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的西郊有一座寺院,因为地处偏僻,香火一直不旺。原来的住持圆寂后,索提法师来到这里接替做新住持。 初来乍到,他绕着寺院巡视,发现寺院周围山坡上到处长满了灌木。那些灌木杂乱无章,树形恣意而张扬。 索提法师找了一把剪子,不时地去修剪一棵灌木,半年过去了!那棵灌木被修成了一...... 一天,艾子乘船在海上漫游。天渐渐黑下来了,艾子将船停泊在一个岛屿附近,在船上休息。 夜深了,四周很安静,没有风,月亮照在水面上,艾子感到十分惬意,坐在船头毫无睡意。忽然,艾子听到有哭声,他感到十分奇怪,这周围空荡荡的,并无其他什么人。艾子仔细聆听,原来,声音是从水底下传...... 感谢上净下慧大和尚,感谢柏林寺常住,给了我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和大家结一次法缘。《华严经》讲:生为佛子,当作佛事。生活禅夏令营这样一种尝试,使我真正感受到了一个出家人的天职是弘法利生,因为不愿众生苦,不忍圣教衰。毫无疑问,柏林寺常住今日的辉煌是付出后的回报。为了发掘生活...... 一、法无顿渐,人有利钝 《六祖坛经》的第十六条说:善知识,法无顿渐,人有利钝。迷即渐契,悟人顿修。自识本心,自见本性,悟即元无差别,不悟即长劫轮回。 这一段文字虽然短,但是内容非常丰富,谈的是修行的顿和渐、迷和悟、快和慢。 六祖惠能说:法没有顿和渐的差别。其中,法是指我...... 问:听《无量寿经》觉得很相应,很能契入,但是听《华严经》就觉得很茫然。请问是不是境界不够? 答:人有过去、今生,学佛同修决不是这一生才开始学佛,每个人的善根都很深厚。过去你所修学的法门,这一生遇到了,就会觉得很投缘,很欢喜;从前没有学过,这一生遇到了,就感觉很生疏,很茫...... 【道场之兴旺】 道场的兴旺重实质,不重形式。香火盛,信徒多,供养多,这是表面上的兴旺。从实质而言,道场要有解有行,才是真正的兴旺。如《西方确指》中所说,觉明妙行菩萨建了一个小道场,只有十二个人在一起念佛,最后全都往生了。此道场有解有行,个个成就,无一落空,这是真实无比的...... 佛法常说,人命无常,国土危脆,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又说生死事大,无常迅速。这一类警惕之语,世尊苦口婆心时刻在提醒我们,无非是要我们认清事实真相,掌握此希有难逢的机缘,在这一生将大事了了。《法华经》云: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何谓大事?生死事大,这件事可以说除了世尊之外,...... 普贤菩萨说:是日已过,命亦随减。明眼人看到的是光阴一天比一天减少,换言之,就是更接近死亡了。 我们的道业,有没有随着时间在进步?唯有真实修持,才可以了生死、出三界;如果不能了生死、出三界,这一生就是空过。纵然念佛修福,也是佛所讲的三世怨。三世怨不是好事情,这一生念佛修福...... 【做一个完美的人】 我们从《普贤菩萨行愿品》明了,诸佛之所以能作佛,必有原因,学佛的同修对于这个因缘一定要很清楚,要认真学习。作佛就是做一个完美无缺的人,中国古德有所谓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一个人在思想、见解、生活行为上,都没有丝毫缺陷,就是佛。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 佛法教导我们,要认清宇宙人生的真相,也就是认识自己,明了自己的生活环境。这个道理,在《华严经》中尤其说得清楚透彻。古大德说《华严经》是佛法的根本法轮,一切经论皆是《华严》眷属,《华严》枝叶。佛法的根本,就是人生的根本,也是我们自己的根本。诸佛菩萨觉悟,悟的是这件事情;众...... 【关键在教学】 三十年前,有一次我到台湾南部去弘法,遇到天一法师,她问我:如何建立四众一心、和乐融融的和合僧团?我告诉她:大家居住在一起,不能和合的原因,在于意见太多,无论是对人、对事、对物,各人有各人的想法、看法,这个团体如何能和合?想法、看法一致,自然就和合。如何做...... 修行用功千万要记住,不能把打妄想当作观照。但在初学,确实是用意识心,若观照得力,妄想、烦恼就会减少,智慧就会增长,这代表修行已步上轨道。如果仍然妄想、烦恼不断,那证明自己观照的功夫不得力,这是通途方法修学的难处。 净土宗的方便,就是用意识心专持这句名号,名号功德不可思议...... 《华严经》上的四句偈说,故经云:一一微尘中,能证一切法,如是无所碍,周行十方国,一尘如是,一切尘皆如是。我讲经这么多年,早年我就常讲,外面是大宇宙,身体是小宇宙,我们身的复杂跟外面大宇宙没有两样,可以说外面大宇宙不增,我们这个身的小宇宙不减,一样的,我只能说到此地,体会...... 柔和是外表,跟任何人相见和颜悦色,一团和气,中国人讲和为贵。他跟我不和,我要跟他和,譬如在人事环境里面,那个人对我有误会,我们明了,他不了解我,我了解他。或者他是自己产生误会,或者是受别人的两舌挑拨,他听信别人的谣言对我产生误会。我们清楚,他毁谤我、批评我、羞辱我,我们...... 要常常想到,我在这个世间要干什么?我这一生是要提升自己的境界,希望在这一生当中,我们现在是人身,希望能提升到西方极乐世界做菩萨身,这就太高明、太殊胜了。能不能做到?能,问题是肯不肯,肯不肯把这个世缘放下,不再跟人争。你们所要的全给你,我都不要,我只要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