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自在?自在的意思可分身自在和心自在。身自在是指我们的身体进和退没有阻碍,心自在指从烦恼中得解脱。身自在如果能修得神通,就能够变化。 但是神通有限,一般凡夫的神通并不持久,事实上,除非已成佛,否则不可能有真正的身自在。如果有肉身存在,即使有神通,仍不可能不死,所以,仍是...... 人的质量,就是人的品格、品德、气质。气质是可以改变的,有的人小时候土头土脑、傻里傻气地不懂事,年纪渐长,经过教育的薰陶及社会的励炼,气质就变好了。改变人的气质,就是提升人的质量。 如果学佛以后跟学佛以前相较,人品气质没有改善,言行举止没有检点,思想观念没有提升,便是枉费学了...... 曾经有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研究发现,人类的脑力其实只开发了不到百分之十,还有超过百分之九十都还没开发。这几年,坊间非常流行潜能开发的课程,也有藉着催眠术来开发潜能的活动。 对于人类学家所讲的道理,我没有研究,也不懂催眠术能发挥什么样的功能。不过,根据了解,从脑细胞的运用所开发...... 有人把禅修形容作跟自己约会。开始的时候,是有这么一点味道在里面。但是,以佛法的观点来看,禅修的目的是要达到无我、无相的境域,当然也就无所谓跟自我约会不约会了。 日本禅师铃木俊隆写过一本英文书,书名叫作Zen Mind, Beginners' Mind《禅心初心》。意思是说,禅的心,就是初发心。所谓...... 我们悦众菩萨就必须要具备这样的精神。有很多人跟我讲:师父啊!我还小,我懂得太少了,我没有力量,度众生的事,师父你去度啦!我没有办法,我什么也不会! 请问诸位:会不会念阿弥陀佛?只要会念就可以度众,如果连阿弥陀佛都不会念,也能用一颗随喜的心,但愿众生都能学佛修行,都能得利益,...... 有些人以唱卡拉OK、跳舞、喝酒、飙车、开车兜风、钓鱼、登山、划船、打球等,作为放松自己的消遣娱乐。这些活动的确可以调整生活的节奏、转换生活的环境,能使身心得到缓冲的机会,也可以达到在短时间内放松一下自己的目的。 不过,在娱乐的活动之后,往往也会感到很疲累。本来是工作上的疲累...... 要如何修?我常说,人要站稳现在而往未来看。有的人老是想到过去,有的人则常担心未来,未来的事未可知,但愿那是美好的,当要有迎接厄运光临的心理准备,即使可能是一种最坏的结局产生。想想,还会有什么事会比死更可怕?如果不幸必须坐牢,也还没有到死的程度,何况坐牢也还没有发生。现在还...... 祭祖是中国人孝道精神的表现,饮水思源、慎终追远是很好的一种教育及风俗,所以佛教到了中国之后,并没有废除对祖先的祭祀。 佛教在印度,没有祭祖这样的事,因为佛教相信人过世之后,在七七四十九天之间即去投生转世,福报大的,不到七七四十九天就转生了,到天上或投生在人间,福报小或业报重...... 1.心大量大,容人成人者必能成己。 2.也许那些微笑的真诚关怀,就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无限的光明。 3.以智慧庄严我们的心,即心灵环保。 4.以智慧时时修正方向,以慈悲处处给人方便。 5.以奉献来代替争取,奉献得 越多,就越能显出自己的成就。 6.以安心来做为安身的基础原则,以安人...... 现在的社会追求效率,造成每个人越来越匆忙,竞争越来越厉害。因此便有人希望透过禅修来帮助他们,以寻求内心的安定。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认为禅修只是暂时把自己关在安宁的环境中,盘起双腿,一念不生,一旦走出禅堂,面对变动无常的现实世界,似乎又觉得方法使不上力。我相信,很多想进入禅...... 有许多人跟我谈到,他们旅行到贫穷国家时,经常看见满街的乞丐和游童,虽然心中悲悯,却又为了自己的爱莫能助而备感煎熬。总不能从此闭上眼睛,不看这些人间的苦难,他们问我,究竟该怎么做才是有智慧? 其实,在地球上有人类生存的地方,就有各种令人心生悲悯的人物和现象;所以,人世间是最能...... 我们会觉得有烦恼、有苦难,是因为不明状况,不了解原因;倘若了解烦恼和苦难生起的源头,我们就会明白,烦恼是庸人自扰,而再大再多的苦难,都是可以接受的。可是一般人处在安乐之中,多半不太会想到追究烦恼和苦难的根源;非得经过一番椎心沥血的痛苦折磨,才会想去寻找答案;或者激发前所未...... 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建立在诚恳的基础上,有诚意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无法彼此互信的人们,为了保护自己,不得不怀疑别人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伤害自己。尤其现代的工商业社会,只要一牵涉到利害关系,包括金钱利益、地位名望、男女感情等的争夺之时,为了保护自己,无不时时提防别人、处处怀疑别...... 一、日日是好日 日日是好日,你们看过这句话吧。日日是好日,每天都是好天。这句话也可以这样讲: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处处是好地方。人没有坏人,天气没有坏天气,事情没有坏事情,随处都是净土。那么可以再加上心心是好心、念念是好念。日日是好日是云门祖师所讲的一句话,但是后来很少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