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有的人在路上点一盏路灯跟行人结缘,有人做个茶亭施茶与人结缘,有人造一座桥梁衔接两岸与人结缘,有人挖一口水井供养大众结缘,有人送一个时钟跟你结时间缘,这些都是很可贵的善缘。只要人有善心,自然善缘处处在,善门处处开! (一)经济结缘 --有时候,我们可以用一块钱跟别人......

习惯、迷信、感情、权势、欲望、业力虽然能控制我们的命运,但是命运并不是定型而不可改变。因为一切的习惯乃至业力,都是我们自己造作的,只要我们善加摄持正念、谨言慎行,仍然可以将乖舛的命运转变为美好的命运。那么命运又如何改变?改变命运有什么方法呢? 1、观念可以改变命运 佛陀......

吾人生命的成长,要靠许多的逆境来磨练;当逆境来的时候,正是我们愈挫愈勇的时刻。 植物的生机,是靠着和大自然的风霜雨雪博斗,透过超越风霜雨雪的侵袭,植物才能成长。虫鱼鸟雀,也都是在生命遭受危险的时刻,展现自己的智能,才能安全生存。一般的动物,弱肉强食,在生命的过程中,也有......

修行非口号、形式,而是要将佛法运用到生活里。修行离开了生活,离开了人间,就没有修行可言。 日常中怎么修行呢?以下提出四点:   第一、以念佛来制心一处: 念佛一声,罪灭河沙。念佛有殊胜的功德,因为佛号可以驱逐我们虚假分别的安心。尤其当心烦意躁时,一心一意称念佛号,念到心......

骂人是恶口,骂人是不好的行为,不管什么人,你骂他,他都会不高兴、不欢喜。生气骂人,如果能够解决问题,当然可以生气,可以骂人;但是,如果不能解决问题,你生气骂人有什么用呢? 当然,有一种人很不讲理,做事又粗鲁、笨拙,你跟他一起工作,若说全然不会生气,也是很难;不过如果你对......

人有道德,我们要礼赞他;人有学问,我们要礼赞他;人有能力,我们要礼赞他。其实,人能发心,我们更要礼赞他。 古人一直叫人立志,行者一直要人发愿;立志、发愿,就是发心。心一发,则志可立;心一发,则愿可成。 发心的力量真是微妙。你发心吃饭,饭菜不但可以吃饱,而且味道更加美妙;......

耐烦,是修行的第一步,也是做人处事的首要条件。耐烦,表现在外,是低头下视;蕴藏于心,是沉着默照。耐烦的人,能够包容一切人事物境的纷攘,不怕干扰;耐烦的人,能够观照内心的杂念妄想,消融烦恼。因此,无论在什么时候,做人要耐烦,才能有人缘;做事要耐烦,事业才能成功。耐烦的好处......

求福避祸是人的天性,一般人无不希望自己能不吃苦、不吃亏,并获得人家的爱护,甚至所有的利益都归于我,但是要求太多的人,便是自私,便是贪取。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一个人要有高尚的人格,便不能贪求过多,至少要做到十不要求。什么是十不要求呢? 一、不怕艰苦 :俗语说:吃得苦中苦,......

有一段时期,一连有好几位徒众因身体有病而住在如意寮中静养。为我开车多年,曾经担任人事监院的永均法师问我:「那些人看起来身体很好,但每天又无所事事,为什么那么多病?我们每天忙碌不已,身兼数职,为什么反而身体健康不生病呢?」我随口回答他:「因为忙,就是有营养啊!」不料这句话......

《了凡四训》中提到:人在日常生活里,要随缘尽力实践善行,十例之一,就是「成人之美」。 成人之美,是自他的美德。平时玉成他人一件好事,帮别人说一句好话,助别人一臂之力,给别人一点因缘,都是成人之美。 过去经常说某人是君子,某人是小人。所谓君子,必有成人之美的胸怀;如果是小......

禅门里有这么一段故事: 有一天,信徒问禅师:什么是佛? 禅师十分为难地望着信徒,说道:这,不可以告诉你,因为告诉你,你也不会相信! 信徒说:师父!您的话我怎敢不信!我是很诚恳地来向你问道的。 禅师点点头,说道:好吧!你既然肯相信,我告诉你:你就是佛啊! 信徒惊疑地大叫:......

佛教讲「三世」,即过去、现在、未来。 不只是时间会过去,世间任何东西都会「过去」,「现在」不过是暂时的停留,「未来」的还是未知数。 有人说「过去比现实美丽」,有人说「现在比过去进步」,所谓「白头宫女话当年」,可见过去确实值得回忆。 说到「过去」,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

俗话说:人死留名,树死留皮。人到世间上来走了一趟,是否曾想过,我能为世间留下一些什么?古人有所谓的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我们如何为世间留下永垂不朽的功德、名声呢?我有三点意见: 一、为社会留下建设、发心、奉献:所谓建设不一定是什么大工程,只要有益大众,比方种几棵树,......

人之一生,所有遭遇,有的时候是福,有的时候是祸。总之,人生不是福,就是祸;不是祸,便是福。 所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每一个人莫不希望求福远祸。但是,祸福都有缘由,所谓祸福有因,自作自受;一切祸福,都是我人造作后的自食其果。所以,有的人福至心灵,有的人祸从口出;有的人......

人为什么会痛苦?为什么会烦恼?我们认为金钱可以代表地位,但金钱带给我们的烦恼也很多,我们认为赌博可以带来快乐,但为了赌博自杀或家庭破碎的事,却时有所闻。谈恋爱卿卿我我,好不浪漫,但是每天打开报纸,情杀的案件一大堆。 佛陀早就洞悉了这些毛病,所以佛陀告诉我们:人之所以痛苦......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