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在线念佛净空法师佛经故事佛教文库白话佛经佛学辞典大正藏续藏经龙藏意见反馈
当前位置:首页 - 三皈传授 - (共一集)
三皈传授  (共一集)  2000/7/2  马来西亚古晋  档名:16-016-0001

  诸位法师,诸位大德,诸位同学们,今天我们在此地举行三皈传授的仪式,首先我们要明了「三皈」的真实意义。学佛,我们对於佛教,也就是佛陀的教育,有了相当的理解,真正发心向释迦牟尼佛学习,这才发心来求受皈依。求受皈依就是求释迦牟尼佛收我作学生,从今之后,我们愿意做释迦牟尼佛的学生,遵从释迦牟尼佛的教诲,修正我们在生活当中许多错误的行为。这是皈依正确的动机,或是说皈依正确的发心。如果我们对於佛教是什么都没搞清楚,看到别人皈依,我们也跟去皈依,这是错误的,这叫盲从,这是迷信,决定得不到三皈真实的功德利益。

  佛法这一桩事情,正如同过去新加坡总统纳丹先生所说的。我跟他第一次见面,他告诉我,他在所有宗教里面最尊敬的是佛教,「佛教重实质不重形式」。我听了这个话很惊讶,他是内行人,他不外行,这句话不是一般人能说得出来的,甚至在佛门里能说得出来的出家法师也不多。

  看看寺院道场大殿上所供奉的佛像,你就知道它代表实质。通常供养佛像是供一佛二菩萨。佛像代表本体,代表真如本性。菩萨代表从体起用。所以佛没有言说,心性没有话说的。从体起用就能现相,就能说法。现相、说法再多,总不出两大类,一个是智慧(解),一个是慈悲(行)。「行」是慈悲,「解」是智慧。解行是一,解行不二。这就是佛像代表的意义。

  细心观察这个地方,佛教确实重实质不重形式。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为学生传授三皈五戒,没有听说发皈依证、发五戒证书的。为什么?这是仪式,佛教重实质。

  你有没有真心皈?「皈」是回归、回头,「依」是依靠。从哪里回头?从一切错误回头。依什么?依靠老师真实的教诲。诸位要记住,皈依不是皈依一个法师。如果你们大家今天到此地来,说「我皈依净空法师了」,错了,只要有这一个错误、这一个罪名就要堕地狱。你不来受皈依不会造这个罪业,因为你来受皈依,你造的这个罪业将来要堕恶道。我们皈依谁?我们皈依三宝,不是皈依某一个人,这样才对了。我们是三宝弟子。世尊是这样传授下来的,我们应当如是接受,依教奉行。

  可是佛教流传的时间长久,这当中免不了发生讹错,愈传愈讹。於是现前造成什么形势?皈依某一个法师,这问题严重。皈依某一个法师就成了「破和合僧」。谤佛、谤法、谤僧、破和合僧。这一个罪条就是阿鼻地狱,我们千万不要疏忽,一定要知道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佛法传到中国唐朝将近一千年,我们在《坛经》上看到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为学生传授三皈,已经不是说「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而说「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这把佛法僧的意义明显的跟我们说出来。然后说明,「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於是我们就知道从那里回头,依靠什么。

  「觉」的反面是迷惑。我们今天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都不知道。所以我们在生活、工作、应酬之中,常常犯过错。你问说「为什么会犯过错?」因为不了解彼此的关系跟事实真相,所以犯了许多错误。佛菩萨是明白人,佛菩萨了解其中的关系,了解事实真相。所以佛菩萨的生活没有错误,佛菩萨做工作没有错误,佛菩萨处事待人接物都没有错误,这确实可以做我们的榜样。所以我们从迷惑颠倒回头,依「自性觉」。佛菩萨代表自性,我们要依佛菩萨的大觉。

  我们从错误的思想、见解回头,从邪知邪见回头,我们依靠佛菩萨所代表的正知正见,这叫「皈依法」。我们的心地被污染,我们的精神被污染,我们的思想、见解,乃至於肉体都被污染。被什么污染?被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瞋痴慢污染。今天起,我们从日常生活当中一切染污回头,依清净,诸佛菩萨代表「六根清净,一尘不染」,这叫「皈依僧」。我们这才明白,皈依佛是「觉而不迷」,皈依法是「正而不邪」,皈依僧是「净而不染」。

  关於三皈详细的说明,我们过去在新加坡及澳洲讲过,都留下了录像带,现在做成影音光碟。去年在吉隆坡的弘法大会也详细讲过一次。所以总共有三次的讲解。今天这个法会之中有很多结缘品,诸位同学一定都可以拿到。还有一些热心的同学从讲演之中把它写成文字,印成小册的《三皈传授》,诸位可以看,可以听。要多看、多听,真正了解三皈的意义,我们才是如来真实弟子,才是如来第一弟子。我们要真学佛,我们要真正明了三皈传授的神圣。

  今天在此地,我们拜老师,老师是佛陀,不是普通人。我在此地代表僧团为诸位讲解三皈的大意。决定不是皈依净空法师,不是皈依某一个寺院,不是皈依净宗学会,这一定要搞清楚。我们皈依佛,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我们皈依法,诸佛菩萨所说的一切经论是我们修学的依靠;我们皈依僧,是皈依虚空法界一切诸佛刹土里面的僧团。你这就真的皈依了。这样发心皈依,世尊告诉我们,你必定得一切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所以佛在经上讲,真正受三皈,必定有三十六位护法神日夜保护你。

  佛法,就如同夏莲居老居士常常教导我们的,要「真干」。我学佛将近五十年,在讲台上讲经也讲了四十年。这么长的岁月,我总结佛法的教学,做成一副对联。上联:「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诸佛如来教我要这样存心。这是佛心,这就是经典上常讲的「无上菩提心」。必须落实在生活。我们对人、对事、对物要真诚。「真」是不假,「诚」是不虚。虚情假意,自欺欺人,你用心就错了。佛菩萨用真诚心,决定不欺诳众生。佛菩萨用清净心,决定没有丝毫污染。污染的根是自私自利。我们起心动念为自己的利益打算,这个念头是罪,这是凡夫的妄心,不是真心。

  真心清净,决定没有污染;真心平等,决定没有高下。如果觉得我高,他不如我,我们就错了,我们没有回头,没有皈依。所以皈依之后,要用清净心、平等心对一切人、事、物。要用觉悟心,觉就不迷。要用慈悲心,慈是爱心。这个慈悲心是从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流露出来的。这个「爱」是大爱、真爱。佛家怕众生误会,所以用「慈悲」,不讲「爱」。「爱」带著情执。爱心里面具足了真诚、清净、平等、正觉,这个爱心就叫做大慈大悲。我们要学佛的存心,学佛的用心,你就是真的回头,真的皈依。诸佛如来承认你是佛弟子,你是佛的好学生。

  在日常生活当中,如何落实在生活上、工作上?如何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我们写在下联,「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这就圆满了。上联是教我存心,下联是教我修行。什么是「看破」?对於宇宙人生真相搞清楚了,这叫「看破」。「放下」是放下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瞋痴慢。能与不同的国家、族群、文化、宗教,和睦相处,平等对待,互相尊重,互助合作,真正做到舍己为人,这是把下联真正落实了。你所得的果报是佛家讲的「得大自在」。

  我们在这个世间生活,无论对人、对事、对物,随缘而不攀缘,一切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我一生没有建一个道场,我自己没有道场,我也没有信徒,我一生孤家寡人一个。很多同修都知道,我一生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钱,我得大自在。我走到任何地方,全心全力帮助别人。我住在台湾,帮助台湾;我住在美国,帮助美国;住在新加坡,帮助新加坡。帮助当地的道场、法师、信众,也帮助当地的政府、当地的社会。我们从事教学的工作,劝人断恶修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今天到此地,也是帮助此地的同修们,也帮助此地的道场与法师们。

  我们不必做皈依的仪式,你只要懂得皈依真正的意义,任何法师都可以为你做皈依仪式。你不找法师,在佛菩萨面前自己受皈依也可以。跟诸位说,这佛经上讲得很清楚,三皈、五戒、菩萨戒、八关斋戒,都可以自己在佛菩萨面前用真诚心求受,有效。只有比丘戒跟比丘尼戒一定要有大僧传授,否则不能得戒,这是佛在经上说的。除比丘戒、比丘尼戒之外,我们自己受三皈五戒,都可以在佛菩萨面前受。当然,你在泥塑木雕的佛菩萨像前受三皈五戒,它不会发皈依证给你,可是有效。

  如果你在法师面前求受三皈五戒,皈依证印得再漂亮,黄金做的皈依证,诸佛菩萨不承认,鬼神也不护持你,那是假的,不是真的。为什么?你是皈依某个法师,皈依某个道场,你搞错了。所以一定要懂得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我们念佛求生西方净土是实质上往生,形式上不能往生,形式都要放下。「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的要舍弃,真实的要提起。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真实的。我们要真干,不是真实的统统放下,这就正确。

  现在很多同学都念《无量寿经》,我们现在采用的《无量寿经》是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第三十三品到三十七品,是详细说明三皈五戒的戒相、戒行、戒法与持犯的功德果报。现在有黄念祖老居士的《注解》可以参考。这部经我讲过十遍,现在在新加坡讲第十一遍。也有一些同学把过去讲的写成《讲记》,这个《讲记》我看过,诸位可以做参考。我们每一次的讲演都留有录像带,现在做成了光碟,诸位可以看,可以听,一定要认真学习。我们要做如来真正的弟子,不要做冒名、冒充的弟子,那我们的罪过就很重。

  今天我在此地只把三皈五戒的意义跟诸位说明,另外有一些参考资料提供给诸位做参考。这个仪式我们统统都免了。我们采取的仪式是采用弘一大师从《戒经》节录出来的三皈仪式,这是近代对於戒律很有研究的一位大德。皈依的誓词很简单,弘一大师告诉我们,这个誓词是当年世尊在世所传授的。五戒的誓词也是弘一大师从《戒经》为我们节录出来的,这是非常好的范本,我们要认真学习。

  皈依誓词:「阿闍梨存念,我弟子」,我们现在的法名都用「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两足」,「足」是圆满、满足,「两」是智慧、福德。智慧圆满,福德圆满。智慧、福德当中最尊贵的,这是佛。学佛就学福慧双修,希望也能达到像佛一样福慧圆满。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这一条非常重要。「达摩」是「法」,「欲」是七情五欲。凡夫种种欲望,只要有欲望就出不了三界。不但三界出不了,三界里面有欲界、色界、无色界,有欲望出不了欲界,色界、无色界都没有分,你说多可怜!所以佛教导我们的一切教诲,都是教我们「离欲」,永远脱离自私自利。起心动念,一定为社会、为人民、为众生,决定不可以有一念为自己,这是「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僧伽」是学佛人的团体。佛家讲的「众」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社团。所有一切社团中,佛教社团最值得尊敬。为什么?它是智慧的社团,和合的社团,这个社团可以做世间所有一切社团的模范。

  我们从这里得到一个结论,真正皈依的人,我做人要做所有一切人的好样子。因此,我们起心动念,所作所为,想想我可不可以做社会大众的好样子?不是好样子,不但不能学、不能做,念头都不能起。我的家庭可不可以做所有家庭的好榜样?我从事的这个行业能不能做全世界这个行业里面的好榜样?如果诸位样样都能做社会大众的好榜样,你就真正皈依三宝。如果不是好样子,你没有真的皈依,你是假名皈依。说得不好听,你冒充佛弟子,不是真正佛弟子。

  我到此地的时间很短,明天就要离开。移民局给我的时间是明天,所以我们的缘分非常希有难逢。我到此地来,跟大家讲的句句是真话,如果我不说真话,我对不起大家。

  今天晚上我们还有一场讲演,内容是「怎样学佛?学佛从哪里学起?如何成就无上的佛果?」虽然只有两个钟点,但这确实是佛法里最精彩的一段开示。不是我的开示,是佛的开示,我为诸位介绍。今天我们三皈传授的说明就到此地,仪式就不必做了,谢谢大家。我们念佛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