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阿僧只劫_佛学辞典_南国佛教
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辞典 → 三阿僧只劫
三阿僧只劫

为菩萨修行成满至于佛果所须经历之时间。又作三大阿僧只劫、三劫阿僧企耶、三阿僧企耶、三僧只、三只、三无数大劫、三无数劫、三劫。阿僧只,梵语 asam!khya,意为无量数、无央数;劫,为极长远之时间名称,有大、中、小三劫之别。三度之阿僧只大劫,即称三大阿僧只劫。于三大劫中,释迦佛值遇无数佛。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七八载,于初劫之时,逢事七万五千佛;第二劫之时,逢事七万六千佛;第三劫之时,逢事七万七千佛。
 以三劫配于修行之位次,诸经论所说不一。天台宗智顗大师之四教义卷四以之配于声闻之位次:(一)初阿僧只劫配外凡之位,即证得五停心别相、总相念处之位。(二)二阿僧只劫配内凡中之暖位,即以暖法之智慧修习六度之位。(三)三阿僧只劫配顶位,即勤行六度,而于四谛观解分明之位。
 据摄大乘论本卷下之说:(一)初阿僧只劫配地前菩萨之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等四十位。(二)二阿僧只劫配初地至第七地之位。(三)三阿僧只劫配第八地至第十地之位。
 梁译摄大乘论卷下则举出七阿僧只与三十三阿僧只之说。(一)七阿僧只劫:(1)不定阿僧只,(2)定阿僧只,(3)授记阿僧只(以上三项配于地前之四十位),(4)依实谛阿僧只(初地至第三地),(5)依舍阿僧只(第四地至第六地),(6)依寂静阿僧只(第七、第八地),(7)依智慧阿僧只(第九、第十地)。(二)三十三阿僧只劫:即地前有(1)信行阿僧只,(2)精进行阿僧只,(3)趣向行阿僧只。十地之中则各地皆有三阿僧只,盖以每地均有入位、住位、出位等三种位次,每一位次立一阿僧只,合地前之三劫,则总为三十三劫。又所立劫数虽为七、三十三,然其劫量则与上记之三阿僧只劫无异。
 优婆塞戒经卷一修三十二相业品(大二四·一○三九上):“菩萨摩诃萨修是业已,名为满三阿僧只劫,次第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我于往昔宝顶佛所满足第一阿僧只劫,然灯佛所满足第二阿僧只劫,迦叶佛所满足第三阿僧只劫。”(大智度论卷四、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八、俱舍论卷十八、天台四教仪集注卷中、华严五教章卷二、卷三、俱舍论光记卷十八)p577

上一篇 下一篇


《佛教人物传》【中华佛典宝库 编】V2.1
《禅宗语录辞典》 【宋·释普济 撰】V1.31
《中国佛教》中国佛教协会 编
《翻译名义集》南宋·法云 著
《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中国大百科全书(摘录)》
《法界次第初门》隋·智顗 撰
《法门名义集》唐·李师政 撰
《俗语佛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天台教学辞典(释慧岳监修,释会旻主编)
禅宗典籍560种提要(吴言生 编)
佛教器物简述
祖庭事苑
《五灯会元》宋·释普济 撰
《阅藏知津》蕅益大师著
《释氏要览》(宋 道诚集)
《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阿毗达磨辞典》(中华佛典宝库编)
《巴英南传佛教辞典》(Nyanaponika 编)
《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英汉-汉英-英英佛学辞典》中华佛典宝库 编
《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佛光大辞典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藏传佛教辞典(中华佛典宝库编)V1.1
本文地址:http://www.n12345.com/dict-aak-2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