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遇到一位太太,她不断向我抱怨,说她的儿子因为受人陷害而终生残废。 她也许以为这样向我抱怨过后,可能会得到一些精神上的补偿吧? 可是我并没有安慰她,反而告诉她:「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再抱怨也是于事无补,你现在唯一可做的,便是想办法去补救它。」 其实,一切不如意事,都是循......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验;你正要睡着的时候,一只蚊子嗡嗡嗡地在你的脸上转,你气的伸手要打,他却已经飞走了,让你以为:「这一下子跑掉了吧,我可以好好睡一觉。」结果他又嗡嗡嗡地飞来,然后你在去打它,就这样子,你一整夜就被一、两只蚊子干扰得难以成眠。 如果想睡觉,能够先抓住蚊子...... 菩萨因为已到无所求无所得的程度,那是依靠般若波罗蜜多的力量所致。由于般若的空慧,已将一切自我的执着扫荡清净,自心即是清净的智慧,等同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的佛心,等虚空遍法界,无处不照,亦无痕迹,正如《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有心的功用,无心的执着,所以是「心无挂碍...... 在纷乱的环境中,如何把心静下来?假使办公室里突然有人出言不逊,冒犯了您,这时该怎么回应? 我们首先要理解,环境永远是混乱与变动的。那什么是不混乱呢?只要变动是有秩序的、有规则的,就不算是混乱了。「乱」不容易避免,能化解「乱」就是智慧。 最近有位弟子开会时和人吵架,我劝他:「...... 佛陀曾经对骂人者有两个比喻:一个象是仰面对天吐唾,结果掉下来,弄脏自己的脸。另一个是像逆着风扫地,扬起的灰尘,会飞回自己的身上。 口出恶言往往只会自害害人。譬如恶言骂人,用粗鲁话伤人,其实在损伤他人的同时,也有损自己的品德;而且你骂了别人,人家也会回骂你,而且可能会加倍奉还...... 佛言:天下有五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制命不死难、得覩佛经难、生值佛世难。 这一章讲天下有五难。 「贫穷布施难」,自己很穷,还要布施,很难。有一则贫女点灯的故事:一个乞丐婆,什么都没有,拿破碗求到半碗油,拿到佛前供养,当所有灯都熄了的时候,却只有她那盏灯还亮着;阿难问佛...... 有个弟子曾经问我:『师父,我很积极,可是我也很急,因为我总是想用很短的时间做很多事。每次一件事还没做完,就老想着下面那件事。』 我说:『你做着这个,又想着下面那个,当然急了。因为你的心根本没有放在你正在做的事上,这样子很可能连手边的事都做不好!』 他听了觉得很有道理。过了一...... 一般人所了解的竞争,就是要把别人拥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抢夺过来,让它变成自己的,但这是「动物性的竞争」。人类的竞争应该是:如果自己没有,就要另外想合理的办法拥有,而不是去抢夺别人的努力成果;非但如此,还要设法让大家都能享有,甚至拥有更好的东西。这是一种积极的菩萨精神,优于一...... 佛教有一个名词叫「爱语」,意思是指慈爱的语言、态度与表情。也就是能够把自己内心想要对人表示的关怀、体贴和勉励,透过语言、表情,或手势等肢体行为表现出,象是点头、微笑,这些动作,都可以算是「爱语」。 爱语,不只局限于语言。我们的脸部表情、眼神都是会讲话的,连身体动作也会讲话,...... 菩萨 菩萨是发了菩提心,以慈悲广度众生的人。菩萨不自私、不为自己考虑;广度众生是为了成就佛道,并且感谢众生而不求回报;鼓励众生努力行善,自己也参于其中,才是真正的菩萨。 一个禅的修行者必须先发菩提心,修行是为了使众生得到利益。这最初、最早所发的菩提心,叫作初发心,发了此心,...... 许多人误解不执着的真义,把它当成不上进的借口,人家往上爬,自己不一定要往上爬。例如有人得意洋洋地说:「做董事长有什么了不起,他吃饭睡觉,我也一样吃饭睡觉。」 人人都在努力求进步,自己却自暴自弃,还说是不执着、放得下,这是一种自卑、懦弱的不健康心态。他们没有想到,人可以经由学...... 在做事的过程中,常会面对很多的批评与指责。 想要让所有的人都赞美你、肯定你,那是不可能的,一个人的价值也不是寄托在他人的赞美或批评上,只要尽心尽力去做就好;至于其它人如何的批评、如何的期许,就不必太在意。 一个人是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对你满意,即使已经尽全力去做,还是会有让别人...... 曾经有过这么一则新闻:有一位太太要她先生回家时,顺便买一罐沙拉油,但是先生忘记买,太太很生气,两人就起了口角,结果太太因此而自杀身亡了。 乍听之下,不禁让人觉得匪夷所思,怎么会为了一罐沙拉油就自杀呢?如果我们把它视为独立事件,这件事应该不至于那么严重,丈夫只要说声:「对不起...... 焰口,是指鬼道之中的饿鬼。鬼道众生分为三等: 1.在生之时,做了很多善事,若投为鬼,便成福德大力的多财鬼,一般人所信的城隍及土地等神只,即属于此类的鬼神。 2.在生时做的善事不多,若投为鬼,便成薄福少力的少财鬼,一般所信的鬼,多半就是此类。 3.在生时悭贪吝啬,一毛不拔,专占他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