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动曼荼罗_佛学辞典_南国佛教
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辞典 → 不动曼荼罗
不动曼荼罗
密教以不动明王为中尊而建立的曼荼罗。其画法有下列数种︰

(1)依《大日经》卷二〈息障品〉载(大正18·13c)︰‘不动大力者,住本曼荼罗,行者或居中,而观彼形像,顶戴三昧足,彼障当净除。’另据《大日经疏》卷九所述,不动明王之本曼荼罗即是三角曼荼罗,其中黑色,持诵者观想己身作不动明王之像。此作法具有二意︰一者观想不动尊在圆中,而踏于大自在天之上。二者观想自身是不动尊,即以本真言印加于大自在天,而踏其上。在三角中画大自在天为障者之形,然后入于其中,以左脚踏大自在天头顶,以大忿怒形加之,彼当应时退散。

《大日经供养持诵不同》卷七及《行林》卷五十根据此说,于半月的中央三角中画不动明王,于其周围画虚空无垢金刚、金刚轮、金刚牙、苏唎多(妙住)金刚、名称金刚、大分金刚、金刚利(迅速)、寂然金刚、大金刚、青金刚、莲华金刚、广眼金刚、执妙金刚、金刚金刚、无住戏论金刚、虚空无边游步金刚等十六金刚。

(2)依《圣无动尊安镇家国等法》所画的曼荼罗。即在八辐金刚轮的中央画二臂之不动尊,身长八指,其两臂身为俱摩罗相,其身洪满,其色如金,头发左垂,威容极忿,右持智剑,左执罥索,坐金盘石,光焰炽然,其焰多有伽楼罗状。轮内八方各画四臂之大严忿怒身,轮外八方画三钴金刚杵头。日本东寺观智院藏本不动曼荼罗的第二图(另于四隅画迦罗奢)及兴然《曼荼罗集》所载的安镇曼荼罗,即是根据此说所绘。

(3)曼荼罗中央画不动明王,右手执智剑,左手执罥索,坐于瑟瑟座上,其四方四角画步掷、大笑、大轮、马头、无能胜、不动、大威德、降三世等八大明王的立像。

(4)曼荼罗中央画不动明王,右手执智剑,左手执罥索,坐于八叶莲华上,其四方画不动明王的异像。日本东寺观智院藏本不动曼荼罗所出的第一图及第三图即是。

(5)曼荼罗中央画不动明王,右手持智剑,左手持罥索,坐于金盘石上,两足下垂,其左右画矜迦罗、制吒迦二童子,四方画四天王。《觉禅钞》所揭示的曼荼罗即是此图。

(6)依《底哩三昧耶不动尊威怒王使者念诵法》所画的曼荼罗。其文云(大正21·11c)︰‘中画释迦牟尼佛,左画曼殊童子,右画执金刚菩萨,作微笑面,手持金刚杵,于执金刚下画不动尊,种种庄严。’又,此曼荼罗在《觉禅钞》中称作三尊像。

此外,十二天曼荼罗及十天曼荼罗等,皆于中央画四臂之不动尊,所以也称为不动曼荼罗。

[参考资料] 《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大日经义释》卷七;《大日经疏演奥钞》卷三十二;《阿娑缚抄》卷一一六〈不动〉;《曼荼罗の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佛教人物传》【中华佛典宝库 编】V2.1
《禅宗语录辞典》 【宋·释普济 撰】V1.31
《中国佛教》中国佛教协会 编
《翻译名义集》南宋·法云 著
《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中国大百科全书(摘录)》
《法界次第初门》隋·智顗 撰
《法门名义集》唐·李师政 撰
《俗语佛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天台教学辞典(释慧岳监修,释会旻主编)
禅宗典籍560种提要(吴言生 编)
佛教器物简述
祖庭事苑
《五灯会元》宋·释普济 撰
《阅藏知津》蕅益大师著
《释氏要览》(宋 道诚集)
《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阿毗达磨辞典》(中华佛典宝库编)
《巴英南传佛教辞典》(Nyanaponika 编)
《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英汉-汉英-英英佛学辞典》中华佛典宝库 编
《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佛光大辞典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藏传佛教辞典(中华佛典宝库编)V1.1
本文地址:http://www.n12345.com/dict-aal-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