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脉法源 圣严法师同时传承临济及曹洞两系法脉,临济宗法脉传自灵源老和尚,法名知刚,法号惟柔,禅法传承第67代,临济正宗第57代;曹洞宗师承东初老人,法名慧空,法号圣严,为禅法传承第62代,曹洞正宗第51代。 法鼓山创办人圣严法师,于1930年出生于江苏南通,十四岁在狼山广教寺出家后,历...... 问:未来如果有人提起「圣严师父」,希望他们如何记得您们? 圣严法师(以下称师):希望别人怎么记得我?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事实上,我们对于历史人物,所能够留下的记忆非常有限,况且我能不能成为一个历史人物,都还是个问题。 虽然有人抬举我,说我是历史性人物,未来一定能在历史...... 什么是现代人应该有的正确、健康的职业道德观念呢?时下有些年轻人,只把职业当成谋生的饭碗,在这种观念影响下,每当有额外工作时,有些人可能会这么想:「反正我现在饭也够吃了,衣服也够穿了,房子也有得住,大不了比别人吃差一点、穿差一点、住差一点,而我也不指望这一辈子能发什么大财,...... 自我成长固然重要,也是无止尽的,但自我成长是否就是我们人生的目标及最终目的呢?在凡夫的阶段,我们不断地自我成长,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格,让自己的人生境界更开阔。可是到了大菩萨的位置,就没有什么成长不成长的问题了。 在《维摩经》、《般若经》等经典中,我们看到的菩萨,都是一个阶段、...... 佛教的观念认为,人生除了生、老、病、死四大基本苦恼之外,还有一种苦叫做求不得苦,也就是欲求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痛苦。 人类都有追求温饱、安全、自尊、自由的本能,而这种本能来自于人性的需要,当这些需要受到严重挫折时,人们往往会有求死的倾向。有些人会因为所求不得而寻死,通常这种人...... 在日常生活里,大家都希望遇到贵人,盼望能有贵人相助。不过有些人在获得别人援助时,却常常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甚至埋怨对方:你只帮了一点忙是不够的,应该继续帮下去才对!更有甚者,贵人已经出现在眼前了,却还有眼不识泰山,认为对方多管闲事。 如果遇到存有这种心态的人,就像狗咬吕洞宾...... 央视着名记者白岩松曾经采访过圣严法师。让他记忆犹新的是一句圣严法师说的要感谢接受过你施舍的人! 禅宗讲的是悟《坛经》:五祖有一天召集所有的弟子,说:我告诉你们,世人都把生死看得很重,而你们这些人终日只是持戒修善求福报,不去寻求脱离生死轮回苦海的办法。如果你们自己执迷不悟,不...... 佛法对苦有相当多的阐述,它将人生分为生、老、病、死四苦,再加上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五蕴炽盛,就形成了八苦。离苦、灭苦是学佛的目的,然而在离苦、灭苦之前,最重要的还是要先知苦。 佛法中对于种种苦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苦形成的原因。然而,如果仅止于文字上的了解,即使将这些...... 在家人信仰了佛教,通常被称为居士。 那么,做一个居士,跟普通的在家人又有什么不同呢? 佛教在中国,信仰的人最多,误解的人也最多,多数人所以为的佛教,就是那些供奉偶像的寺庙,那些为死人念经的僧尼,那些木鱼,那些钟磬,那些就代表了佛教。所以,也就认定佛教是消极的,是逃避现实的。...... 问:每个人都会作梦,有些梦似乎比其它梦更的意义、更真实。佛教有没有谈到不同层次的梦?比如我读到大慧宗杲禅师的书信中提到,有一个人梦到大慧进入他的房间,后来大慧回答说,他真的在那里。您也说过,如果有人想到或梦到您,而且真的如此相信,那么您就在那里。另一方面,佛教说一切事情都...... 病苦是帮助道心增长的逆增上缘,重病更可能是悟道的因缘。 因为在亲身经历病痛的折磨之后,才能体会到救苦救难的菩萨精神。 法鼓山有一位信众,肚子里长了一个恶性肿瘤,后来又扩散到腿部、背部及至全身。受尽苦楚折磨之后,她的心结反而打开了,很乐观的告诉我说:要不是这场病,让我受了这些...... 佛教既然不相信另有一个宇宙的创造神,但是宇宙的存在,不容怀疑,生命的存在,也不容否定。 佛教相信:宇宙的原素是永恒的,生命的因素也是永恒的,前者是物质不灭,后者是精神不灭。所谓永恒,就是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本来如此,就是宇宙和生命的实际情况。 佛教相信:宇宙形态的变化,生命...... 拜忏,又称为礼忏,就是礼拜诸佛菩萨,忏悔自己的一切罪业。 凡夫的言语行动,如果加以深切仔细考察,可以说经常都在犯罪造业。凡夫的生死轮回,即是由于各自所造的「业力」所牵引,如在过去世中不曾造下罪业,现在便不会再做凡夫,如果今生断除了一切罪业,当下就是圣人的境界。 凡夫是很苦恼...... 佛经是佛所说的信佛、学佛,而至成佛的方法。方法无边,所以佛经的数量和名目也很多,在我们这里,最适用和最通行的,则有《华严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佛说阿弥陀经》、《心经》等。 诵经的起源,出于印度释迦佛的...... |