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劫】 人寿由十岁起,每百年增一岁,增至八万四千岁之间,叫做增劫。 【增悲】 在菩萨的种性中,有悲增和智增的二种,速断烦恼而证佛果,叫做智增,不断烦恼而永利众生,叫做悲增。悲增智增又名增悲增智。 【增上】 增强其向上之势。 【增上缘】 见四缘条。 【增上慢】 见七慢条...... 【像末】 像法与末法。见正像末条。 【像法】 正像末三时之一,像者相似,在佛入灭后五百年为正法时代,其后一千年间所行之法,与正法相似而非正法,故名像法时代。 【像教】 1.像法的教化。2.佛像与经教。 【僧】 僧伽的简称,于义为众。集受具足戒的比丘,三人或四人以上,方得...... 【乱心】 散乱的心。 【乱善】 乱心所做的善事。 【传心】 见以心传心条。 【传戒】 传授戒法。 【传灯】 传法于他人,如灯灯相传,心心相印。 【势速】 谓有为法刻刻生灭,其势甚速。 【势至】 大势至菩萨的简称,因此菩萨的大智至一切处,故名大势至。 【势至观】 观无量寿...... 【惠能】 人名,为禅宗第六祖。六祖降生时,有异僧到他家中拜访说:夜来生儿,可名惠能!惠能的父亲叩问其义,僧说:惠者,惠施众生;能者,能作佛事。言毕,飘然而去,此是六祖得名的由来。 【绝待】 绝诸对待。对待是两方并峙的意思,如黑白、大小、善恶等是。绝待是真如平等,无法可得...... 【假】 1.借的意思,诸法无实体,借他而有,故名假,如借五蕴而有众生是。2.虚妄不实之义,诸法因缘和合而有,幻生幻灭,虚妄而无实体。 【假色】 无表色的别名。在色法之中,有些东西虽属色法,但是没有形质,叫做假色。 【假有】 虚假的有,指因缘和合而有的一切事物,因这些由因...... 【乘】 运载之义,是譬喻佛法如渡船,能把众生从生死的此岸运载到涅盘的彼岸。乘有一乘、二乘、三乘、四乘、五乘之别。 【兼利】 自他两利。 【冤亲】 冤仇和亲爱的人。 【息慈】 梵语沙弥,华译息慈,即止息世情以实行慈济。 【悔过】 向三宝忏悔罪过。 【悟入】 开悟实相的道理...... 【皈依】 皈向、依靠、救度之义。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叫做皈依三宝,也叫做三皈依。 【南无】 华译归命、敬礼、归依、救我、度我等义,是众生向佛至心皈依信顺的话。 【南无佛】 归命于佛。 【南无阿弥陀佛】 归命于阿弥陀佛。 【南无喝啰怛那哆罗夜耶】 南无是归命,喝啰怛那...... 【法】 指一切的事物。一切的事物,不论大的小的,有形的或是无形的,都叫做法,不过有形的是叫做色法,无形的是叫做心法。 【法入】 十二入之一,即意识所缘的境界。 【法力】 佛法的力量。 【法化】 正法的教化。 【法名】 出家僧或是皈依佛教时,师父所赐给的名字。 【法舟】 ...... 【弟子】 徒众对老师的自称。 【伽蓝】 1.僧伽蓝摩的简称,华译为众园,即僧众所居住的园庭,亦即寺院的通称。2.指佛教的护法神。 【伽蓝神】 保护伽蓝(寺庙)的神。佛说有十八神保护伽蓝,即美音、梵音、天鼓、叹妙、叹美、摩妙、雷音、师子、妙叹、梵响、人音、佛奴、颂德、广目...... 【色】 指一切有形象和占有空间的物质。色可分为内色、外色、显色、表色、形色五种。内色是指眼耳鼻舌身之五根,因属于内身,故名内色;外色是指色声香味触之五境,因属于外境,故名外色;显色是指我们常见的各种颜色,如青黄赤白等等;表色是指有情众生色身的各种动作,如取舍伸屈等等之表...... 【去执】 去掉对一切事物、理论、思想以及意见等的固执。 【平等】 没有高下贵贱深浅等的差别。 【平等心】 对一切众生爱念相同毫无怨亲的分别。 【平等法】 众生平等成佛之法。 【平等王】 阎魔王的别名,因他公平司理罪福之业。 【平等觉】 如来的正觉,因如来的正觉无高下浅深...... 区分 十善业 正报 余报 进而推广 身业(三) 一、不杀生 三善道 长寿、少病...... 《灌顶经》佛云:若能持五戒者,有二十五位善神设卫其身,在人左右,守于空宅门户之上,使万事吉祥也。观此表可知,人能好持五戒,即有二十五位善神,卫谈左右,自然灾消福至,一切吉祥。又何必痴痴然,到处乞神问卜,舍近求远耶? 护戒善神 护卫责...... 佛陀的二十二相 1、牛王眼相:于无量世,乐以善眼,和视众生。 2、八梵音相:恒以软语,实语教化众生。 3、无见顶相:供养师长,诸佛菩萨,头顶礼拜,破憍慢故。 4、白毫光相:不诳一切诸众生故。 5、足下平相:布施、持戒、修集道时,其心不动。 6、手足轮相:供养父母、师长、...... 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诸佛塔庙,得十种功德:何等为十? 一者:得妙色好声。 二者:有所发吐言辞,人皆信伏。 三者:堂堂处众无畏。 四者:天人世间爱护。 五者:具足威势。 六者:威势众生,皆来亲附。 七者:常得亲近,诸佛菩萨。 八者:具大福报。 九者:命终生天。 十者:速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