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住持心平和尚、大会主席慈惠法师、各位法师、各位教授、各位嘉宾、各位发表论文的同学们: 佛光山是提倡人间佛教的,所以刚才主席说,在1990年开始这一天,我们举办青年的学术会议,以人间佛教为研究的主题,这对我来说,是非常高兴的。我最近几天都在军中说法,回来时,大会主席慈惠法师......

第一讲 八大人觉经的概述 我很欢喜把这一本佛教入世应用的圣经--《佛说八大人觉经》,介绍给诸位大众。 在讲说本经之前,我先对本经做一个概述。 我想用十次讲话的时间,讲完此经,本经名八大人觉,每一觉悟,作为我一次讲话的课题,正宗分有八大人觉,就要讲八次。本经的经题、译者、序分,我......

同样是人,为什么有的人很富有,有的人很贫穷?我们又如何来认定什么是贫穷、什么是富有呢?有的人高楼大厦,汽车冷气,锦衣玉食,福禄双全;有的人一生劳碌奔波,工作所得极为菲薄,仅能供给一家数口勉强温饱而已。其原因何在?一言以蔽之,都是由于个人宿世善恶业所招感的果报。 就贫富而论,有......

求福避祸是人的天性,一般人无不希望自己能不吃苦、不吃亏,并获得人家的爱护,甚至所有的利益都归于我,但是要求太多的人,便是自私,便是贪取。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一个人要有高尚的人格,便不能贪求过多,至少要做到十不要求。什么是十不要求呢? 一、不怕艰苦 :俗语说:吃得苦中苦,方为......

慈悲伟大的佛陀! 弟子怀着祝福的心向您祈愿, 祈愿即将作母亲的孕妇们, 都能获得佛陀您的加被, 因为,现在- - 她们虽有喜悦,但不安宁; 她们虽有快乐,但有牵挂。 一个即将作母亲的孕妇,她们有患得患失的心情,她们有生男生女的罣碍。 希望您施给她们无畏的勇气,希望您赐予她们无惧的信心......

财富是每一个人都希望的, 不过君子取财,取之有道。以佛教里面的发财方法,我提出六点来说明,其中前三点是一般世间所共有的发财方法,后三点是佛教发财的方法。 勤劳 :黄金随潮水流来,你也要提早把它捞起来。所以财富都是落在勤劳人的手里。我们中国流传一个故事:老婆婆去世了,交代儿女说......

有一段时期,一连有好几位徒众因身体有病而住在如意寮中静养。为我开车多年,曾经担任人事监院的永均法师问我:「那些人看起来身体很好,但每天又无所事事,为什么那么多病?我们每天忙碌不已,身兼数职,为什么反而身体健康不生病呢?」我随口回答他:「因为忙,就是有营养啊!」不料这句话在......

《了凡四训》中提到:人在日常生活里,要随缘尽力实践善行,十例之一,就是「成人之美」。 成人之美,是自他的美德。平时玉成他人一件好事,帮别人说一句好话,助别人一臂之力,给别人一点因缘,都是成人之美。 过去经常说某人是君子,某人是小人。所谓君子,必有成人之美的胸怀;如果是小人,......

台湾的宗教,民间的信仰,都流行着「烧头香」的习惯。 每逢新春,大年初一,人人都想到寺院里「烧头香」,表示恭敬。甚至关圣帝君的生日,妈祖娘娘的祭辰,信徒也都以半夜三更前往「烧头香」为敬。 其实,「烧头香」并不是在时间上有所规定,也不是抢在别人之前名为「烧头香」。真正的「头香」......

禅门里有这么一段故事: 有一天,信徒问禅师:什么是佛? 禅师十分为难地望着信徒,说道:这,不可以告诉你,因为告诉你,你也不会相信! 信徒说:师父!您的话我怎敢不信!我是很诚恳地来向你问道的。 禅师点点头,说道:好吧!你既然肯相信,我告诉你:你就是佛啊! 信徒惊疑地大叫:我是佛,......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这就是无常的写照!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这也是无常的意义! 无常,就是迁流、变易的意思。世界上的人物你我、有情无情等,那有不迁流变化的东西呢? 无常,不限于某一人、某一事,它有普遍性的意义;无常,不受权利大小的影响,它有平等性的意义。世间万事万......

佛教讲「三世」,即过去、现在、未来。 不只是时间会过去,世间任何东西都会「过去」,「现在」不过是暂时的停留,「未来」的还是未知数。 有人说「过去比现实美丽」,有人说「现在比过去进步」,所谓「白头宫女话当年」,可见过去确实值得回忆。 说到「过去」,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俗话说:人死留名,树死留皮。人到世间上来走了一趟,是否曾想过,我能为世间留下一些什么?古人有所谓的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我们如何为世间留下永垂不朽的功德、名声呢?我有三点意见: 一、为社会留下建设、发心、奉献:所谓建设不一定是什么大工程,只要有益大众,比方种几棵树,栽一......

佛教追求的最高原则就叫做涅盘,涅盘翻译成中文叫做不生不灭,不生不灭的意思就是我们要用这颗心--智慧的心解脱的心来面对这个世间。 什么叫做不生不灭呢?意思就是说任何的东西增加也没有感觉增加 ,任何的东西减少也不计较减少,因为这些相只是心的影像而已没有实体可得。简单讲涅盘就是来无来......

大多数的人,总是喜欢夸大自己自吹自擂,但却又常常要求别人自己也做不到的事情。 例如有些父母,整天忙于公事、交际、应酬,在家的时间少之有少,没有时间照顾家庭与子女,只会一昧的要儿女们认真读书,不准出门等等。 再有一些修行人,非常喜欢说他自己有神通,有多了不起,但他也许只是看了......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