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最初在因地时,听到五十三佛的名字,他就辗转传诵;传给三千个人,这三千个人又辗转传诵,就种下这么一个善根。能够闻到佛名号,赞叹佛的功德。这三千人,就是过去的庄严劫千佛,现在的贤劫千佛,未来的星宿劫千佛,仅仅是闻到佛名字的善根,后来都成佛了。诸位道友,现在恐怕不仅仅...... 这些大德们,大和尚们,他个人如何,你不要管。特别是白衣,你不要评论。出家人跟出家人可以说?一个人也不能说,要请大众把他摈除,乃至于制定他,看他属于七法之中的哪一法,该什么罪、该怎么处罚就怎么处罚。但是僧众的事,在家的道友,你把他当成佛弟子,当成僧宝,把一切比丘都当成圣僧,...... 我们为什么要学佛,学佛之后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要如何才能把佛法和我们的生活与工作结合起来?若我们能把所学到的佛法,应用到自己的生活,这样学佛才有意义。现在跟大家讲怎样能够使佛法和你的生活、工作结合在一起。 发菩提心、行菩萨道 佛法最了义的就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证菩提果的过...... 2009年冬至2010年春,梦参老和尚南行弘法之行的首站来到了上海,原本计划2009年12月26日前往复旦大学「学佛讲坛」开示,因适逢复旦大学EMBA年会召开在即,遂于12月19日午间变更行程,应邀前往EMBA年会现场作一场简短的开示,劝勉在场的工商管理阶层,「发长远心布施,源远流长」、「办慈善事业...... 问:如何消灭嫉妒瞋恚? 答:最好就是行慈悲法。慈悲是不瞋的,跟瞋恚相对的。你自己见这个小动物,一个蚂蚁、一个畜生,你可怜它,它为什么堕到畜生道去,你在那儿给它念经念佛,替它忏悔。这是一般的。 在任何的事物当中,看见别人有一点点好事,你赞叹随喜,这在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随喜功德,...... 出家行道 忙的是临走时走得很清净 在《地藏经》的教授方法当中,说到我们若要死了,临终时,你怎样修? 我们出家行道,忙了一生,主要忙的时候是临走的时候走得很清净,走得很解脱,不被多生累劫的业障所缠缚。人人都有恐惧心,都怕最后的时候失去念头,走的不好再堕落下去,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朱建民校长致辞: 老和尚、仁隐董事长、修慈董事长、隆迅法师、各位法师、各位同仁,大家好! 我们今天很高兴能请到老和尚莅临华梵大学,为大家开示。 老和尚刚刚在路上,一直对华梵非常关爱,看到华梵二十年的成就,他也非常欣慰;但是对于华梵未来所面临的挑战,也了然于胸。所以一再的鼓励我...... 【问】:有一部经叫《般舟三昧经》,尼众能不能行般舟三昧? 【答】:不论是谁都可以。修行不分比丘跟比丘尼,僧众跟尼众是一样的。总说僧宝的时候,就包括比丘尼众。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这个僧宝,不是专指男众说的,女众也叫僧宝,这是不分的。 【问】:行般舟三昧要怎么样设置? 【答】...... 问:老和尚慈悲,弟子多年寻觅善知识,希望能够救济苦难的众生!《法华经》的〈药王菩萨本事品〉当中,佛告宿王华菩萨,若如来灭度后五百世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得往生安乐世界。愿老和尚慈悲开示,如果我们信根还不够的修行人,要怎样才能不受红尘世界的潮流所淹没? 答...... 问:要忏悔业障的话,不知是持咒快?灭定业真言快?金刚萨埵心快?还是念佛快? 答:都不快! 怎么样才快? 快的不是那些咒,是你的心, 一样的磕头一样的拜忏,人家在观想佛像,观想佛的圣号,忏悔自己的业障,这个头磕下去,他业障就消失了,你光跟人家忏、跟人家唱诵,也没有注意观想,你这...... 问:长老慈悲,弟子有一些朋友,总是满口的佛语,但是行为确是不如一般人,表里不一。问题是,我们是要远离他们呢?还是要去感化他们? 答:说的是满口仁义道德,满口的佛语,但是不作佛事,为什么?他有这个善根吗?没有这些善根。 这叫什么呢?他前生能遇到佛法,而假借着佛教的道理,字字珠...... 历史的因缘 诸位菩萨,祝大家吉祥如意,身心健康。 现在先跟大家说一说,为什么要学《占察善恶业报经》这一部经呢? 先讲讲历史的因缘,这部经翻译到中国来,没人学。从隋朝时候翻译的,一直到明朝的蕅益大师,他以他的神通智慧,观察我们南赡部洲,想找五位清净比丘,没有,他想受戒不能得戒,...... 第一日 上:念佛的障碍 念佛的障碍 我们念佛,要先把念佛的障碍除掉。你们跟我们这些师父们不一样的,净土部的师父天天念佛,天天念经。你们这次儿来这里打佛七,就要先把障碍除掉。 什么障碍呢?你到了山上庙里头来,随着师父一起念佛,要把你在家的事都放下,如果你心里头还牵挂那些在家的事...... 错误的观念 没有讲经之前,跟大家说几句,最近一段时间,因为我身体不好,耽误了很久。同时想讲的经,有的人要我讲大部头的,我现在的精力讲大部头的经典很长的,没有这个精力了。又者有些人对这《阿弥陀经》,认为他都能看得懂不需要讲,这也是一种思想,同时有些个有学问的知识分子,念一句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