。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及舍卫国,于大众之中说无量寿佛庄严功德,即以佛名号为经体。后圣者婆薮槃头菩萨,服膺如来大悲之教,傍经作《愿生偈》 ,复造长行重释。

梵言“优婆提舍” ,此间无正名相译;

若举一隅,可名为“论” 。所以无正名译者,以此间本无佛故。

如此间书,就孔子而称“经” ;

余人制作,皆名为“子” ;

国史、国纪之徒,各别体例。然佛所说十二部经中,有论议经,名“优婆提舍” ;

若复佛诸弟子解佛经教,与佛义相应者,佛亦许名“优婆提舍” ,以入佛法相故。此间云“论” ,直是论议而已,岂得正译彼名耶?又如女人,于子称“母” ,于兄云“妹” ,如是等事,皆随义各别。若但以“女”名,泛谈母、妹,乃不失女人之大体,岂含尊卑之义乎?此所云“论”亦复如是。是以仍存梵音,曰“优婆提舍” 。

这一段玄义的部分,文字简短,意义深远,主要说明了七点:

一、明《往生论》之相承;

二、判《往生论》属易行道;

三、判佛力为宗;

四、判上衍极致;

五、判正依净土三经;

六、判名号为经体;

七、明《往生论》之地位,义同佛经。

一、明相承

《往生论注》是注解天亲菩萨《往生论》之作,然而开章即举出印度净土教先驱龙树菩萨的著作,并加“谨案”二字。 “谨”即慎重、小心、郑重、恭敬;

“案”同按,即遵照、依循。 “谨案龙树菩萨”略说有四层含义:

(一)说明昙鸾大师不是依照自己的意思来注解,而是很慎重、很小心、充满敬意地完全按照龙树菩萨的思想来解读《往生论》 。

(二)如经说,龙树菩萨乃是亲蒙世尊授记“证得欢喜地,往生安乐国”的大菩萨,其净教思想为净土教理的源头、标准,欲明弥陀净土教之意旨,必须唯龙树菩萨马首是瞻。其马首即是“易行道”之“易” 。

这对我们的启发是:读《往生论》 ,乃至读《往生论注》 ,读净土三经,读净土宗诸祖师的教著,如果读不到“易” ,只读到“难” ,说明我们没有读懂;

修持净土法门,如果感受不到易,总是觉得难,说明我们修持有误;

见其他解释净土著作的文章,如果解释不出“易” ,反而说很难,那就是解释有误;

见其他人修持净土,若都是很高深、很难,没有易,我们不羡慕、不随学。

(三)说明天亲菩萨之净土思想乃是相承于龙树菩萨。

(四)说明昙鸾大师的净土思想相承于龙树、天亲二菩萨。

二、判属易行道

《往生论注》接下来引用龙树菩萨“难易二道判” ,判明《往生论》为易行道之教典。

《往生论》之总体,尤其“奢摩他、毗婆舍那,广略修行” “菩萨巧方便回向”等内容,说相甚为高超,古今很多人都依难行道的教理来作种种阐释,很难联系到这是一部易行道的教典;

但昙鸾大师慧眼独具,依论偈“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判《往生论》为佛力、易行道。既然“遇无空过者” ,当然是人人可行、人人得益的易行道;

为何易行,乃因“佛本愿力”之故。

这对我们这些下劣根机来说,是莫大的安慰与恩惠。

三、判佛力为宗

所谓“乘佛愿力,便得往生;

佛力住持,即入正定” ,昙鸾大师以“自他二力”解释龙树菩萨的“难易二道” ;

更重要的是,在详细解释《往生论》文义之前,先指明大方向,让学者了解整部《往生论》是以阿弥陀佛的本愿力为宗。

定下这样的基调,便于我们理解《往生论》的精神实质:这是一部宣扬佛力救度的教典。

昙鸾大师看准《往生论》的中心在“观佛本愿力”之“不虚作住持功德”一偈,整部《往生论注》以此为眼目,彻底显明阿弥陀佛的本愿力。

略举三点:

(一)释观察二十九种功德庄严

《往生论》以偈颂总摄佛经,以长行解释偈颂,故其要义皆摄于偈颂中。

偈分五念门:第一偈含“礼拜” “赞叹” “作愿”三门,第二偈成上起下,最后一偈是“回向门” ,其余为“观察门” 。

观察门的内容为国土、佛、菩萨二十九种功德庄严,占偈颂的绝大部分,故有关的解释必然成为重点。

《往生论注》上卷解释二十九种功德时,一一问以“佛本何故起此庄严? ”而观之于佛之本愿。下卷解释长行的相关内容时,一一问以“此云何不思议? ”而观之于佛之本愿力成就。故知所谓“观” ,即是“观佛本愿” ,以及“观佛本愿成就之力” 。

从观的方法来说,是思察理解性质的观,而不是息虑凝心性质的观。如此, 《往生论》才成为人人可行的净土门易行道的教典。

从观的目的来说,是为了生起乘佛愿力往生的信心。长行言“云何观?云何生信心? ” 《往生论注》明“起观生信” ,也就是通过观知弥陀慈悲救度之本愿及本愿成就之不可思议力 (观察门、二十九种功德、起观) ,而一心归命 (生信) 于阿弥陀佛的救度 (礼拜门) ,称赞为无碍光如来 (赞叹门) ,愿生安乐国土 (作愿门) 。由“观佛本愿力”而归命、称名、愿生 (第一偈) ,并普愿众生同乘佛愿往生 (回向门、最后一偈) ,天亲菩萨以此即是净土三经真实功德之教 (第二偈) 。可知“观佛本愿力”一偈不仅总摄观察门,亦总摄全部偈颂,因而总摄全论,并总摄净土三经之内容。后来善导大师立于弥陀弘愿的立场,解释《观经》为“由观 佛 (起观) ,入念佛 (生信) ” ,与《往生论》 《往生论注》完全一致。

(二)释五念门

礼拜门之“一心归命”是归投于佛之本愿力救度。赞叹门之“称名”为乘佛愿力之正体。作愿门之“奢摩他” (止) 、观察门之“毗婆舍那” (观) ,向来皆被认为是自力修行者特有的标志,而昙鸾大师基于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力,解释为“佛力三止”及“佛力二观” ,从此净土行人有了“佛力止观” 。

回向门之“菩提心” ,是心中“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 ;

“巧方便” ,是“彼佛国即是毕竟成佛道路无上方便也” :

这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净土法门易行道的菩提心、巧方便。

由此,五念门完全是佛力。如此深邃的智慧洞见,如此卓颖不群的妙义阐释,实在令人叹为观止,由衷景仰。

(三)释速得菩提

《往生论》以修五念门得五种果,乃至速得菩提一果。昙鸾大师本于论偈“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之“速” ,解释“速得”菩提之“速” ,说: “核求其本,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 ”“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 ”并引用第十八愿、第十一愿、第二十二愿为证,阐明往生、成佛、度生皆是佛本愿力使然。

“佛力为宗”是以自力、佛力相对而言的;

若以难行、易行相对,即是“易行为宗” ;

若以观佛、念佛相对,即是“念佛为宗” 。由观佛入念佛,舍自力趋佛力,舍难行入易行,正是《往生论》之玄义所在。

四、判上衍极致

在揭示净土门易行道以阿弥陀佛愿力为宗之后,昙鸾大师以两句富有诗意的话来赞叹说:

此《无量寿经优婆提舍》 ,盖上衍之极致、不退之风航者也。

“不退”即是正定,乘船说为“风航” 。故知前段释佛力、易行道,是在解释之前,为《往生论》预先定性。

“上衍”即摩诃衍,大乘之谓。 “上衍之极致” ,大乘佛法当中的顶峰。 《往生论》是大乘佛法当中的顶峰,净土三经就更不用说了。这是昙鸾大师对《往生论》 ,也是对净土门总体教相的判释。以净土法门为大乘佛法当中的顶峰,登峰造极,无以复加。

诚然,惑业凡夫“不断烦恼得涅槃分” ,逆谤下流“十念业成” , “称佛名力……见生之火自然而灭” “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平等一味”“平等法身”“齐普贤而同德”“不从一地至一地”“超出常伦诸地行”“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现前修习普贤德” :一切佛法中,还有比这更殊胜的吗?

后来善导大师所判“顿教一乘海” “凡夫入报土” ,则更加清楚地说明了净土门是怎样的“上衍之极致” 。

五、判正依净土三经

《往生论》题说“无量寿经优婆提舍” ,关于“无量寿经” ,《往生论注》有如下的解释:

“无量寿”是安乐净土如来别号。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及舍卫国,于大众之中说无量寿佛庄严功德,即以佛名号为经体。

王舍城说无量寿佛庄严功德的经典有两部,即《无量寿经》与《观无量寿经》 ;

舍卫国说无量寿佛庄严功德的经典有一部,即《阿弥陀经》 。总共三部经,都是说无量寿佛庄严功德,所以都称为“无量寿经” 。

在文义中, 《往生论注》将三经列名为:

王舍城所说《无量寿经》 《观无量寿经》舍卫国所说《无量寿经》

《往生论注》文字一向简练,今举三经之名不避繁琐,而且通称的“阿弥陀经”也换称为“无量寿经” ,这当然是特别为之。

其用意是在强调说明:论题“无量寿经”不是一部经,而是三部经。

昙鸾大师为什么要这样强调呢?这是着眼于论偈中“我依修多罗,真实功德相”之“依”字,而作的追根求源、全面性的解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天亲菩萨 既然说他依“无量寿修多罗章句”而造此“无量寿经优婆提舍” ,则他所依的经典究竟是哪一部或哪几部,事关法门根本来源以及整个净土教理的架构,必须详细探明。 《往生论注》也正是由此显明净土门的系统教理:

(一)显明《往生论》是总依三经所造之论。

(二)显明三经是一体之经,都是说无量寿佛庄严功德的,都以阿弥陀佛名号为体,本质完全一致。

(三)显明无量寿佛一切庄严功德纳在佛名号之中。

(四)显明三经同为净土门的正依经典。

(五)显明《往生论》与三经一体,为净土门正依之论。

(六)显明净土门正依三经一论之架构。

(七)显明依论能通达三经要义;

欲知三经要义,皆当依论为指南。

(八)显明三经以《无量寿经》为根本。

(九)显明三经同为易行道的经典。

(十)显明三经同以佛愿力为宗。

(十一)显明称佛名号即是乘佛愿力,即得往生。

净土门教理的大根大本、大框架,三经一论的系统及要点,皆由此而显明;

以此为基础,经道绰、善导大师之努力,终于发展成为圆满成熟的净土宗,则《往生论注》为继承印度净土教、开辟中国净土宗最关键的教著,其重要性及贡献之伟大,无可言喻。

如果不特别揭示论题“无量寿经”为净土三经,净土门的正依经典、教理结构及正依经典相互之间的关系便含混不明,学者则易将三经作各别不同的理解,修 持上也失去统一的规范,也就不可能有后来的净土宗。事实上,古往今来不少人正是将三经作各别的理解而进行各别的修持,比如释《观经》以观佛为主,释《阿弥 陀经》以称名为主。唯有昙鸾大师、道绰大师、善导大师一系思想,始终以三经为一体之经,昙鸾大师指出三经以佛名号为体,善导大师于《观经疏》更明确地指 出:

《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如《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此经( 《观经》 )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此皆与《往生论》之精神前后一辙。

六、判名号为经体

天台以大乘经皆以实相为体,此为通判,固无异义;

然而此处昙鸾大师以阿弥陀佛名号为三经之体,乃是立于净土门的立场,更为贴切,对行人更有指导意义。

阿弥陀佛名号,如昙鸾大师所说是“实相身” “为物身” ,是阿弥陀佛所证圆满实相的有形表现,因为阿弥陀佛本愿力之作用而有度化众生的功能,能使遇者无空过,速满功德大宝海。三经既以名号为体,必定以称名为正修;

称名即契实相,即是如实修行,即获真实功德,能生真实报土。

实相为众生性德,名号为如来修德,判三经实相为体还是名号为体,演成后来两大不同的净土教系。

七、明《往生论》等同佛经

昙鸾大师在解释“优婆提舍”时,颇注笔墨,意在显明《无量寿经优婆提舍》之地位崇高,等同佛经,不能用此间“论”来翻译,只能存梵音,用佛议论经所用之专门名词“优婆提舍”来称呼,因为“入佛法相” “与佛义相应” ,得佛应许,可尊可信。

则依此《往生论》所建立的净土教义自然法源深远,宗旨纯正,所谓“所服有宗” “愿生有宗” 。

总结《往生论注》玄义,有如下几方面重要意义:

(一)明确净土门之正依经典: 《无量寿经》 《观经》 《阿弥陀经》 。

(二)判明净土门之教相属性:易行道、佛力、上衍之极致。

(三)明确净土门之法脉相承:龙树、天亲、昙鸾 (道绰、善导) 。

(四)建立净土门之理论框架:三经一论、佛力为宗、名号为体。

《往生论注》要义

一、净土宗第一奇书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是一部伟大的净土教著,实为中国净土宗史上第一奇书。

《往生论注》为中国祖师第一次援引龙树菩萨“难易二道判” ,判释净土法门为“易行道” 。此后,净土教家无不遵此芳规。

《往生论注》以龙树菩萨“易行道”为眼目,解释天亲菩萨《往生论》 ,向上使得印度二大菩萨净土教义之间的内在联系豁然贯通,向下为中国净土宗的最终建立掘得正脉源头,此后经由道绰大师,传至善导大师,终于大成净土宗。

《往生论注》含净土一宗建立所有要素:正依经典、相承论释、教相判释,皆极明了。此《往生论注》一出,净土宗即具雏形。

《往生论注》虽是《往生论》的解释书,但由其深入《往生论》之精髓,直探论主本义,与《往生论》天然一体,不分彼此。

故其地位之尊,全同于《往生论》 。进一步说,若没有《往生论注》 ,我等劣智凡夫难知《往生论》之真义,如此净土宗之重要宝典形同埋没,隐其光辉。今由《往生论注》 ,确然可见《往生论》为弥陀本愿他力之教、凡夫称名易行之道,此皆由昙鸾大师之功。

尤其最后结论之“核求其本释” ,举四十八愿中第十八愿、第十一愿、第二十二愿,证明往生、成佛、度生,若往若还,皆缘阿弥陀佛本愿力;

发千古未发之玄言,立万世不易之至宗,尽开一大法门之秘藏,直示五苦众生以渡船,其功德巍巍,恩德浩浩,笔墨难尽!

而通篇《往生论注》 ,文笔简练畅达,释义精妙入微,词旨无不上善,形神俱称极美,自古教著,少可媲美。

二、一线四点

《往生论注》的思想,内涵极其丰富,可以“一线四点”简略说明,即一条主线、四个要点。

一条主线即是“佛本愿力” 。

四个要点为:

(一)开章之“难易二道判” ,明教相。

(二)上卷末之“八番问答” ,明摄机。

(三)下卷初之“称名如实修行” ,明行法。

(四)最后结论之“三愿速疾成佛” ,明利益。

一线贯穿于四点,四点聚集于一线,构成净土法门的完整教理。简单说,即:因阿弥陀佛本愿力故,净土法门为易行道他力之教,摄下品造罪凡夫,以称名一行,得生净土速疾成佛。

此一线贯穿整部《往生论注》 ,如灵魂统御全身;

四点分布,互相含融,各有侧重,有机组成《往生论注》之教理。

如果以铁路运输线为喻,佛本愿力为铁路之全线,如上“自他二力判”等四段文如四大站点,另有一些重要释义之处如小的站点。如上卷明《往生论》依净土 三经,三经以佛名号为经体,分偈为五念门,成上起下偈之“三依释” ,真实功德与不实功德之释,清净功德偈释,性功德偈释,声闻往生问答,作佛是佛论等;

下卷之解义十重,净土门如实止观,往还回向,妙声、主、眷属、大义门成就释,下品人取实往生问答,如来三业用治众生三业,不虚作住持成就释,彼国超越十地阶次,二种法身释,广略止观生真实慈悲与皈依,净土菩提心,净土巧方便等。

此“一线四点” ,也可说为“一基四柱” ,亦即以“佛本愿力”为一大法门之基础,在此基础之上确立“教” “机” “行” “益”四大支柱,由此构建一大法门之宏伟理论。

龙树菩萨《易行品》之弥陀本愿教观是单线而直截的,天亲菩萨《往生论》则开展为宏富的理论架构;

如今昙鸾大师依据龙树菩萨的指引,为《往生论》作《往生论注》 ,既使《往生论》之教理增富而瑰丽多彩,又还原其精神本旨而简洁直明。从这个意义上说,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双具富丽与简洁的特质,实为龙树菩萨《易行品》与天亲菩萨《往生论》之完美结合。

三、真实功德之垂救

昙鸾大师本来是著名的四论学者,极其崇仰龙树菩萨,对于真俗、空有等佛教哲学概念玄心独悟,至其注解《往生论》时,亦娴熟运用龙树菩萨真俗二谛之理 论。通观《往生论注》 ,往往引用两两对应之概念阐述其理,姑且称为“对式释义法” 。疏理这些成双成对之概念,究明其内在联系,对于我们理解《往生论注》前后一贯之思想很有助益。

《往生论注》中双对之概念大分二类: (一)相非相夺;

(二)相辅相成。

(一)相非相夺

如:难行与易行、自力与他力、凡夫与菩萨、不实功德与真实功德、颠倒与不颠倒、虚伪与不虚伪、轮转与不轮转、无穷与不无穷、有生与无生、三界与安乐。这是第一阶粗显的概念,为非此即彼式。此组概念皆为类似,只是侧重不同,其核心在“不实功德与真实功德”一对。

凡夫自力难行,唯有不实功德,所以颠倒虚伪,轮转无穷,止于三界,妄有生死。欲出三界、生净土,必须仰凭弥陀之他力易行,获得真实功德。

(二)相辅相成

如:不颠倒与不虚伪、清净功德与不虚作功德、实相身与为物身、法性法身与方便法身、广与略、自利与利他。此为第二阶精微的概念,为非一非异式。此组概念也为类似而侧重不同,其核心在“清净功德与不虚作功德”一对。

真实功德释为“不颠倒” “不虚伪” ,此在阿弥陀如来及其净土即是“清净功德” (实相身、法性法身、略、自利) 与“不虚作住持功德” (为物身、方便法身、广、利他) 。

由观清净功德,知彼佛土为实相;

由知实相故,则知三界众生虚妄相;

知众生虚妄,则生真实慈悲;

真实慈悲者,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成回向门,明利他菩提心。

由观不虚作功德,知彼佛为物方便法身;

知为物方便法身故,则知真实法身;

知真实法身,则起真实皈依;

真实皈依者,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成礼拜、赞叹、作愿三门,明自利愿生心。

由佛功德真实故,行者观此二种功德即得真实功德,真实功德故能生清净佛国土。依此而说“起观生信” ,即:观彼佛国土庄严成就,能生真实净信,必定得生彼安乐佛土。

由名即法故,此二种功德极略收于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彼下品人,虽不知法性无生,但以称佛名力,作往生意,愿生彼土,乘佛愿力即得往生;

彼土是无生界故,见生之火自然而灭,即转生见为无生智。故《往生论》虽说“修五念门行成就,毕竟得生安乐国土” ,终归于称名一行,盖由佛本愿力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故,虽下品愚劣凡夫,同得“遇无空过、速满功德大宝海”之利益。

故知《往生论注》之论证理路,乃是紧扣“真实功德相”一句,由真实功德而对立性地解释出“真实功德”与“不实功德”一对概念,贬斥凡夫之颠倒、虚伪,三界之轮转、无穷、破坏、染污;

如此凡夫,必待来自真实功德之垂救,才有可能出于三界流转之暗宅,生于清净安乐之净土。

如何垂救?先释真实功德为“依法性、顺二谛”之不颠倒,及“摄众生入毕竟净”之不虚伪,从理论上说明真实功德之所以真实,在于有救度颠倒虚伪凡夫之 德。不颠倒即一法句之清净功德,不虚伪即愿心庄严之不虚作功德,此二种功德总摄彼佛国土三严二十九种功德:此即显明彼佛国土真实功德相救度凡夫之力。

然而如此的解释过于广泛,且为静止性、理论化,愚劣凡夫或难相契,所以大师在上卷释如来身业功德时,特别引用《观经》“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等句,以“木火不离之喻”释此如来普遍地活动于一切众生心想(观佛、念佛) 之中;

又于下卷解释“如实称名相应”时,释此二德为实相身、为物身;

解释“一法句”时,释此二德为法性法身、方便法身:此即将“清净” “不虚作”二德统一于人格化的佛身而显明其活动之救度。

这样,阿弥陀如来自利住于“如” (实相身、法性法身) 之境界,然当众生若称彼佛名号,或观佛土庄严,则利他“来”而活动于众生之心,与众生成为一体,佛之真实功德成为众生所有,摄救此众生归于净土。如而来、 来而如、自利利他之阿弥陀如来,依其本愿力故,救度众生之原理至为简明。

四、愿力论

诸佛皆是真实功德相,何以天亲菩萨一心归命阿弥陀佛、愿生安乐国?此因阿弥陀佛本愿力故,其真实功德能普遍利益一切凡圣善恶,如“不虚作住持功德之偈”言: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

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虽说彼佛国土三严二十九种功德一一皆具不可思议自利利他之用,但本质在于佛本愿力,所以独称此为“不虚作”功德,说为“三种成就,愿心庄严” 。

所谓愿力,即弥陀因中本愿、果上神力;

因果并称,说为愿力,或本愿力;

举因摄果,即称本愿。

一部《往生论注》 ,以弥陀本愿力为精神,首尾呼应,贯通全篇。

略说有三:

(一)开章——标愿力宗;

(二)正释——示愿力相;

(三)结论——明愿力本。

(一)开章——标愿力宗

《往生论注》言:

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

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此《无量寿经优婆提舍》 ,盖上衍之极致、不退之风航者也。

在依文释义之前,先开宗明义,引用龙树菩萨易行道之判释,标明此《往生论》以弥陀愿力为宗;

以佛愿力,便得往生,即入正定,故称上衍极致。则此土五念门行、彼土五功德果,乃至一菩提果,皆已预先纳入弥陀愿力之中。

(二)正释——示愿力相

承前开章所示宗旨,正释逐一展开。上卷释偈颂,就三严二十九种功德,一一以“佛本何故起此庄严” ,揭示法藏因中大悲为凡之愿心。下卷释长行,还就三严二十九种功德,一一以“此云何不思议” ,昭显弥陀果上自利利他之力用。而又统此因愿、果力于佛“不虚作住持功德”之释中,言:

所言“不虚作住持”者,依本法藏菩萨四十八愿,今日阿弥陀如来自在神力。愿以成力,力以就愿;愿不徒然,力不虚设;力愿相符,毕竟不差,故曰成就。

(三)结论——明愿力本

《往生论注》 “核求其本释” :

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

何以言之?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今的取三愿(第十八愿、第十一愿、第二十二愿) ,用证义意。

此即明因行五念、果上五德,往生、成佛、度生无一不是缘于阿弥陀如来本愿力,而成《往生论注》之总结论。

此结论若对照开章,可知“乘佛愿力,便得往生”指第十八愿, “佛力住持,即入正定”指第十一愿, “上衍极致”指第二十二愿,超出常伦诸地行故。

《往生论注》以三种方式释明弥陀愿力:

1. 总明愿心,别无所指。如上卷明三严二十九种功德,只是探求如来大悲为凡之愿心,而非一一指对愿文。此即显明弥陀愿心本无边限,收为四十八愿,广开即有无量之愿。

2. 总举四十八愿。如“于是性中,发四十八大愿,修起此土” “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 ,此即显明四十八愿一体成就,不可分离。

3. 别举有关之愿。如“核求其本释”举第十八愿、第十一愿、第二十二愿。此即显明各愿有其独立功能,其中第十八愿独为生因之愿;

又四十八愿以此三愿为纲,总摄往生、成佛、度生故;

又三愿中以第十八愿为根本,因四十八愿一体成就,但能往生,成佛、度生自在其中故。

愿力为宗,是《往生论》的本有精神,以“观佛本愿力”之“不虚作住持功德”而宣示,先由“愿心庄严”而遍布于三严二十九种功德,再由“速得阿耨菩 提”之“速”字普及于五念、五果。这如同地下水系,虽河网密布,但显露在外的只是一小段,其余幽隐难知。 《往生论注》之功,乃将《往生论》之愿力体系一一探明,一一揭示,一一呈露,并且直溯源头,归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最终归于“生因愿” ——第十八愿。

后来道绰大师“圣净二门判”以第十八愿“一愿判教” ,善导大师“要弘废立文”更以第十八愿“一愿立宗” ,皆本于《往生论注》 。

五、易行论

昙鸾大师依据龙树菩萨“难易二道”之教判,以《往生论》为易行道之教典。准确地说,是昙鸾大师确见《往生论》本身即为易行道之教典,而借龙树菩萨之 教判说明之。堪称《往生论》教理核心的“不虚作住持功德之偈”所说“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 ,甚能说明佛力易行之特质,正是昙鸾大师深深着力之处。

然而,五念门行之第一礼拜、第二称名,固然属于易行,第三作愿门之奢摩他如实修行、第四观察门之毗婆舍那如实修行、第五回向门之大菩提心,乍见不免有难行之慨,如何也是易行呢?兹就《往生论注》的解释,更加说明。

(一)奢摩他易行

《往生论注》言:

奢摩他云止者,今有三义:

一者,一心专念阿弥陀如来,愿生彼土。此如来名号,及彼国土名号,能止一切恶。

二者,彼安乐土,过三界道。若人一生彼国,自然止身口意恶。

三者,阿弥陀如来正觉住持力,自然止求声闻辟支佛心。

此三种止,从如来如实功德生。是故言“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 。

(二)毗婆舍那易行

《往生论注》言:

“毗婆舍那”云“观”者,亦有二义:

一者,在此作想,观彼三种庄严功德。此功德如实故,修行者亦得如实功德。如实功德者,决定得生彼土。

二者,一得生彼净土,即见阿弥陀佛。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与净心菩萨,与上地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是故言“欲如实修行毗婆舍那故” 。

一般奢摩他、毗婆舍那如实修行,皆是从能修之行者方面而言,如此则无明障重的下劣凡夫绝对不可能;

今昙鸾大师探求论主之意,立于“佛本愿力”的立场,以“如来如实功德”能令行者“止一切恶” “得如实功德”而解释之,则当下成为我等可行之法。

所谓“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 “欲如实修行毗婆舍那故” ,所包含的意义是:下劣凡夫,如果想要如实修行奢摩他的话,必须一心专念彼佛,愿生彼国;

如果想要如实修行毗婆舍那,必须观察彼佛国土功德。除此之外,没有如实修行。也就是说,凡夫不可能有如实修行、如实功德,而皆来自于所念之佛、所愿之土、所观之佛菩萨国土功德。

五念门之观察门,若如《观经》之定善观,则偈颂当按定善十三观之次第,长行也当说明如何作观,然而并非如此,故知此“观”并不限于定善作观;

按《往生论》 ,只是“观彼世界相” “观佛本愿力”之观。彼世界是何等相?真实功德相!乃举三严二十九种,一一皆是真实功德相,胜过三界道。彼佛是何本愿?有何力用?此三严二十九种功德,皆 彼佛愿心成就,目的在救度三界流转凡夫,能令遇无空过,速满功德。故《往生论》所谓“观”不过是:听闻如此清净庄严之净土,知其为彼佛救度我等所成就之处 所,因而欣喜归命。

《往生论》说“云何观?云何生信心? ” 《往生论注》明“起观生信” , “观此十七种庄严成就,能生真实净信,必定得生彼安乐佛土” ,即同《大经》 “闻其名号,信心欢喜” 。略收为一句佛名,广开即三严二十九种功德。

《往生论注》上卷一一比较三界流转暗宅有漏无穷之相,探究彼佛成就此毕竟安乐净土之因中愿心,亦即“观知彼佛之本愿” ;

下卷一一显明彼佛愿心成就,救度、利益众生不可思议之力用,亦即“观知彼佛本愿之力” 。可知“佛本愿力”为三严二十九种功德之因中出发点与果上结归处;

所谓“观” ,即是观知彼佛如是本愿力 (名号) 而生信,广略相入,观、闻同功。

故不论是《往生论》还是《往生论注》 ,皆未着墨于教人如何修习止观,只是一味歌赞彼佛国土庄严功德,胜过三界,令人欣慕,显明此庄严功德乃是彼佛愿心成就,能令流转凡夫遇无空过,发人归命;

但能称名,如彼名义 (欣喜净土庄严,归命佛力救度) ,即成如实修行,乘佛愿力,必得往生,导人正行。

诚然,无有过于此佛力之易行也!

(三)菩提心易行

《往生论注》言:

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净佛国土心。

言方便者,谓“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 。彼佛国即是毕竟成佛道路无上方便也。

菩提心是自愿成佛,并度一切众生共同成佛,这正是龙树菩萨所说之难行道,所谓“发愿求佛道,重于举三千大千世界” ,如何能够发起?如何能够不退?此于下劣凡夫,是绝对不可能之事。

然今净土菩提心只是“自己愿生,并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 ,乘佛愿力皆得往生,往生者皆得成佛,因“彼佛国即是毕竟成佛道路”故。以愿生心为净土法门之菩提心,乃弥陀愿力之“无上方便” ,任何人皆能发起。

此义后来善导大师释为:

唯发一念厌苦,乐生诸佛境界,速满菩萨大悲愿行,还入生死,普度众生,故名“发菩提心”也。 ( 《圣教集》第672 页)

以厌苦而乐生,以乐生而满愿,以满愿而度生;

顺众生之本性,显如来之善巧;

以佛力成就,为凡夫易行。

六、称名论

就净土行,龙树菩萨《易行品》单举称名,天亲菩萨《往生论》以称名为核心展开五念;

就称名之理论与方法, 《易行品》依然简略,说“阿弥陀佛本愿如是” “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 ;

《往生论》则丰富之,说“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 “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 。今昙鸾大师相承二祖之教旨,而进一步发挥其微义。

(一)称名为本

首先, 《往生论注》解论名目,明“三经以佛名号为经体” ,则此《往生论》及《往生论注》也必以佛名号为体,此即预明“净土法门,称名为本” ,由教起行,依行证教故。

接着于上卷末释明天亲菩萨“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之义,引用《大经》第十八愿成就文,及《观经》下品下生之文,以本愿“十念”与下下品“十念” 同为称名,而作出著名的“三在释” ,明其必生之由。此即显明若凡夫、若菩萨,若自利、若利他,十方众生之往生,普皆归于称名一行。

更于下卷末探求五念门行能得往生之根本,引用第十八愿之文,释言: “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此即显明五念归宗于第十八愿称名一行。比照开章“乘佛愿力,便得往生” ,明知“十念念佛 (称名) ”即是“乘佛愿力” 。

而昙鸾大师另一杰作《赞阿弥陀佛偈》 ,开宗明义即标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也是显明称名为本。

(二)名号之德用

既以称名为本,此称名有何殊胜?昙鸾大师对此有丰富的阐释。就名号之具德, 《往生论注》言:

1.名即法。

2.如来即“真实功德”相。

3.如来是“实相身” ,是“为物身” 。

4.十念者,依善知识方便安慰,闻“实相法”生。

5.阿弥陀如来“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 。

6.阿弥陀如来“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 。

7.阿弥陀如来“至德名号” 。

8.十念者,明“业事成办” 。

9.十念业成。

10.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所谓“名即法” ,名号本身即是佛体,因而即是“实相身” “为物身” ,即是“实相法” ,即是“真实功德” ,即是“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 ,即是“至极无生清净宝珠” ,即是“至德” ,即是“佛愿力” ,即是“业成” ,即是“往生” 。

就名号之功用,仅举《往生论注》之显文:

1.名字为佛事。

2.若人但闻安乐净土之名,欲愿往生,亦得如愿。此名悟物之证也。

3.彼无碍光如来名号,能破众生一切无明,能满众生一切志愿。

4.此如来名号,及彼国土名号,能止一切恶。

5.若人虽有无量生死之罪浊,闻彼阿弥陀如来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投之浊心,念念之中,罪灭心净,即得往生。

6.诽谤正法……种种诸苦众生,闻阿弥陀如来至德名号,说法音声,如上种种口业系缚,皆得解脱,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口业。

7.阿弥陀如来无上宝珠,以无量庄严功德成就帛裹,投之于所往生者心水,岂不能转生见为无生智乎!

8.十念者重,重者先牵,能出三有。

又, 《赞阿弥陀佛偈》言:

若闻阿弥陀德号,欢喜赞仰心归依,下至一念得大利,则为具足功德宝。

设满大千世界火,亦应直过闻佛名,闻阿弥陀不复退,是故至心稽首礼。

弥陀名号:能为佛事,能悟物,能破一切无明,能满一切志愿,能止一切恶,能灭无量生死罪,能净浊心,能得大利,能具足功德宝,能不复退,能得往生,能救度谤法,能解脱业缚,能出三有,能入如来家,能转无生智,能平等成佛。诚然,万德万能之名号!

(三)机受之心行

名号虽然具有无量无边德用,但如果众生不知不信,不顺名号自然之功用,即不能得其功德利益。如手执亿金之券,不知不信,依然受穷;

家有全自动电器,不会使用,只是废物。

《往生论注》言:

有称名忆念而无明犹在,而不满所愿者,何者?由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故也。

云何为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谓不知如来是实相身,是为物身。

又有三种不相应:

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

二者信心不一,谓无决定故;

三者信心不相续,谓余念间故。

此三句,展转相成:以信心不淳,故无决定;

无决定,故念不相续。

亦可念不相续,故不得决定信;不得决定信,故心不淳。

与此相违,名如实修行相应。是故论主建言“我一心” 。

此一段文主要在说明“二不知三不信”之不如实修行,以及“二知三信”之如实修行相应。大意是:虽称念弥陀名号,但不知、不信“弥陀是真实能救我者,名号即弥陀真实之救度” ,即与弥陀名号本身所具有的含义不相应;

与名义不相应,弥陀名号本身所具有的德用就不能如实显现,所谓“碍属众生” ;

名号德用不能显现,众生全无如实修行;

不如实修行,不能往生;

不能往生,则不能破无明、满所愿。反之,即是如实修行相应。

实相,又称诸法实相、真如、法性,也就是真理;

此实相含藏万德故, 《往生论》说为“真实功德相” 。 “实相身”是说如来证穷真理,是“真理之存在” “真实功德之存在” 。

为物之“物” ,指众生。 “为物身”是说如来是“救度众生之存在” 。

诸佛化道,必具二身。若非实相,即堕颠倒;

若非为物,即成虚作。由实相身而为物身,故能从真理界垂化于众生界;

为物身而实相身,故能摄众生入毕竟净。此即诸佛摄化众生之通规。

若比之法、报、化三身,实相身相当于法身及自受用报身,为物身相当于他受用报身及化身。故诸佛自利虽究竟圆满,利他不得不俯顺屈尊。此诸佛之“为物身”虽言利济众生,但不普遍、非究竟,对众生根机不得不有所简择,施与利益不得不有所损减。

今弥陀建超世别愿,统实相身、为物身之功能于一名号中,故“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即是以弥陀之自证 (实相身) 而为众生之所有 (为物身) ,二者无毫发间隙,自利全成利他,自功德全成他功德,自受用全成他受用。故使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往生即速疾成佛。 《往生论》说: “其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所以“二知”成为“一知” ,知名号即弥陀究竟之救度。称名自具两种功能:必得往生 (为物故) ;

生即成佛 (实相故) 。

《往生论注》释弥陀名号即是实相身、为物身,让我们对这句弥陀名号、对阿弥陀佛之所以成为阿弥陀佛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弥陀名号具为物身故,称名众生必蒙报、化之来迎;

弥陀名号具实相身故,往生彼国即证真如之实际。又,名号具为物身、实相身故,一切观像、观想、实相念佛总收于称名之中。

若虽称名,而以不能定观为欠,此不知名号为物身;

闻他证悟,自卑于称名,此不知名号实相身。

不能观想,不悟实相,而能究竟直达如来地者,唯有称念弥陀名号一法。

诸佛皆自利利他,皆具实相身、为物身,但统实相身、为物身于一名号以摄化众生,唯是弥陀一佛;

故不受通途三身化用之局碍,而为一切诸佛所称赞。

弥陀名号统摄实相身、为物身,源于彼佛本愿。第十八愿言“乃至十念 (名号) ,若不生者 (为物身) ,不取正觉 (实相身) ” 。又《观经》 “光摄念佛”之文, 《小经》 “何故号阿弥陀”之文,皆是其据。约本《往生论》则据“真实功德相 (实相身) ” ,与“观佛本愿力 (为物身) ”之偈。

“知”是“信”义,若仅是观念之知,仍非相应,所以接下来就信心说“又有三种不相应” 。

先说“信心不淳” 。 “淳” ,通纯。虽称名,但不纯然仰信弥陀名号真实之救度,夹自力的杂质,精进时便认为往生一定,懈怠时又以为往生不定,所以说“若存若亡” 。

既然不淳,也就“不一” 。 “一”是专一。虽称名,但不专一仰靠弥陀名号之救度,左右摇摆,心怀犹豫,所以说“无决定” 。

既然不一,也就“不相续” 。虽称名,但不始终如一仰靠弥陀名号之救度,前念弥陀,后念余行,所以说“余念间” 。

若能顺佛本愿,称名相续,一信到底,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即与弥陀名号救度之义相应。现生破除疑无明,满往生愿;

当来破无始无明,满度众生愿。

所以, “三不信”只是“一不信” ,不信弥陀之救度;

“三不相应”只是“一不相应” ,与弥陀救度不相应。

后来善导大师以“专、杂”作为“相应不相应”之决判,至为简明扼要。 《往生礼赞》言: “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与佛本愿得相应故, ……舍专修杂业者,百时稀得一二, 千时稀得三五。何以故?与佛本愿不相应故。 ” “佛本愿”者,名号救度之义也。

可见二祖之一贯。

本来信心是主观意识,既不独立,也难表述,今《往生论注》承《往生论》之旨,紧扣“称名之行” ,所谓“称彼如来名” ,同时采取“三不信”之否定表述方式,以“与此相违,名如实修行相应” ,可说极为巧妙。

善导大师则直接说明“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并据此建立“称名正定业”“六字名号释”“就行立信” “一向专称”等净土宗根本教义,皆以此《往生论注》为法脉渊源。

七、凡夫论

龙树菩萨已说明本愿称名是易行道,天亲菩萨则说明本愿称名是真实功德,是如实修行相应。如是,净土法门易而胜、胜而易之特色昭然揭示。 “易”故能摄凡夫, “胜”故能使成佛,由此开启“凡夫成佛”之道。

然而,不论是龙树菩萨还是天亲菩萨,皆未明确指呈“凡夫成佛” 。相反, 《易行品》为随顺一般自力修行之观念,呵斥凡夫之“怯弱下劣” “无有大心” ;

《往生论》为明“五门行”乃是弥陀名号“真实功德相” ,诸大菩萨不能超越其外,故说“如是菩萨,奢摩他、毗婆舍那,广略修行,成就柔软心” “菩萨摩诃萨随顺五种法门,所作随意,自在成就” “菩萨如是修五念门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说相甚为高超。加之龙树、天亲二祖本身皆是圣位大菩萨之故,若不究竟道破经论之旨,显明凡夫往生直道,以净土法门本来即是难信之法,凡夫之心本来就卑劣 自居,必定起疑而自生退屈: “虽说易行,当是相应于某种修行程度之菩萨而言,我等凡夫当无其分;

纵然凡夫有分,也当是上品福智之人,下品造罪之人当无其分;

纵然罪人有分,当是平生之时,可有悔改之机,临终之人当无其分。 ”如以《观经》下品下生为“别时意” ,即是对净土经论的疑误所致。

今昙鸾大师为破除我等疑关,注《往生论》之时,以种种道理详尽证明“凡夫往生” “凡夫成佛”之旨。略述如下:

(一)论主回向为共凡夫

《往生论》言:

我作论说偈,愿见弥陀佛。

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往生论注》明:

此四句,是论主回向门。

“回向”者:回己功德,普施众生,共见阿弥陀如来,生安乐国。

接着昙鸾大师自设问答:

问曰:天亲菩萨“回向章”中言“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此指共何等众生耶?

答曰:案王舍城所说《无量寿经》 , “佛告阿难,十方恒河沙诸佛如来,皆共称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案此而言,一切外凡夫人,皆得往生。

又如《观无量寿经》 ,有九品往生。下下品生者……以此经证,明知下品凡夫,但令不诽谤正法,信佛因缘,皆得往生。

引用《大经》及《观经》证明一切凡夫,只要不诽谤正法,信佛因缘,都能往生,因而也都是天亲菩萨回向所共的对象。诽谤正法者,究竟能不能往生,在下卷“观如来三业功德”仍有说明;

就这一段,须特别注意净土门回向之意义。

《往生论注》明回向,先就普通意义说明“回己功德,普施众生,共生安乐国” ,但从接下来所引《大经》第十七愿、第十八愿成就文,可知是阿弥陀佛回向其名号功德给众生,令众生往生。

天亲菩萨自己修五门行所得功德,毕竟来自阿弥陀佛名号,而所谓“回己功德,普施众生” ,不过是将自己所得这句名号功德,辗转介绍给众生,令众生与己同得而已。由此之故,得名“巧方便回向” ,得名“易行道” ,成为净土门“愿生心之菩提心” ;

下劣凡夫才能与高位菩萨同修“回向” ,同发“菩提心” ,同生安乐国,此皆因弥陀“巧方便回向”故。

若非如此,不仅凡夫有不能修回向行、不能发菩提心之憾,菩萨回向也成无源之水,诸佛称叹也成无益虚言, “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也成徒设无功,凡夫称名往生更不可能。

此净土门回向义,后来之善导大师说:

1.自信教人信,大悲传普化。

2.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

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

(二)正依三经为摄凡夫

《往生论》言:

我依修多罗,真实功德相。

《往生论注》明所依“修多罗”即是净土宗正依三经;

并明“真实功德相”者,有二种功德:

一者从有漏心生,不顺法性,所谓凡夫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是故名“不实功德” 。

二者从菩萨智慧清净业起,庄严佛事,依法性入清净相,是法不颠倒、不虚伪,名为“真实功德” 。云何不颠倒?依法性、顺二谛故;云何不虚伪?摄众生入毕竟净故。

此三经所诠“真实功德”正为摄取“有漏、颠倒、虚伪、不实” ,没有真实功德的凡夫往生净土。

正依三经如何能摄凡夫?因弥陀名号故。 《往生论注》明:

(三经) 以佛名号为经体

真实功德缩为弥陀名号,施与众生,故能摄取凡夫令生净土。

此“虚实二种功德”之释,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善导大师的“机法两种深信” 。

(三)庄严净土为置凡夫

《往生论》言:

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

《往生论注》明:

佛本所以起此庄严清净功德者:见三界是虚伪相,是轮转相,是无穷相,如蚇蠖循环,如蚕茧自缚;

哀哉众生,缔此三界,颠倒不净。

欲置众生于不虚伪处,于不轮转处,于不无穷处,得毕竟安乐大清净处,是故起此清净庄严功德也。

三界是污染相,是破坏相。

此三界,盖是生死凡夫流转之暗宅。虽复苦乐小殊,修短暂异,统而观之,莫非有漏。倚伏相乘,循环无际;

杂生触受,四倒长拘;

且因且果,虚伪相袭。

此三界,皆是有漏邪道所生;

长寝大梦,莫知悕出。

有凡夫人烦恼成就,亦得生彼净土,三界系业毕竟不牵。

则是不断烦恼得涅槃分,焉可思议!

佛立净土,正是为了安置“虚伪、轮转、无穷、颠倒、不净、污染、破坏、有漏、邪道、烦恼、系业”之生死凡夫;

为令“烦恼成就之凡夫人,亦得生彼净土” “三界系业毕竟不牵” “不断烦恼得涅槃分” : “凡夫往生” “凡夫成佛”之义彻彰无遗。

庄严净土如何能置凡夫?因弥陀名号故。

“置”者,赦罪,释放。弥陀名号能灭凡夫生死重罪,能解凡夫三界系业,故能安置众生于佛净土。

《往生论注》明:

譬如净摩尼珠,置之浊水,水即清净。若人虽有无量生死之罪浊,闻彼阿弥陀如来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投之浊心,念念之中,罪灭心净,即得往生。

种种诸苦众生,闻阿弥陀如来至德名号、说法音声,如上种种口业系缚,皆得解脱,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口业。

彼佛世界如何“胜过三界道” ?因弥陀名号故。

“胜”者,胜出,如角力拔河,二力相交,克他为胜。 《往生论注》明:

安乐是菩萨慈悲正观之由生,如来神力本愿之所建。

法藏菩萨出世善根大愿业力所成,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力所摄。

此三界乃众生杂染业因所感,颠倒业果所系,虚伪相袭,循环无际。若净土、三界不相交集,则如来常在净土,凡夫恒处轮回,如来愿力不克众生业力,不可言净土胜过三界道。

今弥陀如来遍施名号于十方,众生闻名称念,即三界、净土于称名众生成交力之点,名号之弥陀大愿业力,能胜众生无始三界虚妄业作之力,令生净土,故说 “胜过三界道” ,亦说“佛本愿力,遇无空过” 。 《观经》言: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 《大经》言: “自然之所牵” 。念佛即遇佛本愿力,遇佛本愿力即被彼佛本愿力自然之所牵,其相即是佛光摄取不舍。愿力所牵、摄取不舍故,即得往生;

生彼国故,胜过三界道。

“道”者,因果。 《往生论注》明:

“道”者,通也。以如此因,得如此果;以如此果,酬如此因;通因至果,通果酬因,故名为道。

故“三界道”即是“三界因果” 。

“过”者,越过,如飞桥过江,不受江碍。

“胜过三界道”明:如来愿力克胜众生业力,无漏正道克胜有漏邪道,超越三界因果道理,不受三界因果所限。

不知此理,说为“二不知” ;

不信此行,即是“三不信” 。因不知不信“称名必生” ,弥陀虽有大慈大悲、大愿大力,欲救众生而无着力点,故不能往生。只要称名愿生,一心相续,弥陀愿力摄取不舍,任何人皆得往生,故说“遇无空过” 。

念佛即胜过三界业道,超异通途因果道理,凡夫难信,故《往生论注》于上卷末专设问答:

问曰: 《业道经》言“业道如秤,重者先牵” ,如《观无量寿经》言“有人造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无量苦。临命终时,遇善知识,教称南无阿弥陀佛。

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便得往生安乐净土,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毕竟不退,与三涂诸苦永隔” 。先牵之义,于理如何?又,旷劫以来,备造诸行有漏之法,系属三界;

但以十念念阿弥陀佛,便出三界。系业之义,复欲云何?

答曰:汝谓五逆十恶系业等为重,以下下品人十念为轻,应为罪所牵,先堕地狱,系在三界者;

今当以义较量。轻重之义,在心、在缘、在决定,不在时节久近多少也。

云何在心?彼造罪人,自依止虚妄颠倒见生;

此十念者,依善知识方便安慰,闻实相法生:一实一虚,岂得相比。譬如千岁暗室,光若暂至,即便明朗;

暗岂得言,在室千岁而不去耶!是名在心。

云何在缘?彼造罪人,自依止妄想心,依烦恼虚妄果报众生生;

此十念者,依止无上信心,依阿弥陀如来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生。譬如有人,被毒箭所中,截筋破骨;

闻灭除药鼓,即箭出毒除。岂可得言“彼箭深毒厉,闻鼓音声不能拔箭去毒”耶?是名在缘。

云何在决定?彼造罪人,依止有后心、有间心生;

此十念者,依止无后心、无间心生,是名决定。

较量三义,十念者重,重者先牵,能出三有。两经一义耳。

所举之问,几乎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因为我们会想当然地认为:造罪时久而多,旷劫备造诸行有漏之法,当然为重;

念佛时近而少,甚至仅为临终十声,当然为轻。对此,昙鸾大师首先否定说: “轻重之义,在心、在缘、在决定,不在时节久近多少” ,然后详明正理,举出著名的“三在释” 。

万法因心成体故,先明“在心” :凡心虚妄故,依心所起之罪亦虚妄;

佛心真实故,依心所成名号亦真实。实能胜虚,罪人念佛,如实入虚,不能为碍。 《往生论注》喻众生罪业如暗,弥陀名号如光,念佛如光入暗;

一光能破千年暗,旷劫罪业顿消除。

今仿《论注》之意,更设三喻:

譬如万丈深谷,一石投之,直落渊底;

谷岂得言“我深万丈,为何方寸之石能达渊底? ”谷者,罪业深重;

石者,凡夫称名。

譬如水映千山,一丸击之,倒影悉碎;

影岂得言“我拥千山,为何泥丸之击即便全碎? ”影者,众生妄罪;

丸者,称名实德。

譬如梦欠多债,一声唤醒,众债悉了;

又岂得言“欠债千万,为何一声即便酬偿? ”债即因果系业,声即弥陀佛名。

万法缘起有用故,次明“在缘” :念佛为弥陀名号真实因缘所起,力用强盛;

罪业由众生烦恼虚妄因缘所生,力用微弱,强能胜弱。罪人念佛,罪业似片雪近于洪炉,轻烟逆于强风,无不当空而化,即时灭踪。

体用必具其相故,次明“在决定” :罪业体虚缘弱故,无常不定;

念佛体实缘强故,恒常决定,定胜不定。

三义比较,十念 (念佛) 为重,能出三界。

诚然,从众生一边看,临终十念至微至弱,旷劫诸罪无量无边,而无边罪人以临终十念即出三界、生净土者,当然不是罪人有何力量,也不是“十念”有何力量,而完全是所念弥陀名号本身之力。如《往生论注》言:

夫须弥之入芥子,毛孔之纳大海,岂山、海之神乎?毛、芥之力乎?能神者神之耳!

又言:

十念业成者,是亦通神者言之耳。

所以, 《往生论注》明“十念”并不从“十”这个数字来看,也不偏重“念”来解,而是直接从名号法体之功能,看作“相续称名” ,明其“必生” (业成) 而已。如言:

不在时节久近也。

十念者,闻实相法 (弥陀名号) 生。

十念者,依阿弥陀如来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生。

十念相续。

十念业成。

经言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不必须知头数也。

但积念相续,不缘他事便罢,复何暇须知念之头数也。

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此义,后来善导大师完全继承之,并将“十念”规范为“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释言: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无问罪福时多少,心心念佛莫生疑。

(四)如来三业为治凡夫

《往生论》观如来身业、口业、心业三种功德成就。

《往生论注》明:

凡夫众生,身口意三业以造罪,轮转三界,无有穷已。

是故诸佛菩萨,庄严身口意三业,用治众生虚诳三业也。云何用治?

众生以身见故,受三涂身、卑贱身、丑陋身、八难身、流转身。如是等众生,见阿弥陀如来相好光明身者,如上种种身业系缚,皆得解脱。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身业。

众生以憍慢故,诽谤正法,毁訾贤圣,捐庳尊长。如是人应受拔舌苦、喑哑苦、言教不行苦、无名闻苦。如是等种种诸苦众生,闻阿弥陀如来至德名号、说法音声,如上种种口业系缚,皆得解脱,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口业。

众生以邪见故,心生分别。若有若无,若非若是,若好若丑,若善若恶,若彼若此,有如是等种种分别。以分别故,长沦三有,受种种分别苦、取舍苦。长寝大夜,无有出期。

是众生若遇阿弥陀如来平等光照,若闻阿弥陀如来平等意业,是等众生,如上种种意业系缚,皆得解脱,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意业。

“治” ,有对治、救治二意。因中法藏三业愿行,本为对治凡夫虚妄三业;

果上弥陀光明神力,即能救治人天三途诸苦。又凡夫因业造罪,即便对治;

果成系缚,即行救治。

如来三业如何能治凡夫?因弥陀名号故。

《往生论注》为明如来三业皆有救治众生之功能,姑且对应众生造罪三业,一一说明之,令人印象深刻。但这并不是说如来身业只能解脱众生身业系缚,而不能除心口业系;

或如来口业只能除灭众生口业诸苦,而不能除身心业苦。实际上,众生随所见闻如来三业中任何一业,所有身口意业系缚皆悉解脱。

然而,不入观佛三昧,不见如来身相光明;

不悟诸法实相,不知如来真实平等心;

若非亲炙灵仪,不闻如来说法音声。如是凡夫,如何能够解脱三业系缚?所以弥陀将其无量庄严功德、三业救治法力,纳入名号之中,令众生听闻称念。众生 称念名号,所有重罪,一切系累,皆悉顿除。故弥陀名号为“至德名号” “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 “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 ,所谓:

若人虽有无量生死罪浊,若闻阿弥陀如来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投之浊心,念念之中,罪灭心净,即得往生。

此如来名号,及彼国土名号,能止一切恶。

无碍光如来名号,能破众生一切无明,能满众生一切志愿。

《往生论注》将弥陀名号配于口业功德、说法音声,不仅因为众生称名属于口业音声,比类相似,更深层的含义是:弥陀名号统摄一切法门海,一切法门皆从六字流出,皆为导归称名;

如来以名号说法,众生称名愿生,即是随顺如来法音,奉行如来言教。然而称名之人,现生弥陀常住其顶,光明不离其身,临终必见报、化佛身放光来迎,是名号之中自摄如来身业功德。称名则万修万去,往生即普同成佛,故名号即是如来大慈等心;

若非名号,众生有堪不堪,即非平等。故以一名而摄三业。

又以名号配属口业,因众生谤法,从口业造,明此罪极重,非名号莫能救治。故知前说谤法不生,为一时方便。谤法不生,非如来不愿救、不能救,乃因不愿 生故,如《往生论注》言: “此愚痴人,既生诽谤,安有愿生佛土之理! ”今明得生,乃因先谤法人,闻名回心故。若不回心,闻如不闻,后来善导大师说: “以佛愿力,五逆之与十恶,罪灭得生;

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身业”等,明凡夫之人得生净土,三业同于如来,即是成佛之义。

《往生论注》对凡夫的论述全面,深刻,系统。

凡夫之本性,即是颠倒,即是虚伪;

此颠倒虚伪凡夫所修一切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也皆是颠倒,皆是虚伪,名不实功德,不可能出离三界、往生无漏净土;

此颠倒虚伪凡夫欲出三界、生净土,必须仰靠阿弥陀佛本愿力、名号真实功德。仰靠佛力的方法即是“称彼佛名,如彼名义” ,也就是“二知三信” ,也就是“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 ;

如是称名,如光入暗,顿灭无边生死罪,速满功德大宝海,三界系业不能牵,不断烦恼得涅槃。

明净土之摄机,先引《大经》弥陀本愿“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明论主所共即是凡夫,同时也说明“弥陀本愿,本为凡夫” 。

接着引用《观经》下品下生证明:一切凡夫,只要不诽谤正法,信佛念佛,皆得往生;

同时以《观经》下下品“造逆临终,十声称名”突显第十八愿机与法的内容,显明二者之有机联系。接着从道理说明:诽谤正法者不得往生,在于无愿生之心;

更于如来口业功德究竟显明:弥陀名号能灭谤法极罪,回心者皆得往生。

由此《论注》 ,龙树菩萨、天亲菩萨所开示之净土大乘菩萨道,豁然敞开于我等凡夫面前,眼前一亮,信心倍增。若无《论注》 ,几许误哉!恰如“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巢” 。

而为究竟引导我等,昙鸾大师在《赞阿弥陀佛偈》中言:

我从无始循三界,为虚妄轮所回转。

一念一时所造业,足系六道滞三涂。

经言: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大师之深恩厚德,永泽后昆。

附带说明,以下下品之机为净土门之正机,始自昙鸾大师。

八、佛身佛土论

净土宗以往生弥陀净土为宗旨,则此净土是何种净土,自然成为净土教理及行人关注之重点。

考察净土宗教理发展之脉络, 《易行品》主要在解决如何达致“现生不退” ,对比圣道门之难,而指明净土门之易,目的在令众生于今生、此土舍难取易而归于弥陀本愿,而于往生后之佛土位格,未作详细说明。也就是说, 《易行品》对此是采取“意在不言”的方式,因为既然仗彼佛本愿,现生即得不退,则由彼佛本愿所成就之佛土,以及往生彼土所得之利益自然更加殊胜。

《往生论》则在《易行品》 “怯弱下劣,现生致不退”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上圣下凡,往生速成佛” ,所以对于往生后为什么能速成佛、是怎样的速、速成佛之后又是何种状态等等方面,必须作出理论回答。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即是“佛身佛土论” 。

《往生论》以如来是“真实功德相” ,彼土是“第一义谛妙境界相” “三种成就,愿心庄严。略入一法句,谓清净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等等而说明之。由其言简义深,幽奥难明,非经大智之人明晰剖解,无尽妙义,亦将如云封雾锁,无人得知。

随着净土法门在中国的传入、普及及兴盛,至隋唐时代,关于弥陀净土及弥陀佛身之位格,亦即报、化问题,遂在教界激起种种议论——这是后话。但在昙鸾 大师的时代,一般教界对此问题尚处蒙眬不觉的状态,而昙鸾大师作为净土宗教理系统有形化之先觉者,藉由注释天亲菩萨的《往生论》 ,对弥陀佛身佛土率先作出了深刻独到的解释,为后世垂范。

(一)佛身论

先就佛身来讨论, 《往生论注》提出了“实相身、为物身”及“法性法身、方便法身”两组概念,基本上可视为等同。 “法性、实相”为诸佛自证之理体,属自利;

“方便、为物”为诸佛度生之权用,属利他。全体起用,全用归体;

全自利成利他,全利他为自利。

然从众生信知,宜言“实相、为物” 。知如来是实相,即破众生虚妄相;

信如来之为我,则起真实归命故。又实相故能救我,为物故愿救我。愿救、能救,即是大慈大悲、大愿大力。故知如来实相身、为物身,即知如来大慈大悲、大愿大力。

复从如来摄化,顺乎“法性、方便” 。由法性法身,垂方便法身,摄一切众生同证彼法性常乐故。

然而,仅从“实相身、为物身”及“法性法身、方便法身”之立名,弥陀与诸佛有共通性,并不足以显明何故论主自行化他专归阿弥陀一佛、愿生安乐国土,因而有必要探究更深层次的理由。

简略来讲,昙鸾大师深体弥陀愿心及论主释意,藉由“实相身、为物身”显明弥陀名号之超胜,而由“法性法身、方便法身”显明弥陀愿心之超胜。由此二胜,奠定净土宗“专凭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专愿弥陀净土”之理论基础。

弥陀名号与实相身、为物身之关系,在前“机受之心行”已有讨论。比较而言,诸佛虽也是实相身,愚痴暗钝之人根本不契;

虽示现为物身,福薄障重之辈不能逢遇,又虽遇而不免生死、徒然空过者,又虽不空过而不能速满功德。不如弥陀名号具摄实相身、为物身之德故,不择上中下根,不嫌凡圣善恶,能使闻名欲生者遇无空过,皆得往生,速疾成佛。

又就法性法身来说,十方诸佛毫无差别,所谓“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 ;

诸佛所以各立净土,各化有缘,因为方便法身不同;

方便法身不同,是因为因中愿心不同。由此而显见阿弥陀佛超胜诸佛之处。

《往生论》言:

向说观察庄严佛土功德成就、庄严佛功德成就、庄严菩萨功德成就,此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应知。略说入一法句故。

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

此清净有二种,应知。

何等二种?

一者器世间清净;

二者众生世间清净。

如是一法句摄二种清净义,应知。

《往生论注》明:

“应知”者,应知此三种庄严成就,由本四十八愿等清净愿心之所庄严。因净故果净,非无因、他因有也。

上国土庄严十七句、如来庄严八句、菩萨庄严四句,为广;

入一法句,为略。何故示现广略相入?诸佛菩萨有二种法身:一者法性法身,二者方便法身。由法性法身,生方便法身;

由方便法身,出法性法身。此二法身,异而不可分,一而不可同,是故广略相入,统以“法”名。菩萨若不知广略相入,则不能自利利他。

此三句,展转相入。依何义名为“法”?以清净故;

依何义名为“清净”?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

以上“净入愿心章”之《往生论》文及《往生论注》释,对净土宗教理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也较难理解。今试明其要点:

1.据何而立法性和方便二种法身

诸经论中虽多出佛具二身义,但所指不同;

今昙鸾大师立二种法身,直接的依据即是《往生论》 “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入一法句” 。依“一法句”立“法性法身” ,依“愿心庄严”立“方便法身” 。

2.此二法身是何意义

“法性”即诸法本来之体性,真实不虚,不变不易,诸佛菩萨证此法性,以法性为身,故称“法性身” 。然法性寂灭,不可说示,诸佛菩萨为度众生,本此法性,以大誓愿,兴方便力,示现种种依正相好庄严。由方便力所成故,又方便摄诸众生故,故称“方便” ;

因愿所感,果德所依,故说为“身” ,即是“方便身” 。

若法性身,若方便身,通入一法故,依法性入清净相故,统以法名,称“法性法身、方便法身” 。

3.何故立此二种法身

略说有四:

(1)为明广略相入

依一法句,说法性法身清净总相;

依佛土、佛、菩萨三种成就,说方便法身,略说二十九种庄严清净别相。法性平等是一,故略;

方便无量差别,故广。此二身,通一法故,通清净故,故广略相入。

广略相入者,有三种相:

一、由略入广。纯一佛智,示现佛土、佛、菩萨三种庄严,无差而差,为不虚作摄众生故。

二、由广入略。三种成就一一庄严,无非真实智慧无为法身,差而无差,故不颠倒入毕竟净。

三、由广入广。依正主伴一一相入,圆融无碍。佛心无漏故,依心所生一切花树、水流、光明皆是无漏,是由正入依;

一切花树、水流、光明,同佛说法,施做佛事,是由依入正。 “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是由主入伴;

“ ‘安乐国清净,常转无垢轮。化佛菩萨日,如须弥住持’故,开诸众生淤泥华故” ,是由伴入主:即同《华严》事事无碍境界。

何故广略相入?同一法故。如水与波,水入波、波入水、波复入波,同一水故。

(2)为明自他不二

法性法身属自利,方便法身属利他,二身同一法故,无余境界,故全自利以成利他,全利他以成自利,生佛一体,自他不二。

(3)为知弥陀愿心超胜

二身同一法故,三严圆融,依正不二,主伴不二,自他不二,示现如来不可思议大功德力成就,由本因中愿心超胜故。

《往生论注》明: “应知此三种庄严成就,由本四十八愿等清净愿心之所庄严。

因净故果净,非无因、他因有也。 《往生礼赞》言: “四十八愿庄严起,超诸佛刹最为精。

(4)为示弥陀名号摄三严二身

实相身、为物身”重在说明:弥陀名号具含二身之义,为令称名如实修行。

法性法身、方便法身”重在说明三严成就,二种清净,由本法藏菩萨愿心庄严。对照可知:二种法身摄归一句名号;

一句名号由本法藏愿力所成,总摄三种庄严,二种清净。

所谓“一法” “清净” “真实智慧无为法身” ,归极于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然则,为明其性,说为“一法” ;

为明其相,说为“清净” 。直示佛智之体为“真实智慧无为法身” ,显现佛智之用为“南无阿弥陀佛”名。摄广入略,即通三严入一法、通一法入清净、通清净入法身 (真实智慧无为法身) 、通法身入佛名;

以略摄广,即佛名摄法身,乃至摄佛土、佛、菩萨三种庄严。其间相入相摄,无碍自在,乃由因中愿心庄严,果成二种法身。为明此义,故说二种法身。

善导大师《观经疏》 “释名门”以一阿弥陀佛名含念佛、观佛两种三昧,既为所称之名,亦为所观之境;

于此可见其理论渊源。

称名如实修行相应故,念佛三昧为宗。观知一佛名俱摄依正二种清净、无量庄严故,观佛三昧为宗。弥陀名号,愿力所成,摄尽三严功德故,观佛入于念佛。

比对第十八愿愿文,由“欲生我国”成就三严之净土,由“乃至十念”成就二身之佛名,由“若不生者”成就方便法身、为物身,由“不取正觉”成就法性法身、实相身。

(5)为示称名往生即成佛之义

弥陀名号总摄三严、二身故,如实称名之人,往生即进入三严圆融之妙土,融入二身相即之佛身;

与弥陀同一法性,同一清净,同一真实智慧无为法身;

同一境界,同一受用,同一涅槃。

净土所有菩萨人天,与弥陀不一不异;

报体有别故不一,内证全同故不异。

何以众生往生即入佛境,证同弥陀?根本原理、机制即是弥陀“愿心庄严” 。由四十八愿庄严成就故,众生称名如入弥陀愿心之模;

入如来愿心之模,即塑就如来方便法身,故以净土圣众即是如来方便法身。 《往生论》言“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 ,又言“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 。然则证同弥陀而不名佛,但名菩萨人天者,因顺余方故,一土唯有一佛故,为示主伴庄严故。

(二)佛土论

就佛土,昙鸾大师并没有如佛身一般立“实相土、为物土” “法性土、方便土”等称谓,这并非出于偶然。

因佛为救度之主,正报之体,一法一身,不容分别。今就一佛名明其具摄实相、为物二种功能,能起众生归命、称名如实修行故;

若不详明二身,众生无由亲近。土是往生之所,依报之用,若存别称,众生易起分别,心生高下: “如我罪业凡夫,纵能往生,亦当居于下品土。 ”既生高下,即违彼佛平等誓愿,杂于众生自力修行,为不知彼佛实相身、为物身,不成如实修行;

罪业凡夫亦将漏于往生。然安乐土由彼佛四十八愿庄严成就,三严圆融,入一法句,同一清净,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

不同诸佛净土,随众生业感,存优劣差别。故昙鸾大师于一佛土,不立二称,唯一佛境故。后来道绰大师、善导大师释明极乐为“唯报不通化”之报土,即为循此芳规。

然佛身佛土本来一体,相对以明,于义更显。二身而一土,知二身只是一身,为众生故,随义立名;

一土而二身,知一土具二用。由方便、为物之用,凡夫众生易得往生;

由法性、实相之用,众生往生即证菩提。

唯一佛境故,后来善导大师直接释为“极乐无为涅槃界” ,简明扼要,的符论旨。主佛涅槃、圣众涅槃、国土涅槃,同一佛境故,称涅槃界。善导大师也以弥陀是报佛,极乐是报土,然此非通途法、报、化分别之报,也非 自受用、他受用分别之报,乃是彼佛别愿成就“唯报不通化”之报,全法成报,全报入法,全自受用为他受用,报法一体、自他一体之报,故说“报法高妙” 。

昙鸾大师也有此义。 《往生论注》释《往生论》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之“性功德成就”而言:

“性”是“本”义。言此净土,随顺法性,不乖法本,事同《华严经》宝王如来性起义。

又言“积习成性” ,指法藏菩萨集诸波罗蜜,积习所成。

亦言“性”者是圣种性。序法藏菩萨于世自在王佛所,悟无生法忍,尔时位名圣种性;

于是性中,发四十八大愿,修起此土,即曰安乐净土。是彼因所得,果中说因,故名为“性” 。

又言“性”是必然义、不改义。如海性一味,众流入者,必为一味,海味不随彼改也。又如人身,性不净故,种种妙好色香美味入身,皆为不净。安乐净土诸往生者,无不净色,无不净心,毕竟皆得清净平等无为法身,以安乐国土清净性成就故。

释“性”有四义。其第一“性是本义” ,约一法句;

第二“积习成性” ;

第三“圣种性” ,约愿心庄严;

第四“必然不改义” ,约清净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

又,第一明法性、实相所成,不颠倒;

后三明方便、为物所成,不虚伪,摄众生入毕竟净。二、三约因中愿行,第四约果上力用。

又,第一明依法性起之报,全法成报,略入于广;

二、三明因愿酬果之报,全报入法,广入于略;

第四明即此报法之力用,全自受用成他受用,广略相入,自利利他。

又,第一明性体,二、三明修相,第四明德用。第一明本净,二、三明因净,第四明果净。

《往生论注》对安乐净土不思议境多有阐明,略举如下:

1.安乐摄机

(1) 摄菩萨。如来清净智海,不宿二乘杂善中下死尸故。

(2) 摄声闻。生其无上道心故。

(3) 摄凡夫。令不断烦恼得涅槃故。

(4) 摄罪人。令念念罪灭,即入正定故。

此即是善恶同归、凡圣通往、五乘齐入、平等成佛。

2.安乐胜相
(1)清净

于不虚伪处,于不轮转处,于不无穷处,得毕竟安乐大清净处。

此清净不可破坏,不可污染。

诸往生者,无不净色,无不净心。

(2)实相

彼土是无生界。

彼净土是阿弥陀如来清净本愿无生之生。

广中二十九句,略中一句,莫非实相也。

相好庄严即法身。

(3)平等

使我国土,悉于如来净华中生;

眷属平等,与夺无路。

一得生彼,无瞋忍之殊。人天色像,平等妙绝。

愿往生者,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亦如淄渑一味。

大乘一味,平等一味。

毕竟皆得清净平等无为法身。

毕竟得证平等法身。

同得寂灭平等。

毕竟得平等身业。

毕竟得平等口业。

毕竟得平等意业。

(4)成佛

大乘门者,谓彼安乐佛国土是也。

若人得生安乐者,是则成就大乘之门也。

彼佛国即是毕竟成佛道路、无上方便也。

3.安乐胜益

如上胜相,即是胜益。更说胜益。

(1)名号为佛事

若人但闻安乐净土之名,欲愿往生,亦得如愿。

若人但闻彼国土清净安乐,克念愿生,亦得往生,即入正定聚。

国土名字为佛事,安可思议!

(2)依报为佛事

《往生论注》明:

安乐依报,光为佛事,影为佛事,声为佛事,水为佛事,华为佛事,一一庄严能为佛事,说法利生。故光称佛光,亦是光佛;

水称佛水,亦是水佛:一切庄严皆如是,入一法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

(3)成就大心

声闻以实际为证,计不应更能生佛道根芽,而佛以本愿不可思议神力摄令生彼;

必当复以神力生其无上道心。佛能使声闻复生无上道心,真不可思议之至也。

彼中众生,住如此量中,志愿广大,亦如虚空,无有限量。

彼国土量,能成众生心行量。

无缘是大悲,大悲即出世善。生彼正道世界,即成就出世善根,入正定聚。

(4)自然无为

胎卵湿生,缘兹高揖;

业系长维,从此永断。

续括之权,不待劝而弯弓;

劳谦善让,齐普贤而同德。

探汤、不及之情自然成就。

彼土是无生界,见生之火自然而灭。

(5)同佛自在

未阶自在之位,而同自在之用。

(6)超证佛果

缘佛愿力故,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

彼国菩萨,不从一地至一地。

言十地阶次者,是释迦如来于阎浮提一应化道耳。

(7)还向度生

出第五门者,以大慈悲观察一切苦恼众生,示应化身,回入生死园烦恼林中,游戏神通,至教化地,以本愿力回向故。

若人一生安乐净土,后时意愿生三界教化众生,舍净土命,随愿得生;

虽生三界杂生水火中,无上菩提种子毕竟不朽。何以故?以经正觉阿弥陀善住持故。

4.安乐原理
(1)为何安乐胜过三界

本愿所建故。如言:

安乐是菩萨慈悲正观之由生,如来神力本愿之所建。

“胜过三界” ,抑是近言。

(2)为何安乐清净不染

愿心清净故。如言:

应知此三种庄严成就,由本四十八愿等清净愿心之所庄严。因净故果净。

从菩萨智慧清净业起,庄严佛事,依法性入清净相。

能生既净,所生焉得不净!故经言“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

彼土金光,从绝垢业生故,清净无不成就故。

以安乐国土清净性成就故。

(3)为何安乐平等一味

大悲平等故,同一念佛故。如言:

平等是诸法体相。以诸法平等,故发心等;

发心等,故道等;

道等,故大慈悲等。安乐净土从此大悲生故,故谓此大悲为净土之根。

凡是杂生世界,若胎,若卵,若湿,若化,眷属若干,苦乐万品,以杂业故。彼安乐国土,莫非是阿弥陀如来正觉净华之所化生。同一念佛,无别道故;

远通夫法界之内,皆为兄弟也。

(4)为何安乐依报为佛事

全体正觉故。如言:

安乐国为正觉善持,其国岂有非正觉事耶!

安乐国土光明,从如来智慧报起,故能除世暗冥。

(5)为何安乐利益不可思议

愿力成就故,正觉住持故。如言:

夫须弥之入芥子,毛孔之纳大海,岂山、海之神乎?毛、芥之力乎?能神者神之耳。

正觉阿弥陀不可思议,彼安乐净土,为正觉阿弥陀善力住持,云何可得思议耶!

佛土不可思议有二种力:一者业力,谓法藏菩萨出世善根大愿业力所成;

二者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力所摄。

依本法藏菩萨四十八愿、今日阿弥陀如来自在神力。愿以成力,力以就愿;

愿不徒然,力不虚设;

力愿相符,毕竟不差:故曰“成就” 。

安乐净土,是无生忍菩萨净业所起,阿弥陀如来法王所领,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故。

核求其本,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

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

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

正因为安乐佛身佛土化益超胜,昙鸾大师自己表达他的归命信仰说:

十方三世无量慧,同乘一如号正觉。二智圆满道平等,摄化随缘故若干。

我归阿弥陀净土,即是归命诸佛国。我以一心赞一佛,愿遍十方无碍人。

九、平生业成

论净土法门以往生净土为目标,业报之身未舍之前,总在秽土,必待临终佛来迎接,才入净土莲花化生。然而往生净土之业事,非必皆要待至临终才能达成, 而是在平生之时即可达成的,此即称为“平生业成” 。 “平生”相对于临终, “业”指往生净土之净业, “成”是成就。平生之时,往生净土之业事已经成就,临终则必定往生,没有任何不确定性。如泥坯已烧制成砖,虽在窑未出,砖已成就,遇水不化,只待出窑而 已。

愿生净土之人,修五念门行,虽身在秽土,命尚未终,往生之事已然成办,只待临终佛迎而已。

《往生论》说:

菩萨摩诃萨随顺五种法门,所作随意,自在成就。如向所说身业、口业、意业、智业、方便智业,随顺法门故。

《往生论注》明:

此五种功德力,能生清净佛土,出没自在也。

此五种业和合,则是随顺往生净土法门自在业成就。

“成就”谓无有变坏、不可改转。 “自在”明无障碍。 “出没”谓没于秽土,出于净土;

又生净土已,任化十方。 “自在业成就”明修五门行,自在往生,无有障碍;

此指平生而言,若必待临终,则非自在,是未成就。

《往生论注》上卷末“八番问答”处,引用《观经》下下品之十念 (十声称名) 往生,说明“在心、在缘、在决定” 。又说:

此中云“念”者,不取此时节也。

经言“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不必须知头数也。

十念业成者,是亦通神者言之耳。

《往生论》虽说五念门行, 《观经》唯举称名一行,故知五念门行尽收入称名一行。

又就称名之十念,释“念”非取时节, “十”不关头数,则唯是名号之法体本身令行者往生,与行者称名久近多少、功夫深浅无关;

故知所谓“十念业成”者,成在名号本身,亦即所谓佛力成就。以此而言“十念业成者,是亦通神者言之耳” ,其意谓:称名往生是名号本身之作用,名号如何成就众生之往生,此是阿弥陀如来本身之境界,非凡夫所能测度,故只须顺彼佛愿,积念相续而已。

往生之业成在名号,此即“在缘” ;

行者闻名号之德,一心领纳,此即“在心” ,故也可说往生之业成在信心;

一心领纳,无间无后,积念相续,执持不怠,此即“在决定” ,故也可说往生之业成在称名。

业成在名号者,成在十劫之前,又成在弥陀大愿大行;

业成在信心者,成在当下一念,又成在众生之身,此是弥陀施与众生;

业成在称名者,念念称名皆是业成,此业成不坏之相。

《观经》举下下品临终之机之十念业成,以明平生之机之平生业成,在心、在缘、在决定故,不在时节久近、头数多少故。

十、现生不退

论总体来说,龙树菩萨《易行品》以现生此土不退为立场,而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以往生彼土不退为目标,然而这二者并非敌对,而正可以互相发明。

首先龙树菩萨为何以此土不退为立场?这是为了与圣道法门相对比,以显出弥陀本愿称名之易行超胜。然则既然此土已臻不退,往生彼土不退更不待言。又所谓此土称名不退,正是以往生彼土为背景;

因称名愿生故,顺彼佛本愿,被彼佛光明摄取不舍,获“即得往生,住不退转”之益,往生之业事成办,现生住于正定之聚。因此, 《易行品》虽以此土不退为立论,仍以往生彼土为归趣,故于“弥陀章”之赞偈中盛谈往生彼土之事。

而昙鸾大师站在净土门本有的立场,以凡夫处此浊染世界,无佛力住持,总为退堕败坏之所,提倡称佛名号,乘佛愿力,往生彼清净安乐国,即证不退,速疾 成佛。然而这并不是说,称名愿生之人此土现生仍有退转,反而是因为于此土已植不退因,获不退身份,往生彼土即证不退果。故彼土不退实以此土不退为前提。比 较而说,龙树菩萨所说不退为此土、凡夫、因位之不退;

昙鸾大师所说为彼土、圣者、证果之不退。因必致果,果必由因故,二者不违。

推昙鸾大师本意,亦以称名愿生之人,现生即入不退。

一由尊龙树为本师,自不可违龙树菩萨之教故。

二由净土经证明显故。如《无量寿经》有闻名得忍、闻名不退之愿, 《观经》有摄取不舍、二圣为友之文, 《阿弥陀经》说欲生彼国皆得不退转,皆得往生。

三由因果相续道理。秽土假名人,净土假名人,不得决定一,不得决定异。彼土克证不退果,实由此土现种不退因。

四由平生业成道理。既然平生之时往生之业事已经成办,而往生必定成佛,则此土不退菩提自在其中。

五由佛力住持道理。称名愿生之人,顺彼佛本愿,蒙彼佛光明摄取,即乘彼佛愿力,即受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

《往生论注》言:

彼安乐国土,莫非是阿弥陀如来正觉净华之所化生。同一念佛,无别道故;

远通夫法界之内,皆为兄弟也。

以秽土念佛之人与安乐菩萨同称兄弟,则此土不退菩提为显然。

然为遮止止住此土不求往生之妄,故一部《论注》专从往生彼土不退一面立说。

《赞阿弥陀佛偈》概要

《赞阿弥陀佛偈》是昙鸾大师的又一精绝之作,内容主要依据《无量寿经》 ,效仿龙树菩萨《十二礼》及天亲菩萨《愿生偈》所写的广赞阿弥陀佛功德的赞歌。全篇由题号、归敬、偈文 (共50 首) 组成。

一、题号

题号“赞阿弥陀佛偈” ,显示五念门中赞叹门之意。然而看其正文,并不限于赞叹,而是总括五念门: 每偈末句之“归命礼” “顶礼” “稽首” “头面礼”等,为礼拜门;

各偈赞叹阿弥陀佛及其净土之德,为赞叹门;

所随赞叹而心中思惟佛德,为观察门;

偈中“我愿往生归命礼” “故我顶礼愿往生” ,是作愿门;

“回施一切共往生” ,是回向门。

题乃总冠全篇,可知昙鸾大师以赞叹门为中心,总摄五念门。

二、归敬

偈文之先,特别有示归敬的“南无阿弥陀佛”六字,略有五义:

(一)显明通篇赞偈以佛名号为体,如同《往生论注》所说“以佛名号为经体” 。

(二)显明此赞偈与净土三经之一体性。

(三)显明赞叹即是称名,以称名一行总摄五念门行。

(四)显明称名为略赞叹,如下的偈文为从一句名号所流出,是广赞叹。

(五)显明偈文之佛、菩萨、国土三种功德庄严总摄于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三、傍记

“南无阿弥陀佛”下,有“释名无量寿,傍经奉赞亦曰安养”十三个字的傍记,简略解释题号。

“释名无量寿”是解释题中“阿弥陀佛”四字。阿弥陀佛乃是梵音,若释以汉语,称“无量寿 (佛) ” 。

“傍经奉赞”是解释题号首尾“赞偈”二字。 “傍”是依据,说明此赞颂之偈文乃是依据经文所作。

“亦曰”是前释完毕之补充。 “安养”为安乐国土异名。 “亦曰安养”是补充说明:此赞偈不仅赞正报阿弥陀佛,也赞依报安养国土;

依正统一于阿弥陀佛名号。

四、偈文分科

五、赞偈大意

由题号及内文可知,此赞偈为敷演天亲菩萨《往生论》赞叹门之义。

依序而言, “南无阿弥陀佛”对应论文“称彼如来名” 。第 2 至14 偈对应“如彼如来光明智相” 。第 2 至 46 偈对应“如彼名义” 。

第 49、 50 偈对应“欲如实修行相应故” 。

“彼如来光明智相”依《无量寿经》十二光名展开,第 2 偈总赞光寿之体,第 3 至 14 偈一一别赞光明智相。

“彼 (如来) 名义”用四十五首偈展开为佛庄严、菩萨庄严、国土庄严,以名即法故。又为显明阿弥陀佛名号所具含的德义,除依经使用十二光名之外,大师另立二十五种德名如 下: (1) 真实明;(2) 平等觉;(3) 难思议;(4) 毕竟依;(5) 大应供;(6) 大安慰;(7) 无等等;(8) 广大会;(9) 大心海;(10) 无上尊;(11) 平等力;(12) 大心力;(13)无称佛;(14) 婆伽婆;(15) 讲堂;(16) 清净大摄受;(17) 不可思议尊;(18) 道场树;(19) 真无量;(20) 清净乐;(21) 本愿功德聚;(22) 清净薰;(23) 功德藏;(24) 无极尊;(25) 不可思议光。

“如实修行相应”展开为机法两种深信,即:虚妄造业凡夫,凭自力只能无穷轮回,不可能有如实修行;

要想如实修行相应,必须“一心赞 (弥陀) 一佛” “归阿弥陀净土” ,蒙弥陀“慈光护念” ,即得“如意无障碍”往生,乃至同于十方三世佛“同乘一如号正觉” 。

六、其他要点

开篇首偈即说“我愿往生归命礼” ,显明此偈与天亲菩萨《愿生偈》同样性质。

第 47、 48 两偈特别赞龙树菩萨,显明以龙树菩萨为师,依易行道“归阿弥陀生安乐” 。显然,昙鸾大师是承顺着龙树、天亲二大菩萨之思想。

第 24 偈为解释第十八愿成就,末句“故我顶礼愿往生” ,这是其他各偈所没有的,显明乘第十八愿之佛本愿力往生为净土门之体。

又,第 49 偈说明净土门之菩提心为普愿十方有缘共生安乐。

第 50 偈说明十方三世诸佛净土中唯赞弥陀一佛、唯归阿弥陀净土之理由。

本偈之原型,应只有最初之归敬、傍记与偈文,每一偈前后“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第14 偈之尾及卷末十行文等,似是后人仿效善导大师《往生礼赞》所附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