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在线念佛净空法师佛经故事佛教文库白话佛经佛学辞典大正藏续藏经龙藏意见反馈
当前位置:首页 - 千禧年心灵改革座谈会 - (第二集)
千禧年心灵改革座谈会  (第二集)  2000/1  美国洛杉矶北美卫视  档名:21-091-0002

  第三单元:如何得到幸福、如何增进彼此了解?

  男主持人:在刚刚的一个段落里面,净空法师以及刘牧师都跟我们提到,快乐的一个很重要的来源,就是怎么样以爱传播这个爱,寻找到真正的爱。刘牧师举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爱就是要与上沟通,与兄弟们之间有一个很好的交通,能够传播出这个爱。净空法师也提到,其实我们很多时候是沟通管道不畅通,所以造成我们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冲突、紧张跟不和谐。不同的族群生活在一起,其实好像我们人体不同的器官一样,有时候是我们的眼睛跟耳朵,手跟脚,我们怎么样可以有比较好的和谐,让我们更简单、更协调的来做我们想要做的动作,我想这个动作就是心灵的平安跟喜乐及宁静。首先请满神父跟我们讲一下,以您的观点,我们可以怎样来做,让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团体之间,怎么样来促进这种和谐的发展。

  满神父:第一,如同刚才我们说的,爱要从上而下来,我们也需要爱。比方说,在场的每一个团体、或是每一个宗教,我们也可以多多祈求爱下来,这是我们需要的。如同您说的彼此之间的,我想今天这样的一个座谈会是很好的一个例子。宋朝的时候是不可能的,不是因为那个时候没有佛教,也不是那个时候没有基督教,而是因为那个时候的交通没有现在那么方便。所以我们这个时代的人,还是有一个造就,就是真正的把「天下一家化」。如同今天那样子,面对整个世界也可以合作,这样一方面我们可以祈求有更大的爱心,真正的要普照。同时,我们也应该多多用现在的方法,彼此认识,互相帮助,使世界上所有的兄弟姐妹也能得到这样的幸福。我们最近也有很多的例子,在台湾地震的时候,就看到不分基督教、天主教、佛教,那个时候还有社会上很多人就是这样的合作,来互相帮助解决问题。我们面对世界和平,我们也面对生态学,比方说空气污染,已经有许多的地方有过这样的合作。我知道法师曾经在台湾我们天主教的神学院教过书,这样宗教跟宗教之间的对谈,宗教跟宗教一起的合作,我们不是今天才开始。可是我觉得这是千禧年,二十一世纪的开始,我们还是要做得更多。要不然我们好像在太空船上,如果太空船员彼此吵架的话,整个任务都有危险。所以我们人类在这个地球上,除非我们真的能够彼此相爱和睦,一起互相勉励,继续不断在历史前进,帮助大家解决问题。

  男主持人:我们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其实是一个生命的共同体,您提到这是一个开端。接下来想请院长跟我们讲解一下,怎么样来促进彼此之间的了解跟认识。因为我们彼此在做不同的努力,刚才满神父讲,应该增加彼此的了解跟认识。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是不是我们彼此努力能够更好的做一个整合,请院长跟我们讲解一下。

  伯格院长:神父已给我们答案,当他说我们必须彼此认识,我可以给你一个有趣的世界性经验。有一些在圣地牙哥的教会兄弟们,当我们到圣地牙哥,我们拜访那儿非常小的观音寺,去烧香。距这庙几栋房子的距离,成立了一个宗教团体,他们除了自己之外强烈反对每一个人。所以,当他们看见我们戴著十字架,走进去向观世音菩萨礼拜,他们有一点困惑和觉得奇怪。而在几星期前,他们向我们的一些兄弟挑战,说你们是基督徒,为什么你们去庙里,为什么你们供香。他就解释说,如果这里只有一个寺院,那么所有的寺院都是我们的寺院,所有的教堂都是我们的教堂,所有的祷告都是我们的祷告。这个团体其中一个年轻人,他非常兴奋,他说你是指在你的宗教,你可以在任何你想要的地方做祷告吗?他回答说:是的。於是他说,我希望我们的宗教就像那样。这显示出我们人类自然而然的就会彼此互相关爱和尊敬对方。所以我想有一件事,我们必须去学习去做,就是学习一起祷告、礼拜,并且学习尊重和爱敬其他礼拜形式。礼拜是发自於我们的内心,反感来自头脑,这头脑纠结太多紊乱的思想。正如你走进一位朋友家,当你看到他关爱、并尊重他的父母亲,自然的你也会尊重和喜爱他们。因为你会想,他们一定是很好的父母,所以能得到我朋友这样的爱戴。所以,当我们的心灵转向更高的东西,超自然的事实真相,我们所做的不是直接的降低,而是直觉的提升。然后我们就能真正明白,我们对此感觉如何。这是非常美妙的,当我们听到基督教圣歌唱著:耶稣,我多么敬爱您,您美妙的爱,您的伟大。同样的,也是非常美妙的,在寺院里,听到念阿弥陀佛的唱诵声,及有关净土方面令人振奋的字词。例如,正如同我们说:「我相信耶稣,我相信先知默罕默德的启示,相信摩西的启示。」听到这些字:「让我们归依聚集在莲池海会中的佛菩萨圣众」,令我感到兴奋。我们可以一起来做,这就是四海之内皆兄弟。

  女主持人:您所说的就是要去做,去实践它,而且您相信爱是人类的天性,是好的天性、道德,所以您所说的就是我们必须要按照人性的道德来行事。

  净空法师您说要用教育的方式,刚才院长说自己要身体力行去做,去实践这个爱,您说用教育的方式。我相信教会其实是社会教育的机构,在某一个层面来看,可不可以请您在这方面多做阐释。

  净空法师:院长刚才所说的,我们完全做到了。我在新加坡,印度教的教堂、锡克教的教堂,我进去我也跪在下面拜,他们的信徒看到了非常感动。有些我们佛教的人问我,你为什么这么做?我看到他们的神就是诸佛如来,决定没有两样。我敬诸佛如来,他们所供奉的神,我是平等的礼拜、赞叹、供养,决定没有一丝毫的分别。这是把九个宗教团结在一起,把界限突破了。

  教育要落实就是要做到,不是口说,口说的这个教育不能解决问题。所以佛常常教我们「为人演说」,演是表演,做出来给人看,你才能教人,是这样的。做出来,人家有疑问提出来,我们给他解释说明,那叫「说」。不是单单在课堂里讲经说法,那没有用的。如何把经典里面所说的道理、方法、境界,落实到我们的生活,落实在我们的工作,落实在我们处事待人接物。

  我们的心量要拓开,我们今天至少要有一个观念,要爱整个地球。爱整个地球能不能解决问题?不能解决问题,你不爱别的星球,还有星际战争,还是麻烦。所以佛的爱是尽虚空遍法界,你的问题才能解决。单单我这个区爱,那个区不爱,问题就会产生。我爱我的佛教,不爱其他的宗教,宗教有冲突,宗教有战争。我爱我的族群,不爱其他族群,族群里面发生动乱。所以这个爱是平等的、是广博的,决定没有界限。这个爱是神的爱,这个爱是佛的慈悲。神是谁?神就是我们每个人自己。佛菩萨是谁?佛菩萨也是每一个众生自己。你觉悟了,佛家讲觉悟了,众生就成佛;迷惑了,佛就变成众生。所以佛家讲完全平等,这个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刘牧师:今天这个演讲,我想我们要产生的,不是两分钟身体健康法、三项幸福的家庭秘诀,或是五项什么,我想大概不是这样。我在想这只是一个对话,要紧的,对我的信仰来讲,刚才讲神的问题,我在想还是回到悔改。假如我们不愿意悔改,只是表面的说我们的爱,当然我想九二一的大地震,每个宗教都发现我们应当爱我们骨肉至亲。刚才已经讲了,不只是土耳其,是各地方人类的爱。可是问题就是刚才我讲的「我就是没有办法爱,我知道要爱,就是爱不下去。」那些离婚的人原来要结婚的时候,不是都说爱?有一个电影明星,她结婚七、八次,每次都说:「我给予他我永恒的爱」,两年半。「我这次给你的爱好像这羽毛在柏油上面,就是拔不开。」三年照拔。

  所以这个爱还是根本。耶稣基督来到世界上,他说我知道,他用神的儿子耶稣流血舍命,这样才真正说:主,我这个爱。假如没有这个伟大的爱,我的爱到底是有限。所以刚才我那个例子「爱」,我们每天在吃维他命C、维他命什么东西,可是我们就忘记吃维他命L。L从哪里来?不是自己制造的。自己制造的L,还是有人的成分。那个纯真的爱,耶稣在十字架上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知道。」所以爱要饶恕,我们族群当中要饶恕、接纳。饶恕是最难的,可是假如我们不饶恕,我们每个人都挂钩。《圣经》在约翰福音十四章三十节这样说:「这世界的王将到,可是这世界的王在我里面逃不出来。」耶稣说:「在我身上找不到可以挂钩。」今天你我每个人都挂钩,所以我们要爱爱不出去。怎样把这个挂钩拿掉,这要饶恕。怨恨吗?要饶恕。他说不是不能生气,可是生气不能到日落。就是你生气要有个结束,可是不能犯罪。我们生气的时候,我们怨恨的时候,就是常常抓住。

  所以讲到我们外面的时候,我还是想到最后还是里面。《圣经》里面一个撒该的故事,撒该是一个财主,有一次耶稣过去的时候,他爬到树上要看耶稣。耶稣说:「撒该快快下来,我今天要到你家里。」人家说怎么耶稣到一个罪恶的家里?可是因为耶稣去的缘故,这个撒该说:「主啊!你到我家里,我要把我一半的财富给穷人,若是我讹诈了谁,一倍赔四倍」。我就发现撒该在接待耶稣的时候,他的生命找到了,他是真正神创造。他知道怎么处理财物、帮助穷人,他知道怎么样和人的关系。他和自己和谐的关系,和神和谐的关系,和人和谐的关系,我想这是我们追求的。

  目前我们能做的,就是每个宗教许多好的,我们去做。可是根本最重要的爱,不是出於我。感谢主!刚才满神父提到,我们还有圣神帮助。神就是知道我们不行,所以才差遣他的圣子耶稣,他离开的时候说:我要求神,父神就赐给我一个宝贝,他永远与我同在。那个才是要真正帮助我。我不行的时候说:「主啊!帮助我,一点点,主渐渐改变我。」可是方向先对才有改变,假如方向不对,在一个人的作为的改变,最后还是说安康,可是安康最后不是自我。

  刚才我们有讲到更深的是我怎么样来看神,在我这个形相,神要我们管理这宇宙,生态各方面,还有对人的关系,用神的眼光来看你,不是用我的眼光。用我的眼光,「我不喜欢,我不怎么样」,可是我看神的眼光,每个都是神所创造的,都是那么美,希望都恢复到神创造我们的形相,这是我心中的负担。

  原来我是学工程的,可是神呼招我,就是在心灵的世界怎样帮助人,然后这个人和主连上以后,主的心意要他怎么做,和痛苦的同胞一起痛苦,爱那些不可爱的。所以整个《圣经》里面,整个律法两件:爱神、爱人,就是这样。你受神的爱去爱人,这是我深深的负担。

  男主持人:我们今天早上听了四位宗教领袖,跟我们讲解现代人遭遇到的苦闷,怎么样来解决,让我们有很大的启发。我想有很多很多的共通点,最基本的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苦闷?是因为迷失了自己,迷失了自性,迷失了自己所来的来处,从哪里来的。怎么样去寻找这些快乐,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经由教育的方法,不管是遵循上帝的教育,重画上帝的画像,或者是佛陀的教育,寻求内心的平等和宁静,不要为外界所干扰、所引诱。我们各依著不同教派的教育,慢慢来修正自己的行为,让自己能够离开迷失的状态,去寻求一个永恒的爱,这是很有意思的。

  接下来四位也都提到,我们之间,不同宗教、不同教派之间可以怎样来做,一个很重要就是对彼此之间有基本的了解跟认识。除了在资讯上的了解跟认识之外,一个很重要的共同点,就是我们要实际去做,要身体力行的来做,我们怎么样去了解、爱我们自己的弟兄,也去爱其他的弟兄,我想这是很重要的。如果大家都能够把上帝的爱、佛陀的爱、菩萨的爱、圣母玛丽亚的爱,都领受下来,然后传播给大家。

  四位领袖跟我们开示很重要一点,就是我们其实在很多地方就像手跟足、眼睛跟鼻子,不见得要争哪一个好、哪一个不好,而是我们怎样在这个地球上能够和谐共同的相处,这是一种包容性的,而不是一种排他性的。非常感谢四位领袖给我们这么好的解释跟了解,让我们知道,我们跟你们、我跟他,甚至我跟草木、我跟大自然这个环境,再扩展到我跟这个宇宙,或者是我跟过去、我跟未来,都是紧密不可分离的。当我们有一个对自己很拘束的定义,我就是我、你就是你,我是中国人,你是美国人,之间有这么多的不同;而不去看我们之间根本的共通性、联贯性的时候,我们就会痛苦了。当我们分离的时候,我们就会痛苦了。非常感谢四位领袖给我们做这么好的讲解跟指导。我不晓得玛丽亚最后要不要再讲。

  女主持人:我相信这是一个很好的起头,满神父刚才也讲说,如何增进沟通,这个座谈会就是最好的例子。我们在二十一世纪的开端,回看我们二十世纪人类走过来的路,我们发现人类的文明愈进步,结果我们的心灵愈空虚;科学愈发达,我们的道德愈衰败;物质生活的条件愈好,人类的美德反而愈来愈逐渐消失。希望由各位宗教领袖帮助我们发觉我们自己人性的美德、人性本善的地方,然后让我们去实践我们人性的美德,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心灵的改革。

  男主持人:我们也希望藉由这个开端,让这个地球、让这个世纪,能够更美好、更和谐。今天非常感谢各位领袖来这边跟我们做指导、开示。谢谢大家。

  女主持人:我们还有大概短短五分钟的时间,我想请各位大师为我们做一个简单一分钟的结论。

  满神父:我想我的结论是照耶稣教我们的祈祷,就是《天主经》,来做我自己的一个结论。我觉得跟我们今天所讲的,很有密切的关系。我们的天父,愿你的名受宣扬,愿你被承认为天主,愿你的国来临,愿你的旨意奉行在人间,如同在天上。求你今天赏给我们日用的食粮,求你宽恕我们的罪过,如同我们宽恕别人一样,不要让我们陷於诱惑,但救我们免於凶恶。阿门!

  伯格院长:我会试著在一分钟内提出两个重点,第一个,当我们爱某人,觉得某人值得深交,我们会想和他们分享那些我们重视的,以及我们喜爱的事物。因此我们需要学习与别人分享我们自己的精神生活,或者是流露我们彼此的精神生活。再者就是我们礼拜的方法,我们彼此接触的方法,不只是表面功夫而已。第二点就是,所有的生命是始於内而形於外。因此有两点,第一点,要活著,我们必须要向外推进,那就是我们需要彼此跟对方接触,而且还要回过头来,和生命的所在保持联系,我们必须要学习内在的生命,我们必须发展寂静的内在生命。然后,当我们向外拓展时,从寂静中,我们可以拥有某些值得庆幸的事情。

  净空法师:佛家讲的「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慈爱不能够落实,都是因为人有自私自利。如果能够放下自私自利,慈悲神圣之爱就不难落实。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一切权势,为一切众生做义务的服务,这是人生真正的价值意义,至高无上的快乐就在其中。  第四单元:如何促进多元文化的和谐

  男主持人:各位午安,我们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让各位如此杰出的与会人员及贵宾齐聚一堂,讨论这个非常重要的主题,那就是如何促进多元文化的和谐。我的名字是郑建宏,Rocco Cheng,我是个临床心理学家。近来我是亚太家庭服务中心避免青少年暴力计划的主任,及计划的顾问指导。容我介绍我们今天的共同主持人。

  女主持人:各位午安,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我的名字是钟琼丽,Edith Chung,我是南加州大学的临床心理学家,很高兴认识各位。

  男主持人:我们开始先让各位杰出的与会者,做自我介绍。我们就从铃木博士开始,加州州立理工大学的校长。

  铃木博士:我的名字是铃木鲍伯,我是加州波姆那市加州州立理工大学的校长,我在那里已经有八年半了,我是在美国出生长大受教育,我毕业於加州柏克莱大学,并在附近的加州理工大学Cal Tech取得博士学位。

  葛希谛检察官:我是Gil Garcetti吉尔葛希谛,我是洛杉矶郡地方检察官,我是在洛杉矶出生长大的,我是个移民家庭的儿子,我父亲在墨西哥出生,他是个没有读过很多书的人,也不曾在任何一所学校毕业过,并经常和警察有纠纷。根据法律,我是洛杉矶区的法律执行首长,我们大约有一千一百位检察官。我们每年大约处理八万到九万件重罪案件,二十六万件轻罪案件。但是这份工作对我而言,不只是起诉而已,而是防止犯罪。

  男主持人:我们接下来的这位贵宾是净空老法师,他是全世界净宗学会的创立者,以及精神导师。他出家已经四十年了,他在全世界倡导成立了五十多所净宗学会。过去十年来,他不断的推广多元文化的教育,促进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之间的彼此了解,我们非常荣幸能请净空法师来到此地。

  徐议员:谢谢各位的邀请,我是Paul Zee,我的中文名字是徐惠诚,我有两份工作,我的全职工作是南帕萨迪那市的市议员,做过两任的市长,这是一份全职工作。可惜的是这份工作没有给我任何收入。因此我有另一份工作,每天只花两到三小时,我就可以赚到足够的钱照顾我的家庭及小孩。我是个生意人,拥有一份小型企业,销售安全器材给这里主要的工厂,地址在阿尔蒙特(EL Monte)。我是第一代的移民,我出生在中国,在香港长大,在二十几年之前来到这里。所以我深深的了解移民的需要,和他们关心的事情,我也明了在第一代移民,和所谓的美国社会主流之间所存在的文化差异。待会儿我将很高兴和大家分享我的观点。

  男主持人:谢谢您,谢谢各位嘉宾。在我们开始之前,我想重温一些主题,并且介绍我们今天的翻译高伟杰先生。高先生是南加州大学的研究生,他将帮我们为净空法师翻译。

  对於今天的讨论,我们希望达到三个目标,第一是经由各位不同领域的领袖,谈谈有关多元文化和谐这个主题。使我们聆听并从中学习你们的经验及智慧。第二是找出方法解决社会不同族群之间的冲突,它可能是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们,或是不同身份地位的人们,这是我们的第二个目标。第三是找出以及探索一些方法,来让各个不同族群能共同合作,从而使我们达到多元文化的和谐。我们希望通过这个研讨会,达到这些目标。然后,我将让琼丽为我们察看,这是下午的工作项目。

  女主持人:就像我们在这里看到的,这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化的团体,我想提出一些我们今天所讨论的方针,第一、我希望各位能互相尊重彼此不同的说法,不同的意见。以及我们试著不要彼此对谈,我们会对你们个别提出问题,您可以发表您自己的意见,大约三到四分钟。然后我们会留大约十五分钟让大家互相交流讨论,建宏和我将主持今天三个部分的研讨。

  男主持人:我想表示我特别的感谢之意,对今天参与座谈会的与会者,以及赞助者洛杉矶净宗学会(他们是非营利宗教团体,推展一些佛陀教育的事情)。近几年来,由於净空法师的教导,他们也非常努力试著达到不同文化的彼此了解以及和谐,还有宗教之间的相互认识。我真的很感谢他们努力促成这个专题座谈会,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我们今天在一起讨论这个主题。因为这是一个千禧年,人们内心满怀新希望,这是个新世纪的开始,希望我们能谈谈这个主题,以帮助社会中不同族群达到这个共识。这个星期,我们在庆祝马丁路德的生日,他代表了促进互相了解,和平、和谐的精神,因此我们今天的讨论是很契时机的。我们从向徐议员提出问题开始。

  在一个像美国这样的社会,尤其是在洛杉矶,人们来自於种种不同的文化、种族及社会背景。以南帕萨迪那市为例,您是那里的市议员,那里的人口统计资料,在过去几年之间变化非常的快速。我们知道当一个小团体的结构及成员发生快速的变化时,通常可能产生某些误会,有时甚至於发生冲突。您是否能和我们分享,在您的社区里,由於人口快速变迁,所导致的最常见的冲突及误会。

  徐议员:请允许我说一个笑话,有人告诉我,做为人,我们只对一个变化不反抗,而且实际上是盼望改变,就是当我们还是婴儿,父母亲正在为我们换尿布的时候。除此之外,做为人,我们不喜欢变化,我们对变化会产生反抗。在一个社会,当人口统计资料发生变化时,有些人称之为是歧视,而我不这么看,我称它作抵抗。基本上来说,当人们不了解你时,他们会按自己的想法和猜测,试图发掘你的背景、哲学观,因而会产生许多抵抗,现在像南帕萨迪那这样的小城市,我们经常赞叹说,我们的城市是一个真正的模范城市。不同种族的人,工作、生活在同一社区,我们是怎么做到的呢?我用一个绝妙的字—参与,或者换一个说法—参加,只有通过参与,彼此才有更好的认识,你才能了解对方的思想和信仰。真正在一个团体里,一起工作后,这种抗拒就会逐渐消失,最终会达到彼此的信任,你才真正工作在一个社区。

  女主持人:刚才议员谈到对不熟悉的恐惧和对变化的抗拒。下一个问题我想请葛希谛先生,是否能提供一些您在工作职位上所遇到的一般仇恨罪行的案例。

  葛希谛检察官:仇恨罪行发生在不同层次,大部分的仇恨罪行是由年轻人、青少年所犯的。如果我说些非常难听的话,有关你的种族,你的肤色、你的眼型,那不是仇恨罪,或许当你听到这些会使你生憎恨,但是在我们国家,言论自由是受到美国宪法保障的。另一方面来说,如果一个年轻学生,走过来对你用粗鲁的言语做种族的毁谤,然后用拳头打你,现在构成仇恨罪行。因为他揍你、打你的唯一原因,是因为他不喜欢你的眼型,你的肤色或你的宗教,无论任何事情。这就是我的办公室开始参与的原因。我们是洛杉矶地区首席的检察局,通常大家是在事后来找我们,在案发以后,是否有足够证据证明某人犯罪。如果有,我们就进行起诉,然后我们寻求公正的审判,并非是最大的判决或指责,是求公正的审判。例如可能是一个年轻人,他打了你一次,但是他没有过任何的犯罪记录,我们要根据审判原则、犯罪审判制度,来对这个年轻人进行恰当的判决。

  过去我们的习惯作法是到处以刑罚就停止了,但是我说不行,做得还不够好,因为你所做的只是惩罚这个年轻人,他并没有学到任何东西,他只是被判刑坐牢而已,等他出狱,他还是那样的行为。因此我们能做的是改变,他对少数民族或宗教,或任何他可能存在的问题的态度。我们和联邦政府共同开始进行一个项目,联邦政府给我们资金,我们在洛杉矶羚羊山谷区开始了这个项目,叫做JOLT,名为青少年犯罪者学习容忍项目。我们的目的,是教那些已显示种族、宗教偏见或仇恨心理,或者已经参与仇恨罪行的年轻人学会容忍。而不是让他们一步一步发展下去,愈来愈糟,成为光头党徒。(当然不是指尊敬的老法师。)但是我认为我们和他们及他们的家长共同一起来教容忍,这是很重要的。我们国家最重要的资产,是多元文化、多元种族、多元宗教方面的社会,他们应该为此觉得荣耀,而不是感到害怕,或感到受威胁,因为别人有不同的肤色,或学习不同的宗教。

  女主持人:如市议员所说,似乎这里有连带的关系,当人因肤色、文化多种的不同,而造成无理性的罪行,你的注意力是不怀疑,用教育及从扩大的角度来观察。

  葛希谛检察官:是的,你了解如果有人参与和真的侵犯,如果一个人不喜欢你的肤色或你的种族,不是只打你一次而已,而是把你打倒,开始踢你,打断你的鼻子,袭击你的眼睛,做一些非常可怕的事情,我们不包括这种人在我们的学习项目之中。对这样的人,我们会惩罚他,让他长期住监狱,希望有其他项目来帮助他们。我现在的目标是针对前面提到的那种罪行,而保护你们最好的方法,是把那种人从街上带走。

  女主持人:等一会儿我们将回过头来谈这个问题及解决的方法。谢谢您。

  男主持人:在我们的社会确实存在有误会,这些很可能引发潜在性的冲突。我想请教净空法师,由宗教的观点,您认为什么是冲突的来源。

  净空法师:在宗教教育里面,所有一切病态,就像一个人的身体一样,我们血气不通了,有了障碍,这个人才会生病。如果我们的血气畅通,这个身体就很健康。一个社会就像一个人一样,人是许多细胞组成的,社会是许多有情众生组成的,如果人与人之间能够保持沟通,保持往来,这就是血气畅通。所有一切社会的弊病,都是人与人之间少接触,甚至於不愿意接触,互相猜疑,互相疑忌、忌讳,於是产生很多错误的观念、错误的看法、错误的想法,变成错误的行动,就造成许许多多的矛盾、冲突、灾害。这个问题解决还是教育、要教学,像检察官所说的一样,事先要有很好的教导,使他了解各个不同的族群,各个不同的宗教,他们的历史、他们的文化、他们的优点,我们对不同种族、不同宗教,就会产生尊敬心、爱好之心,这样就能和睦相处。

  女主持人:这段最后一个问题,我想请教铃木博士,我知道在加州州立理工学院的校园里,确实有许多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您是否可以给我们一些校园内不同群组冲突的例子。

  铃木博士:加州理工学院校园人口确实是多种类的,大约70%的学生是有色人种,其中大约40%的学生是亚太裔的美国人。我们非常幸运,在加州州立理工学院并没有发生真正很严重种族冲突事件,有些小事发生。但是据我所知,其他大学经历过比我们更严重的暴力冲突。我想这可能是由於我们确实已设立许多促进多元文化和谐的项目,促进不同学生群组之间有更大的沟通交流。

  去年我真的很感动,当我们在庆祝马丁路德金的生日时,在校园里有游行。不仅是非裔的美国人,所有每个不同种族的人,都参加游行。有一件事我们在大学特别强调的,是当我们尊重不同的族群,并促进不同的族群,我们也觉得不同族群应该携手合作,而成为更巩固的一体。美国的理念是从不同中团结为一体,可是说容易,做很难。我想我们必须同时强调,当我们促进多元文化时,我们必须尊重不同的族群,我们必须促进多元文化。但不会做到因此而失去社会的团结性,我们多次强调,我想任何组织的领导阶层,如果能将这个信息遍及整个组织,这能帮上大忙。帮助加州州立理工大学,这是一个教育机构,我们有许多教育的项目能促进和谐。这些是我们所经历过的一些事情。

  女主持人:在这个阶段,讨论了几个问题,有关於相似的地方及改变的地方,是什么原因或来源,造成不同族群的冲突,您对不同的族群存有偏见,或是典型的感觉以及偏见,您是否能说出您的看法,这是从那来的,为什么人们会被影响。

  徐议员:我想有几个基本的因素,我们必须要确认。第一,我们必须承认,美国这个伟大的国家,确实是由移民组成的,不论你和你的家庭是90天前才移民来这里,或是90年前移来这里,你是从移民家庭来的,真正的美国人可以说是美国印第安人,这我们必须要承认。第二个因素是什么是主流,人们通常会视主流这个术语是指白人,我并不同意,或者如果你指的是西裔的美国人,或亚裔的美国人,不,我想正确的身份证明是无论何时何地,例如今日在洛杉矶。如果你加40%的牛奶是指白种人,40%的蜂蜜是代表西裔和亚裔的美国人,可能有一些少数百分比的巧克力,代表非裔的美国人,你把这些混合在一起,这个特殊的饮料,在我心里就是所谓的主流。所以,主流会依时间地点而改变,一旦我们了解这是什么样的国家,是移民组成的国家,什么是主流,在任何特定的时间及地点,根据种族的组成,人口统计的组成,这就是主流。这样做之后,突然之间,我们将这个色系设定,我们就能说我们真的是主流之一,我们是这个社区的一部分。自然的这类的阻力,或是我们所谓的差异,将很容易的消失。尽管如此,对许多人我必须要说,很不幸的并不知道这里的基本因素。通常我们会认为主流是白人,或我是美国人,你是来自外国的外国人,这完全是不正确的。

  葛希谛检察官:如果我明了您的问题,多元文化社会固有的问题,像是我们的社会,在我看来是来自於一件事情,那就是无知。对另一方面的无知,也许它是宗教团体,国家团体亦或是种族团体,无论它是什么。以前我的儿子在东部念大学,他开始和一个美籍中国女性约会,我们和她的家庭变得非常亲密,她希望她的女儿能嫁给华裔美国人。我们观众席上传来些笑声,尤其是来自於女性。我知道这里发生什么事,我们都知道这里发生什么事。你到亚美尼亚社区说任何话,都没有问题,你可以和不是亚美尼亚的人约会,但是我要你和亚美尼亚人结婚,为什么?因为你有点害怕。我能了解,我们有传统,我们有文化,我们并不是想失去它,我们拥有丰富的世袭传统。会怎么样呢?如果你和一个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结婚,你会忘记这些吗?我会希望他们不会忘记,现在我的儿子和他的前女友,仍是非常亲密的好朋友。他们不会结婚,然而无论如何,这个富裕我们都能见到。我曾说过我主要是墨西哥裔的人,我母亲也是墨西哥人,我有四分之一义大利血统,我的妻子恰巧是犹太人,我的小孩是什么?他们是洛杉矶人,那就是他们,他们是这伟大文化的见证,我想我们共同有的,他们每一个人必须做我们所做的。如果你不了解一个宗教、一个种族,去了解他们,你将会发现许多很美好的事情,你会因此也想做同样美好的事情。

  女主持人:我们下一个会谈问题,是如何解决这些冲突。我们这段大概还剩下两分钟,不知您想加意见吗?

  铃木博士:我同意葛希谛先生的看法,无知的确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然而我想还有另一个因素,那就是不同族群竞相争取希有的资源。历史上,如果你看加州,看不同种族之间的冲突,乃是起因於资源的希有,我想老法师所说的,关於身体哪里阻塞就会导致疾病,我想这是同样的。当我们的社会中,有的族群没有管道获得足够的资源,那就有点像是身体中某处有了阻塞,我们必须处理不同族群资源拥有量的巨大差异,我是指不幸的贫穷。在我们社会里,我们必须努力消除它,试著在我们社会中,使资源拥有量比较平衡。我想那是另一个因素,我们必须要考虑到的。

  女主持人:非常感谢您。接下来我们进行讨论,我听大家都很热心的想如何解决这些冲突,并为此而采取一些行动。我们非常感谢葛希谛检察官来到这里,我知道您今天必须提早离开,所以下一段一开始,我会先向您提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