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希望自己的福德因缘深厚,因为有时候增加财富,财富不一定是我们的,增加物质、财产有时反而是个累赘。唯有福报是真的,到哪里都享用不完。如何增加福报呢? 一、少贪多舍: 舍就是一种布施、结缘,缘结得越多,就像播了种,必有收成。所以少贪多舍,必能增广福报。 二、少聚多散: 不要...... 星云大师是禅门临济宗第48代传人,1967年创建了佛光山、佛教电视台、佛光大学等 由於佛法的普遍性,佛教已深为大众所接受;学佛者,於家中设置一方佛堂,不但可以早晚礼拜作修持功课,同时能够带来家庭的安乐和谐气氛,具有安定力和安全感的作用,是家庭中的共同精神维系。 基於各人居住空间以......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今天是佛学讲座的第二天,感谢各位的光临。昨天我们谈及佛教对命运的看法,今天继续要谈的题目是:佛教对神通的看法。 说到神通,很容易和神奇怪异,超人的行为联想在一起。当我们遭遇困难危险的时候,总希望能够有奇迹出现,或者异人挺身相助,逢凶化吉。譬如有人欺...... 生命依其过去善恶业因所感得的果报正体,有天上飞的,有水中游的,有陆上爬的,有山中走的;也有的生命是两栖的,或是多栖,乃至无足、两足、多足等类别。 在各种生命当中,有的生命是独立的,有的生命是共生的,也有的生命是寄生的。甚至有的生命是有形的,有的生命是无形的,例如,灵界的众生...... 道德,像一件华丽的衣服,可以庄严一个人的仪表;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自能从内心散发一股慑人的气质,令人一望,心生景仰。有道德、有修养的人,他们的心中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一、侮辱不以为耻: 有道的人,听到侮辱的话语,受到侮辱的逆缘,他丝毫不以为意,一点也不以为耻。因为他行得正,...... (一)从《阿弥陀经》里看衣食住行的生活 一般人都以为佛教讲四大皆空,应该是只重视精神生活,而不重视物质生活。因此,有些人,你劝他信奉佛教,他会退避三舍,他以为信了佛教,好的衣服不能穿,好的东西不能吃,甚至高楼大厦也不能住,一定要吃苦,吃苦才是信仰佛教,我为什么要去自找苦吃呢...... 我们时下的佛教青年是否也有毛病?今天就和大家谈一谈青年的毛病,青年有什么毛病呢? 一.不耐烦而无恒 青年住在一个地方太久了就不耐烦,读书读太久了就不耐烦,做工作时间太久了也不耐烦。不耐烦几乎已成为今日青年们普遍的通病。现在的青年已经缺乏古人安止于一处的定力,身心浮动,好比滚...... 一个人宁可什么都没有,但是不能没有慈悲。 只要我们慈悲待物,爱护珍惜,花草树木会酬我以繁茂青翠,昆虫飞鸟也会引我以悦耳鸣唱。 只要我以慈悲应世,不求回报,荣辱得失都是我的增上因缘,天下众生也成为我的法侣道亲。 如果我们能慈悲的心灵体贴关怀、用慈悲的眼神看待万物、用慈悲的口舌随...... 五根手指开小组会议,主题是:谁是老大?大拇指首先威风凛凛地说:只要我竖起大拇指,就表示那是最大、最好的象征,所以我是老大。食指不服气反驳地说:民以食为天,人类在品尝美食时,一定要用我这根食指,所谓食指大动,因此我是饮食的代表。不吃饭,你们都不能存在,当然我最大。中指也不可...... 有一个年轻人,刚结婚时,逢人便说,有了家庭生活多么美好、惬意。单身时,回家吃泡面度日,现在一回到家,大门一开,笑容可掬的太太提着拖鞋让我穿上,一进到屋子里,可爱的小狗围着我汪汪叫,餐桌上菜香四溢,你看人生多么美好?拥有家庭多么幸福呀? 一年后,他逢人便诉苦,结婚的烦恼,有了......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很聪明,有智能,但是聪明智能不是你想要就有,想要就能得到。怎么样才能聪明有智能?我有六点意见: 一、提疑情,探究竟: 禅宗所谓的开悟,在开悟之前,要参话头,要提起疑情,要不断地思考,不断地问为什么?为什么念佛就成佛?为什么我要悟道?世界为什么存在?佛祖为什么...... 世间上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纷争,尤其有我有你再加个他,你、我、他之间的纷争就更多了。你有你的看法,他有他的说词,立场互异,各执己见,纷争就永远纠缠不了。要如何解决你、我、他之间的纷争呢?我有四句偈给各位参考: 一、你好他好我不好: 世间上一般人都希望我好你不好,只追求自己...... 有人说,人死如灯灭,一死百了,那有来生?这是迷的断灭见。 也有人说,人有来生,一颗颗种子,种到泥土里,都会再开花结果,会有来生;人死以后,当然还会再来做人,不会改变──这也是迷的常见。 说人死了以后没有来生的断见,和说人死了以后一定会做人的常见,都不是人生的真理;人死不是如...... 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不是一起吃喝,一起玩乐,一起郊游,一起戏闹;人与人之间,要互相体谅、互相信任、互相了解、互相包容,这才是可贵的情谊。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父母儿女,有丈夫妻子,有长官部属,有亲属朋友;人际之间的各种关系,都要靠「体谅」来维系,如果有任何一方缺乏「相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