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一词,已是非常流行的现代语,它的意思是:保护我们生活环境的自然生态,使之产生自然的调节。如果破坏了自然生态的自然调节,就会为自然带来灾难,为人类的生存造成危机。 一、什么叫作环保 人类也是自然生态之一,破坏了自然生态,人类大众本身就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佛教主张不杀生,祈......

不要以为开悟才是智慧,智慧是头脑冷静,是理智、理性。人的烦恼都是从情绪、情感产生,尤其碰到感情问题一定会有烦恼,必须用理智、理性来处理,烦恼才会减少。 曾经有一位女孩来找我,非常痛苦地哭着说,她认识一位男孩,交往了七年,二人在一起彼此都很痛苦,生不如死。可是分开又会互相思念......

可怜人、同情人、原谅人、爱护人、关怀人等,都可以算是慈悲精神的表现。慈悲的主要目的是心中无敌,无敌就是心中没有敌人,没有过去的宿仇,也没有现在的怨家,更不制造未来的对头。所以不是仗权势而称无敌,也不是凭财力而称无敌,更不是靠武力打败一切人而称无敌,乃是以慈悲心照顾、原谅一......

人的身材有高有矮;人的力量有大有小;人的智慧有深有浅;人的才华有智有愚;人的动作有快有慢,这些不同的人来做相同的事,......

一个学佛的人,如果常常想到自己的利益,一定是烦恼重重。如果事事都为自己的利益打算,做任何事都只想到对自己有什么好处,一定是烦恼很多、非常自私的人;对一个非常自私的人,要他没有烦恼是很难的。 我们一定要把心量放大、放宽,个人是极其渺小的,因为我们生存的环境与我们的关系密切,从......

如果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和别人较量的话,会是很痛苦的事。不管比高比低、比胜比败,一旦比较,一定会陷入痛苦中。 记得有一年,奥林匹克运动大会的游泳比赛,有好几个国家的选手竞逐,结果日本选手得到第一名,第二、三名分别是俄罗斯、美国的选手,事后,记者们采访得到冠军的日本选手,问他:......

一般凡夫,多多少少都会恩将仇报、过河拆桥。别人对我们有恩,我们却把他当仇人看,对方不帮我们忙还好,帮了忙之后反而更糟糕,认为没有帮够、没有帮好。 因此有人对我说:师父!我们帮了别人的忙,人家反而对我不好,真的是引狼入室,怎么办? 我说:这很平常,我们自己也许也是如此,只是未......

《增一阿含经》说:诸佛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可知佛教的基本立场,便是为人类服务的。佛教虽常说一切众生,能够修道悟道的,确只限于人类。释迦牟尼佛是以人间的肉身成道,表示凡有人身的,均有机会转凡成圣。佛在成道之后,最初用来度脱五位比丘的法门,称为四圣谛,那便是指出人类由于......

要使我们所处的世界变成净土,需要靠大家的努力。不管外在的环境如何,最重要的是先从个人做起。首先自己不做有损他人的事,才有希望人人都不会做自损损人的事;一个人影响十个人,十个人影响百千个人,才可能使环境里的每一个人都成为悲智双运的菩萨。纵使不成为三宝弟子,也希望他们都能相信......

以健康、快乐、平安的身心,照顾自己、照顾社会、照顾大自然,使得我、你、他人,都能健康、快乐、平安地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之中,便是现代人的心灵环保。 环境保护,这个名词,虽然在二十世纪之末,就已经传遍全世界,特别是科技文明发达的先进国家,凡是有识之士,都已发现,由于经济资源的过度......

我十几岁在上海念佛学院的时候,除了上课,也做很多杂事。有一天,全班同学都被派去擦窗户,我很快就把分配到的玻璃窗擦好,于是四处蹓跶,看看其它同学擦得怎么样。 我注意到有一位同学,他不是在擦窗子,而是不停地用抹布打玻璃窗。我对他说:你很辛苦哦! 倒霉啊,分到这么脏的玻璃窗。这位......

古代中国曾有一则做梦的故事,描述一位年轻人,在赴京考试的途中,遇一老人正在煮小米饭,老人见年轻人旅途疲倦,因此借他一枕,并对他说:既然很累的话,何不睡一觉,休息一会见。年轻人于是着枕而眠,并于睡眠中做了一个长梦: 梦中年轻人中了状元,当了驸马,做了宰相,并有许多妻妾,和多得......

现代的教育环境流行着两句话,一是孩子,我不要你输在起跑点上!一是孩子,我要你比我强!事实上,这种想法就像两把利剑,插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让他们动弹不得。 那样的期待,在以前教育不普及的农业社会里,也许还有几分道理。可是,时至教育发达,信息爆炸,升学管道畅通,选择多元的当代,......

随着高龄化社会的来临,突显了老年人的社会问题。不论是独居老人、或是与家人同住的老人,在面对自己体能的逐渐老化衰败,难免会有无奈、绝望和孤苦的心态。 老年人最好要有伴,不要孤独,孤独的人很容易钻牛角尖。但因社会的变迁,做子女的人已很难再像古代社会一样,每日晨昏定省,顶多打打电......

以禅修者的立场,谈家庭美满及事业成功的原则,可以用两句话来表达:以全心全力关怀家庭,用整体生命投入事业。 我认为,如果能够经常尽心尽力地关怀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不论贫富贵贱,必定会使得全家老少健康安乐;而如果时时能够用全部的生命从事任何一项工作,不论职位的高低大小,也必定可......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