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不知有多少宗教家,为了维护自己信仰的宗教而舍弃生命。 佛陀的弟子富楼那弥多罗尼子,有一天到佛的面前,很虔诚地跪在佛前,请求佛陀让他到最南端、最野蛮的区域去弘法。 佛陀对他说:弘法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要弘法必须难忍能忍,你有这份生忍、法忍的毅力吗? 弥多罗尼子回答说:我既然身......

学佛者,最重要是培养慈悲心。若是失去了慈悲心,就失去佛教的精神。 学佛的人应正视生 死,把握做人的机会,做好人间事,则家庭和乐,社会安宁,人和地吉,免除天灾人祸,达到消灾延寿、福禄绵长的境界。 学佛就是学得心灵上常保欢喜自在,要得欢喜自在,必须行为无过失,要行为无过失就必须时......

何谓精进?精就是不杂,进就是无退。做任何事,必须专心才做得成;无有二念,才能进步。若要完成功德事业,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信心,二是精进,三是摄持,四是智慧。 佛陀在世时,因为众生多烦恼、多无明,以致造业。佛陀得道后,为了改正众生观念的偏差,因而四处讲经、教化众生。在经典中......

2011年全球热爱生命奖章得主新加坡国宝、114岁的人瑞许哲,2011年5月30日到台湾慈济静思精舍参访并拜会证严法师。两位同被誉为现代版德蕾莎修女相见欢,对济贫救苦的认知理念相近,当场展开有爱不老的对话。 报道称,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的许哲,贫困家庭出身,自小就对贫穷有深刻的体悟,所以发......

人生大部分都在黑暗中摸索,有人眼睛雪亮,但心灵黑暗,有人虽然眼盲却心地明亮,当然有人心盲眼也盲,那就很苦了。其实,心盲比眼盲更苦,这样的人生总在无明中,茫然不知前途,真的是苦难人生。 在吉隆坡有位阿兹莎,她四十四岁,和一般人一样结婚生子,对家庭有所期待,但没想到心目中依靠的......

人要能发挥功能,才是人生;人若没有发挥功能就是众生。众生才需要佛救济;人生就能自救救人了,何需佛救济。 知道反省过去才是正确的人生,若只是随着日子消逝,而纸醉金迷,这叫做颠倒众生。 诚即是发自内心的一份自动自发的精神。有这份自动自发的精神,再辛劳都不会感觉得苦。 人生在世,不......

父母为孩子操心、担忧的情形,时有所闻!其实,父母给孩子应该是关怀,而不是溺爱。真正的关怀,是要设法使孩子自立、认清人生正确的道路。 有一次我去台中时,一对夫妻带着两个孩子来看我。一个读小学,一个刚上国中,两个站在一起几乎一样高,长得也很可爱。但是其中一个孩子的穿着和动作,看......

比如在慈济医院中,最近有两件个案,一件是父与女,另一件是母与子。大家都知道天下父母心,有哪位父母不爱子女呢?父母总是把子女的生命排在第一,把自己排在第二。尤其现在的人,子女生得较少,所以对子女更加呵护与珍惜。 今年年初,在高雄有一家人,他们一起开车回花莲娘家。其中一部车子,......

做人要饮水思源:生命从何而来?人生如何成就?能知恩报恩不忘本,才不愧对父母的养育恩德。 一般世俗所谓的孝是以物质为主,总以为在日常生活中供给父母吃饱、穿暖等一切享受,即是尽孝,其实不然。 父母恩德重如山岳、昊天罔极,虽然极尽世间关食珍物奉养,亦难报答其爱澈骨髓、牵肠剖腹的宏恩......

无论是学业、事业、道业,一切是时间的累积;好人活久一点,行善不断,当然就做更多的好事;坏人活得久,若继续为恶,也会累积更多的恶业。此外,肯用功的人,时间充足,他的功课会很好;不肯用功的人,时间太多,他只会到处闲荡,培养更多不好的习惯而已!所以,我常告诫弟子们,要善用时间。......

比如说,有一位年轻的太太,她到处跑道场,跟着法师团团转,却没有照顾家庭。先生上班、孩子上学后,她也跟着出门跑寺庙去,不肯照顾家庭,整理家务:买一次米,半年后还有剩的没煮完,先生若问她:你怎么不煮饭给孩子吃呢?她就到外面买便当回来,反正有饭吃就行了。先生如果说:孩子的袜子要......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朵清净的莲花,都有无量的智慧,把良知、良能启发出来,则福慧果报无量! 佛陀在人间,无非是要教导众生自觉有与他同等的这份智慧,也要教导众生与佛有同样的自性,都能进修慈悲与智慧。 学佛必须要遵守佛陀教育我们的三个原则:戒、定、慧。戒是生活行动的宗旨,用来教诫我......

数月前我就听说,只要是世界上稍微有点影响的灾难,发生后第一个赶到灾区展开救助的,往往不是某个政府或官方组织,而是一个来自中国台湾的民间救助组织。当被救助者因感动而对他们表达万分感谢之时,他们往往会说:不不,应该表示感谢的是我们,因为你们给了我们一个做功德的机会这个组织早已......

目录 : 序言 第一难,贫穷布施难 第二难,富贵学道难 第三难,弃命必死难 第四难,得睹佛经难 第五难,生值佛世难 第六难,忍色忍欲难 第七难,见好不求难 第八难,被辱不瞋难 第九难,有势不临难 第十难,触事无心难 第十一难,广学博究难 第十二难,除灭我慢难 第十三难,不轻未学难 第十四难,心行平等难......

现代生活已迈入高科技,而讲究科技的结果,往往容易使人迷失在制式的度量中,比如:求学时总是在乎成绩高低,科系出路的好坏;求职时也会在乎收入的多寡,升迁的快慢。当一切标准都被量化时,心中的尺度就如一把弹簧秤,时时评量着所获得的报酬,一旦弹性疲乏,人生准则即顿失依止。 在追求效率......

共有60篇文章1234下一页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