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赞净土超胜 大矣哉净土法门之为教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直指人心者。犹当逊其奇特。即念念佛。即念成佛。历劫修证者。益宜挹其高风。普被上中下根。统摄律教禅宗。如时雨之润物。若大海之纳川。偏圆顿渐一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大小权实一切行。无不还归此法界。不断惑业。得预补处。即此...... 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者,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不可不早为之计虑也。实则死之一字,原是假名,以宿生所感一期之报尽,故舍此身躯,复受别种身躯耳。不知佛法者,直是无法可设,只可任彼随业流转。今既得闻如来普渡众生之净土法门,固当信愿念佛,预备往生资粮,...... 有行无信愿,不能往生。有信愿无行,亦不能往生。 (与陈锡周居士书) 若参而不得,以心中常存一不知是谁不能往生之念,则断无与佛感应道交,亲蒙接引之事矣。 (复汪雨木居士书) 心中信根愿根不具,不能往生。不是身体有不具者,不能往生也。汝看我文钞,何以不知此义。 (复宗灵法师书) 助念之事...... 或曰:世人千万,灾难频生,观音菩萨仅是一人,何能一时各随其人而救护之耶?即能救护,亦不胜其劳矣。殊不知并非观音处处去救,乃众生心中之观音救之耳。观音本无心,以众生之心为心,故能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如皓月当空,所有水中皆现月影,千江有水千江月,此月为多、为一耶...... 1、念佛时必须字字句句从心而发,从口而出,从耳而入。一句如是,百千万句亦如是。能如是,则妄念无由而起,心佛自可相契矣。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依此而行,决无歧误。(增广卷一复永嘉周群铮居士书) 2、念佛不能纯一,必须制心不令外驰。久久自会纯一。(增广卷二复马契西居士书四) 3、学道...... (一)无刀兵劫。世上刀兵大劫,皆由人心好杀所致。人人戒杀放生,则人人全其慈悲爱物之心,而刀兵劫运,亦自消灭于无形,此转移世运之绝大运动也,深望大政治家,大教育家,大农工家,注意于此,力为提倡,必有绝大效果。 (二)集诸吉祥。吾人一发慈悲之心,则喜气集于其身,此感应必然之理。...... 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常生惭愧之心及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我...... 众生沉沦于苦海,必赖慈航救济,而后度脱有期。佛法化导于世间,全仗经像住持,而后灯传无尽。以是之故。凡能发心,对于佛经佛像,或刻或写,或雕或塑,或装金,或绘画。如是种种印造等法。或竭尽己心,独力营办。或自力不足,广劝众人。或将他人之已印造者,为之流通,为之供养。或见他人之方......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如来普一切上圣下凡,令其于上生中,即了生死之大法也。于此不信不修,可不哀哉?此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信,则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极乐世界是乐。信我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信阿弥陀佛,有大誓愿,若有众生,念佛名号,求生...... 印祖言,住持佛法之人,若不依佛制,即是魔类,况彼魔子是魔王眷属,完全不是佛法乎!今之此种,到处皆是,而无目之人,如蝇逐臭,乐不可支,亦只可随他去了,因彼势盛人众,已丧心病狂,劝之必致反噬,故劝人亦只可劝其可劝者耳。望有识之士,当以佛经、祖训、戒律为鉴,识其正邪,勿堕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