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经》卷十〈食经〉中,佛陀曾说:众生以爱为食,爱以无明为食,而无明又以五盖为食,乃至不信以闻恶法为食。譬如大海以大河为食,大河以小河为食,乃至山岩溪涧以雨为食。其中,食有牵引、长养、持续的意思。由经文我们可以了解:三毒五盖的相续发展,是长养恶业,持续轮回的原因所在。...... 2011年4月13日下午,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创会人星云大师来到中山大学,对该校师生发表演讲。 这位85岁的高僧、知名社会活动家、教育家看上去与普通僧侣并没有太多不同之处:着一身僧袍,慈眉善目,神态安详。演讲前,星云大师一行与中山大学校长许宁生等会谈,讨论佛光教育...... 追求快乐,是一般人生活中最重要的目标。一个人如果拥有财富、健康,乃至儿女成群、子孙满堂,却独缺快乐,生命将失去意义。所以拥有快乐,可以说是人生最美好的事情。如何拥有快乐? 第一,不要把烦恼带到床上: 任何人都有烦恼,但是千万不要把烦恼带到床上,因为这样只有徒使自己辗转反侧,...... 所谓健康,一般人只想到身体的健康。虽然没有头痛,肠胃也没毛病,但这还不算健康。如何求得健康与长寿,各有四个要诀。 健康上要注意: 第一,身体上的健康: 这当然是最必要的条件。 第二,心理上的健康: 我们的心,藏有贪欲、嗔恨、嫉妒、傲慢、邪见的毛病,等我们把心理的毛病都去除了,就...... 我已出家五十多年,参加过的药师法会与弥陀佛七法会不计其数,对阿弥陀佛与药师佛很有感情。有不少参与法会的信徒问道:我们一下子打佛七念佛,拜西方阿弥陀佛,一下子举行药师法会,拜药师佛,会不会有所冲突?会不会让东方、西方的佛菩萨忙不过来?其实不会的,佛佛道同,光光无碍,拜哪里一...... 感情是自私的,俗语说:感情像眼睛,容不了一粒细砂。连三岁小孩子对自己母亲的感情也往往不容许别人来占有,夫妻间的感情更不许有第三者的侵入。因此,当感情受到外人侵犯时,就会发生许多问题。 其实,真正的感情应该不是占有,而是一种奉献。但是,一般人却不容易做到,总是用一种嫉妒的心理......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学问进步,事业有成,道德增进。但是,要怎样才能进德呢?我有四点意见: 一、从谦虚中体验乐趣: 做人如果骄傲怠慢、自私自利,这样的人不容易获得人缘,不容易为人所接受,也就很难体会到人生的乐趣。反之,如果我们能对人恭敬,肯低一点头,也就是懂得谦虚,别人自然会赞...... 现在的人常说要修行,其实只不过是将修行当作懒惰的代名词而已! 印顺长老四十年前刚从香港来到台北时,曾经对我如足说,诚乃掷地有声之高论,若非真正明师是无法讲出这么深刻的感言。这句话使我数十年来无时不警惕自己:我要做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可不能用修行作为懒惰的藉口。 记得有一回,道...... (佛教在线江苏讯) 在江苏宜兴大觉寺美术馆,一进门的墙壁上有一幅星云大师25岁时的照片,脸部轮廓硬朗,眉宇间英气逼人。馆内资料展示了大师的生平事迹和他在不同时期与国家领导人的合影。2011年5月22日上午,星云大师在大觉寺接受了《了望东方周刊》记者专访。 星云大师说自己是出生在扬州的穷...... 身处一半一半的世间,顺逆境无不在我们生活周遭交替发生着。顺境固然是助人成功的跳板,逆境同样可以激发心志,而成为逆增上缘。 如果没有专制的厉声,哪来慧远大师「沙门不敬王者论」的出世呢?因此,我们遇挫折要能不折心志,要能勇往直前,奋起飞扬。这世间有哪些逆增上缘?提供四点与大众共...... 我们的身体常常有头痛、肚子痛、胃痛等毛病,我们的心理也有毛病,心理上的毛病就是贪、瞋、痴、慢、疑。如何去除心理上的毛病呢?我有四句偈提供参考: 一、要求不着急: 贪念之心,人人皆有,但是我们要能够控制自己的贪心,不能贪求无厌,心中有所要求也不着急马上实现。比方过去我有个心愿...... 随着佛教盛行,信仰佛教的人口普及,信徒的恭敬心也增长了。现在走遍世界各地,到处都有信徒在如法的实践「供养」的修行。 所谓「供养」,也不只是指信徒用财物来供养,例如对佛陀的「十供养」: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对法宝的「三供养」:身体的礼拜、口头的称赞、意念的观...... 有一些人基于对前世的好奇,他追忆探求自己的前世到底是什么面貌?面对未来更是茫然不安,常藉由算命、看相、卜卦等,去臆测未来的祸福。我常想,人的过去,无从弥补;人的未来,遥不可及,为什么不把握今生的因缘呢? 佛教不是宿命论,没有任何神只可以主宰我们的命运,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 我们赚得的钱财,把它放在口袋里,口袋有缺口,钱财漏了;我们积聚的东西,把它放在箱子或篮子里,箱子或篮子有洞,我的东西漏了。有的人修福积功德,牺牲奉献,无如不懂得「摄心守意」,让身口意有了缺漏,善行义举也会随着缺口漏了,殊为可惜。 有的人布施行善,只是布施的时候,心不甘、情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